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每日一练1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31594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每日一练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每日一练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每日一练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6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每日一练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6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每日一练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每日一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每日一练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湖北事业单位联考-每日一练1.有研究表明,生物大灭绝在历史上发生过二十几次,大约每2600 万年发生一次,似乎具有_。对于物种大灭绝的发生是否真的如此频繁和有规律,还有争议。但即便是最 _的估计,也认为至少有 5 次物种大灭绝是非常明显的。A. 必然性 乐观 B. 规律性 简单C. 突发性 粗略 D. 周期性 保守2. 19 世纪的西方建筑师大多满足于把钢铁作为一种_手段应用于当时流行的古典式或哥特式建筑。很久以后,建筑师才_了古典和哥特模式,充分发挥了钢铁构架结构的各种潜能。A. 次要 放弃 B. 补充 摆脱C. 主要 超越 D. 典型 淘汰3. 根据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进行文艺创作时

2、,为了使人物表现得更为_,可以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适当”创作,但是大的历史事实、人物命运、主要矛盾、重要事件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人生层面”进行_和歪曲。A. 完整 杜撰 B. 真实 虚构C. 形象 改编 D. 丰满 臆造4. 坐在餐桌前,举筷享用食物,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却浑然不知盘中美餐在全球范围内_的利害关系。现代社会高度分工,我们远离春耕秋收,只有食品价格飙升的时候,粮食生产才会引起我们关注。去年,粮价一路攀升,为我们的长期_敲响了警钟。A. 盘根错节 漠然 B. 纷繁芜杂 冷淡C. 扑朔迷离 无视 D. 眼花缭乱 疏忽5. 无论当下的生活多么农食无忧,中国人还是

3、爱假想将来可能遇到的_,即使这些真正发生的机率接近于零。这只能从中国人_的传统心理方面进行解释。A. 灾难 任劳任怨 B. 困难 克勤克俭C. 变故 未雨绸缪 D. 麻烦 居安思危6. 战争文化研究运用了多种学科、多种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来解释战争与社会文化之问的互动关系,远比运用单一学科解释要_得多,可以修正过去一些错误或存在_的观点,也可以对历史进行另外一种角度的解释或观察。A. 合理 偏差 B. 科学 误会C. 深刻 误差 D. 客观 分歧7.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事业经营者均未能_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如梦方醒,结果往往是请来了名气很

4、大的“空降兵”也_。A. 意识 于事无补 B. 体会 无力回天C. 观察 无济于事 D. 认识 一事无成8. 亚洲有中印两个人口大国,然而人口的庞大却与人才是否_没有必然关系。人才供应缺口在一些国际化的行业中尤为_,例如金融从业人员、工程研发人员等在全亚洲都供不应求。A. 饱和 突出 B. 充裕 明显C. 过剩 严峻 D. 流失 巨大9. 全方位开发风险保障产品,仅靠保险业自身的_还不够。因为这类产品往往保险面广、赔付金额多,巨大的经营风险令保险公司难以承受,大面积开发和经营这类产品显得_。A. 条件 前途未卜 B. 努力 力不从心C. 资源 得不偿失 D. 积累 提襟见肘10. 当我们在谈论

5、创意的时候,大多会认为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或者说,创意应该是 _的。我们会说:如果给创意制定一个框架的话,可能会束缚创意,让创意变成_的工匠活。A. 天马行空 按部就班 B. 稍纵即逝 循规蹈矩C. 自由自在 循序渐进 D. 标新立异 熟能生巧11.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相似的经验知识曾产生了相似的理论洞察力,比如亚里士多德和墨经对杠杆原理的认识。但是,古希腊的初始力学理论很快发展成理论知识的综合体,而中国墨家的力学传统在战国之后就中断了。不擅长观察、认识物体运动并形成系统的理论,这是中国古代科学传统中一个明显的“软肋”。相比之下,中国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建树更加突出。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6、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点B. 中国古代科学传统中断的原因C. 古代中国对于力学最初的研究不逊于古希腊D. 力学理论的不完备是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弱点1.D.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根据题干,“大约每 2600万年发生一次”可以对应“规律性”和“周期性”,因此,可以排除 A、C 项,再根据“至少有 5 次物种大灭绝”对应“保守估计”,又可以排除 B 项,所以选择 D 选项。2.B.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 题干分为两部分,从“很久以后才充分发挥了钢铁构架结构的各种潜能”可推知前文 19世纪时不是“主要”或“典型”手段,排除 C、D。“放弃”一般指主观方面,而“摆脱”有种客观意味,是被动中寻求主动

