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师版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314066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归园田居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归园田居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归园田居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归园田居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教师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取舍之间取舍之间陶渊明陶渊明归园田居归园田居赏析赏析班别班别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以、以“归归”为线索,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及重点字词理解作者感情的读诗方法。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及重点字词理解作者感情的读诗方法。 3、 当堂背诵当堂背诵归园田居归园田居 。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诵读体会意境,学会情景交融的手法。诵读体会意境,学会情景交融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田园情怀,学习他追求精神自由独立的高洁人格。领悟诗人田园情怀,学习他追求精神自由独

2、立的高洁人格。 教学重点:分析意象,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教学重点:分析意象,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人热爱田园的精神。辩证地理解诗人的辞官归隐。教学难点:感悟诗人热爱田园的精神。辩证地理解诗人的辞官归隐。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TSO 课堂课堂 诵读、点拨、自主探究结合。诵读、点拨、自主探究结合。 【预习案预习案】 划线的生字注音划线的生字注音 归园田居归园田居其一其一 陶渊明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羁( )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开荒南野际,守拙拙( )归园田

3、。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榆柳荫荫( )后檐,桃李罗堂前。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 )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久在樊樊( )笼里,复得返自然。笼里,复得返自然。 解释:解释: 荫:覆盖、遮盖荫:覆盖、遮盖 羁:束缚羁:束缚 暧暧:昏暗不明的样子暧暧:昏暗不明的样子 尘网:世俗的罗网,尘世,比喻仕途,官场尘网:世俗的罗网,尘世,比喻仕途,官场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官场。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官场。背景资料:背景资料: 陶渊

4、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 19 岁岁, 遭遇淝水之战遭遇淝水之战; 21 岁岁, 司马父子擅权司马父子擅权; 35 岁岁, 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 38 岁岁, 桓玄杀桓玄杀 司马篡位自立司马篡位自立; 40 岁岁,刘裕杀桓玄刘裕杀桓玄, 弑晋安帝弑晋安帝, 立恭帝立恭帝; 56 岁岁, 刘裕逼恭帝禅位刘裕逼恭帝禅位, 篡而代之。各路人马无不是打着拥主护国的旗号篡而代之。各路人马无不是打着拥主护国的旗号,干的却是打家劫舍的勾当干的却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真真 是是“ 乱看惯了乱看惯了, 篡也看惯

5、了篡也看惯了”。而且身在官场之中。而且身在官场之中, 更需在纷乱的政局中见风使更需在纷乱的政局中见风使 舵舵, 相机而动相机而动, 委曲求全委曲求全, 这对于生性洒脱崇尚自由的渊明而言这对于生性洒脱崇尚自由的渊明而言, 的确是一张压的确是一张压 抑心志的大网。抑心志的大网。 陶少年时大有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2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小人”、 “溪狗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 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 2

6、9 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 41 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 见,他叹道: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 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 【合作探究案合作探究案】 探究一:探究一:“归园田居归园田居”这个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题眼是那个字?这个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题眼是那

7、个字? 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 题眼:(题眼:( 归 )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题眼:题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可以表现全诗的中心意思,题眼:题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可以表现全诗的中心意思, 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请用文中语句作答):(请用文中语句作答): 1、从何而归?、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 提问:尘网樊笼 比喻官场生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陶渊明对尔虞我诈的官场 生活的厌恶 提问:从哪些诗句中还能看出这种情感? 陶渊明以 羁鸟、池鱼自比, 凸显被束缚之感。 “误”沉痛悔恨误入仕途,显出 诗人的悔恨之深 “一去三十

8、年” (实应 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 2、为何而归?、为何而归? A、性本爱丘山(本性热爱自然) B、守拙归园田 (固守节操,仍是保持本性) 为了保持自己本性的自然,保持思想上的自由和独立 明确: 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 ,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 。入仕做官,非其 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注意炼字“误” ) (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 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 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 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

9、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 追问:据我所知,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 明确: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 施展抱负。彻底悔悟。也许是一种托词。 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 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 (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 明确: B、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 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 “守拙” )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

10、到 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 (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 。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 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 、 “池鱼” (结合陶辞官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 事) 3、归向何处?、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景物特点; 恬静清新、和谐成趣、朴素自然 提前回顾 正面 多角度 (感官) 角度变化 (远近上下俯仰) 动静结合 描写手法 白描细节描写 渲染 侧面 烘托对比虚实 作者写景物用的手法:远近结合,试听结合,动静 结合,以动衬静。 小结:

11、捕捉农村中惯常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与诗人的官场生活 形成了鲜明对比。 用歌颂田园来批判官场的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平静和3谐的心境。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 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 在文学创作上,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 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在这里,诗人采用白描 手法,用朴实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展现了田园生活和农家景象的画卷。 4、归去如何?、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12、 追问:从中 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 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 探究二:探究二: 鉴赏领悟鉴赏领悟 你觉得这里的景色美吗?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作者为何刻意隐去现实生你觉得这里的景色美吗?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作者为何刻意隐去现实生 活的艰难和困顿,将田园生活写的如此美好呢?活的艰难和困顿,将田园生活写的如此美好呢?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归去来兮辞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 。 五柳先 生传 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

13、生活的向往,追求内心的宁静。作者的归隐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出 于内心的意愿。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归去来兮辞衣沾不 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三) 小结: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 组来概括做“返璞归真”。 “真”,指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 “朴”指处世要朴实,不造作,自由自在 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 高至真的境界。 探究三:心灵碰撞探究三:心灵碰撞面对残酷的现实,中国古代文人能做出怎样的选择?你从陶渊明的身上得面对残酷的现实,中国古代文人能

14、做出怎样的选择?你从陶渊明的身上得 到怎样的生活启示?到怎样的生活启示? 古代文人的可悲命运 要么变节,要么屈节; 要么毁灭,要么埋没。 像陶渊明一样在官场和田园选择中挣扎的中国文人 中国文人的几种类型 推波助澜型秦桧、严嵩、和珅 随波逐流型李斯、徐阶、宋玉 独立洁行型屈原、阮籍、嵇康、杜甫、海瑞、袁崇焕 独善其身型老子、庄子、范蠡、陶渊明、王维一个人一定要选择一种不违背本心的,能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 价值的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不管你居高位,还是处低位都要活得真 实,能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块净土,让自己的心态健康!探究四:拓展延伸探究四:拓展延伸4请你以主人的身份,写一篇关于请你以主人的身份,写

15、一篇关于“陶潜农庄陶潜农庄”的广告词。的广告词。 随心所渔,手到勤来。 轻舟蓑笠翁,独钓休闲乐。 灯火照逸雅,心中美如花。 抛舍城中杂,至此人间画。 逸居为桃园, 雅居万人夸。 只住半刻时,胜过往年华。 远离尘世,追忆梦想,一切尽在陶潜庄!【课外作业案课外作业案】 一、一、课时作业:课时作业:P127,13、14 题。题。 二、二、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图,波流万世功。,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图,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注 潘大临(约潘大临(约 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