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创建网络银行的行为思考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31584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创建网络银行的行为思考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创建网络银行的行为思考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创建网络银行的行为思考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创建网络银行的行为思考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创建网络银行的行为思考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创建网络银行的行为思考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创建网络银行的行为思考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创建网络银行的行为思考商业银行创建网络银行的行为思考 一、文献综述网络银行作为一种虚拟的金融服务模式,具有异于传统银行的新特征与新属性。因此,对网络银行基本概念和特性进行界定是分析网络银行的基础。所谓网络银行,又称电子银行、在线银行或虚拟银行,目前国际上对其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观点,即狭义网络银行和广义网络银行。狭义网络银行又可称为纯网络银行,通常既无分支机构,也没有营业网点,几乎所有的业务和服务都以互联网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银行业务处理自动化、经营管理虚拟化,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快捷、更方便、更丰富的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从这个定义看,网络银行是一种完全

2、依赖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全新银行。与狭义有所不同的是,广义网络银行除包括狭义网络银行外,还包括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开展银行业务的传统银行,简单讲就是将业务与服务移植于网上的传统银行,本文选用广义网络银行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网络银行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几乎都是研究网络银行的风险防范及监管方面的内容。而关于商业银行开设网络银行的行为决策、时机选择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则相对较少,比如,Egland 的研究表明在1998 年中期绝大多数的传统银行已经开始设立网络银行业务。Clothier、Furstetal.和 Weber 认为,虽然网络银行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是不安全的交易系统以及各种

3、网络风险都会影响商业银行是否开设网络银行的决策。而且,商业银行无法确定实际的网络银行需求规模有多大,即可以开发利用的潜在客户到底有多少。比如,1999 年 11 月GrantThornton 在对商业银行的调查中发现只有 29%的回应者认为有很多潜在客户愿意使用网络银行。MarshaCourchane、DavidNickerson 和 RichardSullivan利用产量领先模型研究商业银行投资网络银行的行为,认为资产规模大的商业银行应该早投资网络银行,规模小的应进行跟随战略,但没有具体分析影响因素。周泽辉基于Stackelberg 模型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投资网络银行的最佳投资时机选择,研究发

4、现投资时机主要取决于银行规模和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存在的条件下规模大的商业银行应该比小银行更早地进入网络银行市场。鉴于以上分析,本文选择相关的商业银行指标,采用二元离散logit 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开设网络银行的行为决策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商业银行投资网络银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能够更加充分的认识网络银行、完善对网络银行的研究范畴,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二、中国商业银行开设网络银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在对中国网络银行发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分析库中选取 19982007 年中国 19 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选择开设网络银行

5、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选取了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的 9 个主要影响因素,相应的变量名称及具体含义见表 2。表 2 中的变量总资产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如果一个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大则越应该会越早的开展网络银行业务。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越高,说明其传统业务的盈利能力越强,但 nir 与是否选择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相关性不清楚。这是因为如果银行的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强,就会集中精力发展这方面业务,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商业银行不局限于传统业务,在传统业务有了一定规模后,开始进军网络银行领域。税前盈利也反映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但该指标不仅反映传统业务盈利情况,也反映其他业务的盈利状况。净息

6、差是指每单位放款能产生多少的净利息收入,由于存放款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最传统的业务,也是规模最大的业务,所以该指标越大说明商业银行管理利率的能力越强,但与是否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相关性不清楚。净资产收益率主要是测量资本的获利能力,或者说是自有资金的获利,该指标对商业银行是否选择开设网络银行的影响不清楚,很可能盈利能力越强的银行会选择开展网络银行业务,但 roe 低的银行也可能更愿意开展网络银行来提高自身的业绩。Edr 是指所有者权益与存款的比率,该指标越小说明存款比例越多,就越有可能采用网络银行,因为银行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可以负担这项业务,而且选择开展网络银行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所以预测该变量指标

