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生态发展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29657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生态发展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区域经济生态发展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区域经济生态发展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区域经济生态发展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区域经济生态发展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生态发展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生态发展论文 (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生态发展论文区域经济生态发展论文 摘要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一个由一系列经济链与生态链以及经济与生态链环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动的庞大系统。构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判体系,应当以区域经济发展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作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随地都在运动变化着的。关键词区域经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指数AComprehensiveandEvaluativeStudyof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

2、alEconomiesandEco-developmentAbstractAsalong-lastingpursuitthemeofpresenttime,theharmoniousdevelopmentbetweeneconomyandecologyisalarge,interactiveandmutualinfluencingsystemconstructedbyaseriesofeconomicandecologicalchains,omies,of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regionalecology,ofrelativenessbetweenregiona

3、leconomiesandecology,andofdiffusionofpollutioninregionsthatarethestartingpointandpathwaytoconstructcomprehensiveevaluat,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logyisnotmoving-lessbutchangingallthetime.Keywordregionaleconomies;eco-development;degreeofharmony;comprehensiveindex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产

4、经营活动,而生产经营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和经济社会背景的环境下进行的。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而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既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化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一个急需深入探索的重要实践范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是否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怎样?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行性态如何?以往人们大多只是根据生态环境的质量水平来进行单方面判断,既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又缺乏判断操作上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其判断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不高。本文试图以区域经济发

5、展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就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讨。1.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涵义和特征多年来的“工业文明”,特别是 20 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也导致了目前全球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全球资源的严重锐减。当今人类,一方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忍受着前所未有的恶劣生态环境。自从联合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以来,世界各国都迅速作出积极的反应,一致表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要求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6、,趋于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背离和谐,便不可持续发展。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生态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通过经济链、生态链以及经济与生态联动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动的庞大系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其运动变化具有 5 个特性。综合性。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中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整体性。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面临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等诸多方面优劣程度的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总体评价。层次

7、性。它是由多层次构成的,既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也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模和效率水平,还包括区域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过程性。它贯穿于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全过程,即这一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存在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问题。运动性。它是运动变化的,即随着经济与生态发展运动时空的位移变化,与之相并行交替的经济与生态发展及其质量优劣水平的也随之发生变化,既有可能变强,也有可能变弱。2.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可以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来表示。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报告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所结成的和

8、衷共济、相互适应、协调运行的良好状态关系的程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大,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小,则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不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通过统计指标来反映,而统计指标的设置又必须服从于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动变化的特殊规律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究竟应该选取哪些指标,建立什么样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才能既有利于计量评价,又有助于严密监测和科学决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现实课题。我以为,综合评价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下 6 项原则:客观性。设置的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运动变化状况的现实特征。完备性

9、。从整体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包括空间完备性和时间完备性,空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要成系统,应包括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主要方面;时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要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行现状,更要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运行态势。科学性。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深刻内涵。应该根据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内在联系,选择含义准确、便于理解、易于合成计算及分析的具体、可靠和实用的指标,以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应当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由局部到整体,由复杂到简明,在科学分析

10、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对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的直观结论。系统性。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一个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指标和指标系统并不是一个静止和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动态发展变化的概念。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指标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和衡量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指标;既要有反映和描述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系统状况的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统质量改善和提升的动态指标。可比性。评价指标既便于进行纵向比较,也要便于进行横向比较;既要可用以进行时序

11、比较分析,也可用来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分析。这就要求在选择指标时,必须考虑到指标的延续性、综合性和关联性,同时考虑支撑分析和预测的可能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统计资料及其含义,参考统计年鉴和其他相关年鉴及文献,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实用性。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指标体系应该简单明了,所要求的数据资料能够及时、正确、完整地取得,计量评价上要简便易行。指标数据的选择、获得、计算或换算,必须立足于现有统计年鉴或文献资料,至少容易获得、计算或换算,并采取国际认可或国内通行的统计口径,指标的含义必须十分明确,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估。根据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特

12、殊规律性及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综合评价和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与生态两大领域的四个层面及其若干分支项目的和谐指数系统。表 1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生态保护与修复度植被损毁率水土流失率水质污染率食物污染率酸雨率飘尘覆盖率有害气体覆盖率水资源缺乏率自然灾害率单位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单位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单位工业产值固废排放量“三废”治理率经济发展度GDP 增长率人均 GDP人均 GDP 增长率单位土地面积 GDP单位土地面积 GDP 增长率经济与生态关联度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增长率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占 GDP

13、比率绿色 GDP 占 GDP 总量比率周边区域生态恶流度周边区域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周边区域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周边区域“三废”治理率3.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价方法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权重就是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指标越重要,其权重就越大。权重一般要进行归一化处理,使之介于 0 与 1 之间,各指标权重之和等于 1。主观赋权法是一类根据人们主观上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来决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两两评分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就是依据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规则进行自动赋权的方法,主要有主成分析法、熵值法、多目标规划法等。这里主要采用层次分析

14、法。设 n 个评价 u1,u2,u4 的相对重要程度依次为1,2,nn,0i1,i1,2,n,且i1,则称 T为 u 个评价指标 u1,u2,un 的权重向量。为了确定 n 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由评判者将 n个评价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建立判断矩阵nn,aij 是评价指标 ui 与 uj 对于评价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之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其取值按下列各种情况处理:若 ui 与 uj 同等重要,则取 aij1;若 ui 比 uj 稍微重要,则取 aij2;若 ui 比 uj 较明显重要,则取 aij3;若 ui 比 uj 明显重要,则取 aij4;若 ui 比 uj 很明显重要,则取 aij5;若

15、 ui 比 uj 非常明显重要,则取 aij6;若 ui 比 uj 极端明显重要,则取 aij7。显然,判断矩阵 u 满足aij1/aij,aij0,i,j1,2,n。当判断者的判断确实真正反映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时,矩阵 U 满足 aikakjaij,i,j,k1,2,n,此时称 U 为完全一致性矩阵。将 U 的任意一列归一化后则为所求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nn如取 A 的第一列归一化得 a11/,a21/,an1i=1i=1n/i=1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分指标达标系数值的量化计算计算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四个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 U1、经济发展度 U2、经济与生态关联度 U3、周边

16、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 U4)共 24 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根据评价指标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 U1 的 13 个分指标 U11,U12,U1i 的达标系数值 h1i,其方法为:若 U1i 为正指标,记 U1i 的基准值为 U01i,则h1iU1i/U01i;若 U1i 为逆指标,此时 U1i 的基准值 U01i 取 U1i 所有可能取值中之最小值,则 h1i2U1i/U01i;若 U1i 为适中指标,取值越靠近其最优取值 U01i 越好,则 h1i1/U01i。为防止个别指标特好或特差,导致评判结果的不合理性,特别约定 0h1i1。同理,可以计算出经济发展度 U2 的 5 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 h2i、经济与生态关联度 U3 的 3 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 h3i、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 U4 的 3 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 h4i。0h2i1,0h3i1,0h4i1。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四个层面得分系数的量化计算采用通常的加权合成评价法,分别计算出经济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