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秘笈十字诀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231329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秘笈十字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秘笈十字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秘笈十字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秘笈十字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秘笈十字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秘笈十字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秘笈十字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秘笈: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秘笈:“ “十字诀十字诀“ “本次公务员文集上传了所有公务员复习秘笈,包括行测和申论。大家直接搜索 “公务员复习行测秘笈:公务员复习行测秘笈:”或者“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即可搜索到所有资料秘笈, 每一份都是极品资料,看完如果上不了公务员,你来找我!在这国考申论考试吐故纳新、考生复习蓄势待发的重要时刻,中公教育总结出2011年国考申论备考秘笈申论复习“十字诀” ,以助各位考生在公考之路上过关斩将,不断接近成功,真正实现公职之梦,成就美好未来。申论备考“十字诀”包括:“稳、变、定、学、研、记、寻、练、写、赢”十个要点,分别从备考心态调

2、适、应考意识调整、复习计划制定、理论方法学习、社会热点研究、标准表述记诵、考试资料搜寻、历年真题演练、提笔动手作答、赢取公考高分等十个方面为考生出谋划策,保驾护航。一、一、 “稳稳”稳定内心、坚定信心、抱定恒心稳定内心、坚定信心、抱定恒心稳定内心“风动,幡动,心不动。 ”这句话是说,从事任何一项工作,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同样,公务员考试也要求我们考生必须在备考前综合考虑个人的性格特征、专业特性、报考意图、职业理想等各种因素,一旦下定报考的决心,就必须在内心深处树立坚定的信念,充分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对考试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迈向申论考试成功

3、的第一步。坚定信心“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的这句诗,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坚定的信心是我们真正取得任何成功的前提。在公考中,许多考生对申论考试有畏难心理,其实申论不是夏日雨后空中斑斓的彩虹,更不是朗朗夜空中皎洁的明月般可望而不可及。只要考生经过认真准备,按时完成复习计划,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的。对于众多考生而言,最难的不是应对申论考试,而是战胜自己。申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申论考试是可以通过的。考生要强化自我意识,树立必胜的信念,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才能消除恐惧、畏难心理,完成申论的准备。抱定恒心“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恒心能使滴水穿石,恒心能使细绳断木。同样,恒心能使

4、复杂的申论复习简单明了,不再困难。尤其是在复习申论的关键时刻,能坚持下去的人,最终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每一位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当平时着急、考前不急、考场放松。即平时的备考要抓紧时间,按时完成复习计划,不能因为时间宽裕而拖延;考试之前时间紧迫,考生在这时反而不能着急,要静下心来,梳理知识结构,完成最后的冲刺准备;到了考场上,考生务必保持放松,调整好心态,避免因为紧张而影响发挥。二、二、 “变变”转变应考角色,破解申论谜团转变应考角色,破解申论谜团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非常好,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 两次考试都是岗位第一。公考中,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是因

5、为时间不够 用而只完成了少量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第一就是考解决 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智商,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 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 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都要有很高的效率。我复习过程 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 1-2 分钟,读的次数就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 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 3 分钟,这样就比别

6、人多出 20 几分钟,在千军万马的公考大潮中,这是非常不得了的。想 学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训练的软件训练,大概 30 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这 也是我最最想推荐给大家的网站,再次极力的推荐给大家(我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 角 Ctrl 键,然后点击鼠标) 。大家好好学习吧!祝大家早日上岸!QZZN 有个帖子专门介绍 速读的重要性,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 ,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帖子地址按住键 盘 Ctrl 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这里就链接过去了) ,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 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 人晕倒。学了速读

7、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 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可以成功 2/3,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 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 样的习惯。“入水识鱼性,近林知鸟音。 ” “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转变应考角色,站在准公务员的立场在申论考试中阐明观点,用词达意是破解申论谜团的根本所在。申论考试的本质决定了作答申论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观点要契合公务员身份。身份决定立场,立场决定观点。在作答申论试题时,要求所有考生持论务正,服从主流。主流就是社会主流意识,在当前情况下,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和各级

8、政府的意志。考生作答申论时,务必要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各级政府的政策保持一致,并且,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语言风格要和党政话语体系相接近,相一致。在日常事务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申论考查的也都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考生在作答申论时也要采取务实的态度,首先,应客观地承认问题,承认问题的现实存在及其严重性,不回避问题;其次,应辩证的分析问题,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总结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最后,应积极地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只是开始,解决问题才是结束。对于政府来说,只有妥善解决问题,才能维护政府的公信力。以上是准确作答申论的基本方略,更是体现考生合理作答意识的关键所在

9、。由此可见,在申论作答中,如何站在政府立场阐明观点,突出主旨,确定立意,考生一定要准确把握角色,仔细掂量!三、三、 “定定”制定复习计划,打开备考瓶颈制定复习计划,打开备考瓶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申论备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立志报考之时就是备考之始。从现在起开始备考,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那么漫长的复习过程中很容易陷入琐碎的知识收集中。专家在此要为各位考生制定一个计划的框架,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学习习惯适度调整,做到个性化备考,事半功倍。第一阶段,基础备考,夯实根基。在这一阶段,15到20天需要全面了解申论考试,打好申论考试的全面基础。这个阶段考生要做的是掌握备考方法,做好复

