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15841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学习方式探究之初中语文学习方式探究之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 内乡县马山二中内乡县马山二中 杨志稳杨志稳 内容概要内容概要: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被认为是教育的四大支柱。因此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词: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正文正文:“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想实现这一理念,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而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只有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才可能培养学生树立顽强的自信心,从而挖掘学生各方

2、面的潜能,这就要求教师去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淋浴的都是阳光与雨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由于旧的课堂教学结构还有很大的惯性,备课以备“教”为主,上课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评价以分数高低为标准。刻板、低效、形式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与教育改革的形势不相适应,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潜能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

3、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就成为许多教师较为头痛的一件事。第一第一,初中的学生年龄一般在 13 岁至 16 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路很容易被人影响。如果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讨论过频就不太适合。因为经过激烈的讨论,虽然最终达成了统一。但是很有可能会把一些有创造性的观点抛弃。久而久之 ,会给学生造成误导,认为掌握在多数人手中的就是真理,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第二第二,如果一味的采取合作讨论的方法,会让许多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因为面对一个难题,必须凝神静思,甚至是冥思苦想,直至

4、思考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才会有最深刻的印象,才能培养探索精神。而小组合作使得组内成员有可能失去这种探索的机会。学生的层次不同,那些反应快的学生总是先把看法说出来,使得稍稍迟钝的同学只有“恍然大悟”的份了。 这就等于剥夺了一些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机会。第三第三,课堂讨论有时为许多懒惰的学生提供了避难所。他不用冥思苦想,因为同组人早就为他准备好了答案。长此以往,不免会让这部分学生养成投机取巧,坐享其成的不良习惯。第四第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校班级人数都很多,而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来说,这种学习方式不好管理,容易失控。甚至一些控制力差的同学很可能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

5、使课堂时常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降低了学习效率。针对以上弊端,我在课堂上采用了一些对策,尽量做到“鱼”和“熊掌”兼得。第一第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让每一个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以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苏轼是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全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人格魅力。所以在介绍作者这个环节,我布置了预习作业:查阅有关苏轼的资料并写出周记我所了解的苏轼 ,这样就使得课堂交流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互通有无,气氛热烈,效果较好。第二第二,在一些需要深入探索的教学中,可以更多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反之则不宜多用。因为使用任何教法和学法都

6、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课堂上不能只追求热闹的形式,有时寂静的课堂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第三第三,讨论问题时,最容易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所以我通常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任何人不能交头接耳,且需将疑惑和想法简单记下来,然后在组内进行较少时间的交流。这样学生既能进行独立思考,又能在此基础上听取同学的想法互为补充。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很多时候,是不能直接进入合作学习阶段的。第四第四,鼓励学生在组内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不同的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讨论时不要轻易的否定学生的看法,要把不同的意见组织起来,先在小组内讨论,不能解决再进入更大范围内讨论,这样会营造一种

7、探究学习的浓厚氛围,也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五第五,教学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教师不能孤军奋战,任何教法都要取得学生的支持。教师要把合作学习的益处和弊端讲给学生听,讲清楚为什么讨论,怎样讨论,怎样记录讨论结果。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清醒自觉的投入学习 。 第六第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本人不能“稳坐钓鱼台”要走下讲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深入课堂,参与他们的讨论。这样可以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反应。而且,距离学生较近,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全身心的加入课堂中去。第七第七,这种方法对教师本人也提出较高的要求,督促教师更加勤奋。因为学生一旦成为学习的主体, 会提出各种预想不

8、到的问题,所以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更充分的备课,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 。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创设者,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总之总之,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