7、,而后面提到发挥其本身潜能,所以选“摆脱”,所以选择 B 选项。3.D.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题干提到对人物进行“适当”创作,在此意味着合理的加工,所以是人物更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完整”是不片面,“真实”是不虚假,不合意思。第二个空从色彩上看应是个贬义词,和歪曲构成并列,“臆造”是无根据的创造,合适,而改编是个中性词,所以选择 D 选项。4.A.解析 这是一道普通的实词加成语的结合考察题。从搭配的角度排除有“眼花缭乱”的 D 项,前三个都有关系混乱复杂的意思,第二个空格考了个照应,“浑然不知”形容完全没有觉察到,照应后面的漠然或无视。“漠然”是看到却没引起重视的意思,而材料前边也谈到食品价

8、格飙升的时候才引起注意,可见只是不重视。“无视”指根本没看到,后一空格选“漠然”。所以选择 A 选项。5.C.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普通实词和成语相结合的辨析题。根据文段的前后语言的关系可以推知,首先根据“这些真正发生的机率接近于零”可知是人们在事情发生前做准备或有所知晓,所以根据成语的理解则“未雨绸缪”或“居安思危”符合语境,排除A、B,再辨析“变故”和“麻烦”,根据文段中主体是中国人的概念,与之搭配的需要语意和范围比较广的实词“变故”,而“麻烦”偏狭窄可排除。所以选择 C 选项。6.A.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此题的突破口是第二个空,可从搭配范围的角度来考虑:第二个空前面有一个动词“修正”

9、,而“误会”、“分歧”不能与之搭配,所以 B、D 排除;“偏差”和“误差”相比较,能与“误差”搭配的动词,可以是“不能避免”、“缩小”等,而不能是“修正”,所以 C 也排除,所以选择 A 选项。7.A.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对比四个选项,容易排除选项 D;此题的突破口是第一个空,可从前后照应和搭配范围的角度来考虑。“经营者”与“决策”中存在的风险或隐患之间不能用“观察”和“体会”,所以 B、C 排除,所以选择 A 选项。8.B.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首句提到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后面出现的空白很明显与“庞大”构成照应,所以前三个都可以构成这种照应,但 A“饱和”和 C“过剩”都有超过

10、必要限度的意思,所以与题干意思有悖,所以只能选“充裕”,所以选择B 选项。9.B.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普通实词和成语相结合的辨析题。根据文段中“自身”表明仅指主观因素,所以排除 A、C 项,再根据成语的意思进行分析,“捉襟见肘”比喻十分穷困不符合语境,“力不从心”表示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符合语境,所以选择 B 选项。 10.A.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成语辨析题。根据文段中“大多数会认为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那么后面应该也指无规律之意,所以根据语境排除 B、D 选项,选项 C“自由自在”不能与“创意”搭配,所以选择 A 选项。11.A.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B、C、D 三项都是对全

11、文的断章取义,概括不全面。事实上,从全文看来,作者是本着客观的态度,从正反两面讲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点的。所以选择 A 选项。1.0,0,6,24,60,120,( )A.180 B.196 C.210 D.2162.2,3,7,45,2017,( )A.4068271 B.4068273 C.4068275 D.40682771.C.解析 本题为立方修正数列,00031103,(),所以22633324344603551203662103选择 C 选项。2.B.解析 本题为平方递推数列,12322372,(),最后计算直接用474528452017216201740682732尾数判断即可,

12、所以选择 B 选项。1.一个正三角形和一个正六边形周长相等,则正六边形面积为正三角形的:A.倍 B.1.5 倍 C. 倍 D.2 倍232.n 为 100 以内的自然数,那么能令被 7 整除的 n 有多少21n个?A.32 B.33 C.34 D.351.B.解析 本题为几何类题目。因为正三角形和一个正六边形周长相等,又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的边的个数比为 1:2,所以其边长比为 2:1,正六边形可以分成 6 个小正三角形,边长为 1 的小正三角形面积:边长为 2 的小正三角形面积=1:4。所以正六边形面积:正三角形的面积=16/4=1.5。所以选 B。2.B.解析 当 n 是 3 的倍数的时候,

13、是 7 的倍数。也就12 n是求 100 以内 3 的倍数,从 3 到 99,共有 33 个。故选 B。1.“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 )。A.周B.汉C.唐 D.宋 2.我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开启于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3.关于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B.我国在上世纪 50 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C.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D.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4.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

14、的货币政策是( )。A.紧缩性货币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C.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D.积极货币政策5.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的形成是由哪两个板块碰撞形成的?( )。A.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C.太平洋板块和南美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1.B.解析 本题是考查中国古代史的题。“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因此,“文景之治”是出现在汉朝,所以选择 B 选项。2.A.解析 本题是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的题。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 1861 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 1

15、894 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作为中国近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第一次交锋,它的产生无疑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对我们的当今教育改革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开启了我国近代化之先河,A 项正确;戊戌变法指 1898 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 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B 项错误;辛亥革命是 1911 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 年10 月 10 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 1911 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是一项反抗清政府的爱国运动,C 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的临时性内阁,成立于民国元年(1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