7、与被解释变量为负相关关系。Nirasr 是指非利息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是非利息收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或者说非利息收入所占比例的上升表明银行本身作为一个服务机构,提供非传统金融服务越来越成为其主要业务,该指标越高说明应该会越早开展网络银行业务。Nieasr 是指非利息支出与总资产的比率,该比率对网络银行是否开设的影响也不确定。该指标越高说明银行效率越低,则银行越有可能开展网络银行来增加自身效率;但假如高效率的银行更具有创新精神,则该指标越低,银行也越有可能选择开展网络银行业务。虚拟变量 sys 反映商业银行的体制特征,如果银行是国有银行,该变量取值为 1;否则为 0。对于被解释

8、变量只取两个不同值的情形,本文采用二元选择 logit模型进行回归,模型形式为:yit=Xit+uit,其中 uit 为随机误差项,Xit为解释变量向量, 为回归系数向量。yit为二元选择变量,即可见,对于给定的 Xit ,pit 表示相应个体在某一时期做出某种选择的概率。因此,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既可以避免线性回归模型对被解释变量做出负值的预测,又可以预测个体作某一特定选择的概率大小。使用计量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并删去回归检验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回归估计结果见表 3。从表 3 的回归结果可知,变量asset、roe、edr、nim、和 nirasr 的回归系数估计值以及对应的边际系数在 1%的检验

9、水平上都显著,这表明上述五个变量对于商业银行是否选择开设网络银行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总资产反映的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回归系数估计值符号为正,表明如果一个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大则会越早的开展网络银行业务,这与 KarenFurst 等的结论一致,并且总资产每增加 1 百万元,商业银行倾向于开设网络银行的概率相应增加。净息差的系数估计值符号为正,表明在我国商业银行每单位放款产生的净利息收入越多,商业银行管理利率的能力就越强,就越倾向于开展网络银行业务,同时表明净利息收入每增加 1 百万元,商业银行选择开设网络银行的概率就增加。净资产收益率的回归系数估计值为负,表明商业银行自有资金的获利

10、能力越差,它会越倾向于开设网络银行来快速提高自身的业绩,边际效应分析表明 roe 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商业银行选择开设网络银行的概率就表 3 商业银行选择是否开设网络银行的 logit 模型的估计结果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字为 z统计量;*、*分别表示在 1%和 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问题会减少。变量 edr 的参数估计值为负,说明该变量值越小即商业银行的存款比例越多,就越有足够的财力可以支持采用网络银行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其边际系数表明该变量每减少 1 个百分点,则商业银行倾向于开设网络银行的概率会增加。变量 nirasr 的回归系数和边际系数估计值为正,表明非利息收入所占的比例越高,商业银行越倾

11、向于提供非传统金融服务,那么会越早开展网络银行业务,并且,该变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选择开设网络银行的概率会相应增加。三、结论与建议本文在对中国网络银行发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的 9 个指标,利用 19982007 年中国 19 家商业银行的统计数据,采用二元选择 logit 模型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选择开设网络银行的决策行为。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大、每单位放款产生的净利息收入越多、自有资金的获利能力较差、存款比例越多、非利息收入所占的比例越高时,该银行越倾向于尽早开设网络银行。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选择开设网络银行的要素进行实证研究

12、,是为了能够更加充分、深刻的认识网络银行,使我国网络银行更加健康、高效的发展。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快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建设步伐,建立完善的网络犯罪预防和惩治体系,创造良好的网络银行发展环境;整合网络银行资源,加强行业合作,增强核心竞争力;树立创新意识,加快网络银行产品及业务功能的创新;加快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网络技术,大力培养适应网上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网络银行建设储备优厚的人力资源。随着我国加入 WTO 后金融服务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必将面临国外同业者的激烈竞争,这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网络银行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光辉前景,我国银行业必须尽快在管理、制度、业务、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做出反应,牢牢抓住“网络化”这条生命线,让网络银行带给银行业新的契机。各家商业银行都应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当的发展策略,围绕网络技术重组整个银行体系,伴随着新产品、新客户和新市场的开发,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网络银行发展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