10、习计划,全面系统研读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专项教材,把基础打牢。第二阶段,突破重点,攻克难点。考生完成第一轮复习后,对于自己的优势和不擅长的部分都有了认知,对于复习中遇到重点和难点,在这个阶段考生应该要集中突击,各个击破,以保证难点、重点真正牢牢掌握住。第三阶段,专项复习,查漏补缺。在此阶段的第二轮复习中要将精力主要放在弱项上面,巩固擅长之处,补足短板。专家推荐考生购买专项书籍和参加深度辅导班次,进行专项加强。第四阶段,冲刺模拟,迅速提升。考试在即,模拟冲刺是关键。以最新最接近国考难度的试题进行模拟训练,结合历年真题实战,建议考生参加冲刺班次,点睛预测考点,抢占先发优势,学习公考精髓

11、,必胜笔试战场。申论能力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的应急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坚持不懈+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真抓实干。我们每一位考生必须从当前做起,制定计划,扎实复习,才有可能取得应试的胜利!四、四、 “学学”学习政策理论,掌握答题方法学习政策理论,掌握答题方法“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理论政策水平体现着公务员的基本政治素养,考生必须通过加强理论政策的学习与储备,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因为在申论的作答中,理论政策的储备影响到考生能否准确理解材料主旨、判断正确观点以及文章写作的深度,所以,学习政策理论是考生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环节。当前中国最重大的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理论,考生不仅要对这两大理论本身有深刻的理解,还要全面把握这两大理论与社会问题的结合。“做正确的事是前提,正确地做事是关键。 ”在加强政策理论学习与储备的同时,掌握正确、有效的答题方法,也能使考生在申论应试中胜券在握,脱颖而出。作答申论,首先要从申论考试本质目的出发,了解申论,洞悉命题人意图。申论各种题型的作答都有其“门道” ,尤其是一些名师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独门暗器” ,非常实用,考生要认真学习。当考生熟悉了申论各种题型的作答方法后,就要多做真题和模拟题,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进行实战演练。通过大量的练笔,考生才能熟练掌握所学的方法,适应申论考试。在理论知识储备阶段,考生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下

13、功夫:1. 了解重要理论基本概念(包括由来、内涵等)2. 掌握大政方针政策,并能有效地和申论考试题材相结合3. 识记经典理论主要内容(即背诵标准表述中的理论要点)五、五、 “研研”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是应对申论的取本之道。历年来申论考试的命题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而且与中央基础性政策文件有密切的关系。或是对政策进行前瞻,或是考查对已发布文件的深入领会。譬如:2005年的申论主题就是在2004年初中央宣布取消农业税和采取了一系列关注“三农”的政策的背景下提出的,以此来考查考生对“三农”问题的理解。2004年中央

14、第一次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下发,足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就是保护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200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将耕地保护作为主题,其实是一种前瞻。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全面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内涵,2008年的国考申论中就以水电开发作为切入角度考查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而2008年8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在安徽的一些考察都释放了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再加上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这两者之间的结合进入2009国考命题范围也就不足为奇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20

15、09年底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就节能减排、气候保护问题各国政要一起磋商,2010年国考主题就涉及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因此,历年申论考试素材所涉及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普遍性与非敏感性,这就要求我们不可一心只读圣贤书,更需两耳多闻窗外事,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关注热点,留心时事,开阔眼界,勤于思考,多备求胜之妙计于锦囊。热点素材的积累与理解、消化应伴随3个月备考的全程,重点把握两方面:1. 了解近一年来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把握各级政府工作的总体方向;2. 熟知热点事件产生的背景(原因)、当前现状、影响危害以及解决思路等,做好申论考题素材储备。六、六、 “记记”记忆标

16、准表述,强化语言规范记忆标准表述,强化语言规范“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申论作答中无话可说或者肆意瞎说的状态是最恼人的,但也是经常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无非存在于以下三点:一是考生对考试题材陌生、自己缺乏观察与思考的缘故;二是思维水平不足,理论知识、标准表述积累不够,导致对问题理解的深度有限;三是考生缺乏自己的中心思想,而每个人都应该有他的中心思想,这中心思想不是一件事上的“主要观点” ,而是在某些问题上的一贯认识,是自己固有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芸芸众生中,真正使他人折服的,是那些有个性、有独立见解、有思想锋芒的人,申论备考与作答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能树立一套对世间万事自己的看法,甚至建立一套自己的哲学,面对纷纭的现象时能坚持这种以一贯之的看法,用中心思想去洞察万物,就不难文思泉涌,就不愁无话可说,就不怕语言空洞。仅仅有个中心思想,还只是看事物的角度,是运用知识的方法,还不是知识本身。要做到有话可说、笔下文字喷涌,做出的答案、写出的文章内容充实,必须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