《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柳秉毅)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31603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柳秉毅)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柳秉毅)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柳秉毅)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柳秉毅)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柳秉毅)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柳秉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柳秉毅)(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成形工艺基础1.1 区分以下名词的含义: 逐层凝固 P8 与顺序凝固 P14 糊状凝固 P8 与同时凝固 P15 液态收缩 与凝固收缩 P11 缩孔与缩松 P12 逐层凝固:逐层凝固: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是在恒温下结晶的,铸件凝固时其凝固区宽度接近于 零,随着温度的下降,液相区不断减小,固相区不断增大而向中心推进,直至到达铸件中 心。 顺序凝固:顺序凝固:是指在铸件上建立一个从远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 而实现由远离冒口处向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即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 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糊状凝固糊状凝固: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或者铸件断面

2、上温度梯度较小,则在凝固的某 段时间内,其固相和液相并存的凝固区会贯穿铸件的整个断面。 同时凝固:同时凝固:是指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尽量减小铸件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使铸件的各部 分几乎同时进行凝固。 液态收缩: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冷却至凝固开始温度(液相线温度)期间发生的收缩。 凝固收缩:凝固收缩:从凝固开始温度到凝固终了温度(固相线温度)期间发生的收缩。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造成的体积缩减,如果未能获得补 充(称为补缩),则会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孔洞。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缩孔,细小而 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缩松。1.2 什么是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P10 它与合金的

3、流动性有何关系?P10 化学成分不同的合金 为什么流动性不同?P9 流动性不好对铸件的质量有何影响?P10 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熔融金属是否能够顺利充满型腔,从而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完整 的铸件,这种能力被称为合金的充型能力。 流动性好的合金充型能力强,流动性差的合金充型能力也差。 同种合金中成分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结晶特点,其流动性也不同。 合金的流动性好,不仅有利于充型,而且有利于金属液中的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的 上浮排除,有利于对金属凝固时产生的收缩进行补缩。合金的流动性差,铸件就容易产生 浇不到、冷隔、气孔、夹渣和缩孔等缺陷。1.3 拟生产一批小型铸铁件,力学性能要求不高,但壁厚较薄,试分析如

4、何提高合金液的充 型能力。 答:1)尽可量提高浇注温度。由于壁厚较薄,铸铁可取 1450 左右 2)增大充型压力 (即增大推动力) 。3)选用蓄热能力强的材料作铸型。4)提高铸型温度。5)选用发气量 小而排气能力强的铸型。1.4 冒口补缩的原理是什么? 冷铁是否可以补缩? 冷铁的作用与冒口有何不同? 在铸件厚壁处和热节部位(即铸件上热量集中,内接圆直径较大的部位)设置冒口, 是防止缩孔、缩松的有效措施。冒口的尺寸应保证冒口比它要补缩的部位凝固得晚,并有足够的金属液供给。采用“顺序凝固原则” ,在铸件上建立一个从远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 间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处向冒口方向顺序地凝

5、固,即远离冒口的部 位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不可以。冷铁是用以增加铸件某一局部的冷却速度而安放在铸型内的金属激冷物。1.7 既然提高浇注温度可以增强合金的充型能力,为什么又要防止浇注温度过高? P10 浇注温度不宜过高,否则金属液吸气增多,氧化加剧,并且使合金的液态收缩量增 加,不仅充型能力提高不多,反而增大了产生缩孔、气孔、粘砂、晶粒粗大等缺陷的倾向。 因此,每种铸造合金都有一定的浇注温度范围。1.8什么是冷变形和热变形? 冷变形和热变形对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有哪些影响? 冷变形加工和热变形加工各有何优缺点? P22 P23 1)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通常是在室温下)进行

6、的塑性成形加工,称为冷变形加工;冷变形加工; 通常把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成形加工称之为热变形加工。热变形加工。2)冷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 冷变形后金属纤维组织的形成和形变织构的出现, 均使金属的性能产生各向异性,这对于塑性成形加工是不利的;热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热变形加工能消除铸态金属的某些缺陷,如使气 孔、缩松焊合,使粗大的柱状晶粒或树枝晶破碎并再结晶成为均匀的等轴晶,改善第二相 的形态与分布,减小成分偏析等,从而使金属材料组织致密,晶粒细化,成分均匀,力学 性能提高。3)由于冷变形加工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通常还低于回复温度)进行的,金属在变形 过程中只有冷变形强化而无回复

7、或再结晶软化,因此所需变形力很大,且变形程度也不宜 过大,以免降低模具寿命或使工件开裂。冷变形加工的生产率较高,其产品具有表面质量 好、尺寸精度高等优点,一般不需要再切削加工;(冷变形 优缺点)由于金属的热变形一般都在远高于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软化过程大于强化过程,所 以金属具有较好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抗力,这样金属在热变形时可获得较大的变形量,而 耗能较小。用热变形方法可加工尺寸较大或形状复杂的工件,并能改善金属的组织与性能。 但由于变形温度高,金属表面易形成氧化皮,工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较低。 (热变形 优 缺点)1.11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趁热打铁”的意思和道理。P25 随着温度升高,

8、金属原子活动能力增强,原子间结合力减弱,使塑性提高和变形抗力 减小。当温度高于金属的再结晶温度后,变形过程中的强化作用可被动态再结晶软化所消 除。所以,对大多数金属来说,随着温度的增加,总的变化趋势是塑性提高,变形抗力下 降,如果通过加热可使原为多相组织的合金发生相变而转变为单相固溶体组织,则对提高 其塑性成形性更加有利。1.12 什么是金属的超塑性?P26 超塑性成形有什么特点?P26 金属这种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的超常的塑性变形能力称为超塑性超塑性。 超塑性成形时金属不会发生加工硬化,也不会形成各向异性和残余应力。2.2 什么是熔模铸造?试简述其工艺过程。P44 熔模铸造熔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

9、制成模样,造型后将模样熔化并排出型外,从而获得无分型面 的型腔,经浇注后获得铸件的铸造方法。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其主要工序包括蜡模制造、制造型壳、失蜡、焙烧和浇注等。 1)蜡模制造 把熔化成糊状的蜡料压入压型,待冷凝后取出,就得到蜡模。 2)制造型壳 将蜡模或蜡模组浸入由水玻璃和石英粉配成的涂料浆中,使涂料均匀地 覆盖在蜡模表层,然后在上面均匀地撒一层细石英砂,再放人硬化剂(氯化铵溶液)中硬化 结壳。 3)熔去蜡模 将包有蜡摸的型壳浸入 8595的热水中,使蜡料熔化并从型壳中脱 除,从而在型壳中留下型腔。 4)焙烧 型壳在浇注前必须在 800950下进行焙烧,其目的是去除型壳中的水分、 残余

10、蜡料和其他杂质,洁净型腔。 5)浇注 为了提高合金的充型能力,防止浇不足、冷隔等缺陷,通常在焙烧后随即 就趁热(600700)进行浇注。2.3 金属型铸造有何优越性?为什么金属型铸造未能广泛取代砂型铸造?P47 金属型铸造的特点 1) 金属型造好后,其铸造的工艺过程实际上就是浇注、冷却、取出和清理铸件,从 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并且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2)金属型内腔表面光洁,刚度大,因此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3)金属型导热快,铸件冷却速度快,凝固后晶粒细小,从而提高了其力学性能。但是,金属型的制造周期长、成本高,铸造工艺要求较严格,不宜生产大型、薄壁 和形状复杂的

11、铸件,铸铁件还容易产生白口组织。2.4 低压铸造的工作原理和压铸有何不同、为何铝合金较常采用低压铸造?低压铸造的压力较低,并且是熔融金属液由下而上压入型腔。因为低压铸造金属液充型 平稳,对铸型的冲刷力小,工件的质量高,铝合金密度小,质量较轻,用低压铸造效果更 佳。2.5 什么是离心铸造? 它在圆筒形铸件的铸造中有哪些优越性?P49离心铸造离心铸造是将熔融金属浇人高速旋转的铸型中,使其在离心力作用下填充铸型并结晶, 从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离心铸造的优点是: 1)离心铸造可不用型芯而铸出中空铸件,工艺简单,生产率高,成本低。 2)在离心力作用下,提高了金属液的充型能力,金属液自外表面向内表面顺序凝

12、固, 因此铸件组织致密,无缩孔、气孔、夹渣等缺陷,力学性能提高。 3)便于铸造“双金属”铸件,如制造钢套铜衬滑动轴承。 4)不用浇注系统和冒口,金属利用率较高。2.15 为什么要规定铸件的最小壁厚?铸件的壁过薄或过厚会出现哪些问题?因为合理的铸件结构可以消除铸造缺陷。最小壁厚是保证铸件质量的最小比壁厚值。过 薄:可能导致铸件产生浇不到,冷隔等铸造缺陷;过厚:铸件的壁厚过厚一方面造成金属 的浪费,另一方面壁厚过厚在厚壁处产生冷却速度较慢的热节,结晶组织粗大容易产生缩 孔,缩松,晶粒粗大等缺陷。2.16 什么事铸件的结构斜度?它与起模斜度有什么不同?铸件的结构斜度铸件结构所具有的斜度。铸件上与分型

13、面垂直的非加工面应设计结 构斜度,以便于造型时易于取出模样。考虑到保持铸件的壁厚均匀,内、外壁应相应倾斜 起模斜度:为使模样容易从铸型中取出或型芯自芯盒脱出,在模样或芯盒平行于起模方向 设置的斜度。大小取决于造型方法,模样材料,垂直壁高度,表面粗糙度通常为 153 度。 一般立壁越高,斜度越小。2-18 试简述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1) 铸件的外形设计应该避免侧凹结构;合理设计凸台和肋条;减少和简化分型面;考虑 设计合理的结构斜度 (2) 铸件的内腔设计应该,不用或少用型芯,方便型芯的安放排气和清理。 (3) 注意铸件结构的合理分割与组合。3.1 何谓自由锻,它在应用上有何特点?P90

14、 与自由锻相比,模锻有哪些特点?P92 自由锻自由锻是只用简单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砧之间,使金属坯料受力变形而获得锻 件的工艺方法。 自由锻的特点及应用 自由锻工艺灵活,所用设备和工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且工具简单; 生产的锻件范围大,可锻造不到一千克至质量达几百吨的锻件;但生产率低,工人劳 动强度大,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锻件精度低,且只能锻造形状简单的工件。模锻的特点及应用 与自由锻相比,模锻有如下特点: 1)生产效率高。模锻时金属变形在模膛内进行,故能较快获得所需要的形状。 2)模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小,表面光洁,节约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 3)可以锻造形状比较复杂的锻件。 但是,由于

15、受模锻设备吨位的限制,模锻件质量不能太大,通常在 150kg 以下,而 且因为模锻设备投资大和锻模制造成本高,所以只适合于大批量生产。3.6 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有哪些要求?自由锻件上为什么不允许出现凸台、肋条和斜面?P139考虑到自由锻设备和工艺的特点,自由锻件结构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使用性能的 前提下,锻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规则,易于锻造。 1.避免锥体或斜面结构。 2.避免以空间曲面相交的结构。 3.避免加强肋和凸台等结构。 4.合理采用组合锻件。锻造具有锥体或斜面结构的锻件,需制造专用工具,锻件成形也比较困难,从而使工 艺过程复杂,不便于操作,影响设备使用效率,应尽量避免。 如果出现凸

16、台、肋条,难以 用自由锻成形,增加成本,若采用特殊工艺来生产,会降低生产率,增加成本。3.9 对于冲裁件、弯曲件和拉深件,在形状设计上有何特别要求? P141 P132 P1431)冲裁件的形状 冲裁件的形状应力求简单、对称,并尽可能采用圆形、矩形等 规则形状,避免长槽和细长悬臂结构(图 374),避免设计成非圆曲线的形状,并使排样时 废料最少。在冲裁件的转角处,除无废料冲裁或采用镶拼模冲裁外,都应有适当的圆角。 2)弯曲件的形状 弯曲件的形状应尽量对称,弯曲半径应左右一致,保证板料受 力时平衡,防止产生偏移。当弯曲不对称制件时,也可考虑成对弯曲后再切断。 3)拉深件的形状 拉深件的形状应力求简单、对称,尽量采用圆形、矩形等规则 形状,以有利于拉深。其高度应尽量减小,以便用较少的拉深次数成形。4-2 电弧焊的构造及温度分布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应注意电弧焊的极性和接法?焊接电弧可分为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