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高教研究》简介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2296301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9.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高教研究》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化工高教研究》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化工高教研究》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化工高教研究》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化工高教研究》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高教研究》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高教研究》简介(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 工 教 研 究化工高教研究简介化工高教研究系我校高教研究室主办、编辑出版的校内教育类综合学术刊物。自1982 年创刊(内部发行)以来,一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刊宗旨,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和学术水平。化工高教研究办刊 26 年来,共出版 39 期刊物。从最初的油印、铅印到现在的电脑打字排版;从校内发行到与全国许多兄弟院校进行刊物交流,其思想和学术影响日渐扩大,已成为我校教职员工交流教育教学研究经验的重要学术园地。特别是近几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设立了“沈阳化工学院教学研究基金”和

2、重点资助项目,支持广大教师结合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实际,开展国家、省、市及学校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这些都为继续办好我校化工高教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今后的办刊过程中,我刊将及时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力求内容新颖,特色鲜明,突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内容,展示我校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使本刊成为广大师生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的平台。2008 年第 1 期(总第 40 期) 化 工 高 教 研 究化化工工高高教教研研究究沈阳化工学院高教研究室20082008 / / 0101(总第(总第 4040 期)期)2008 年第 1 期(总第 40 期) 化

3、工 高 教 研 究目 录教育教学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又又好又快发展好又快发展.逄玉俊 1关于独立学院教学的思考关于独立学院教学的思考.王一女 4高等学校开展高等学校开展“学生评教学生评教”工作的分析与探讨工作的分析与探讨.周洋 赵慧 7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环节,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环节,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张文国 8教考分离的思考教考分离的思考.石满祥 10理工类大学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理工类大学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李漫红 12高校教学管理之思维变革高校教学管理之思维变革.吴立新 14关于我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关于我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4、张志刚 17如何做好教学秘书工作如何做好教学秘书工作.王晓琳 21如何提高大学生上课出勤率如何提高大学生上课出勤率.刘其志 22教学经验交流教学经验交流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战洪仁 李雅霞 24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方法探索.苏勇 28利用系统观点推动利用系统观点推动化工原理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范俊刚 王欢 31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刘学贵 35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教学特色研究的教学特色研究.王健 刘欢 37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分

5、层次教学的探索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周华锋 张丽清等 38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何玲玲 高艳萍 41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孔祥文 422008 年第 1 期(总第 40 期) 化 工 高 教 研 究改进元素化学教学方法改进元素化学教学方法 提高无机化学教学质量提高无机化学教学质量.石中亮 王传胜 44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研究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研究.张立忠 姜楠 46高等数学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优势和途径高等数学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优势和途径.裴晓雯 吴茂全 48大学物理教育理念的改革与探索大学物理

6、教育理念的改革与探索.王运滨 50谈高等数学的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谈高等数学的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王欣彦 王立鹏 52对专业选修课教学的一些看法对专业选修课教学的一些看法.史晓琳 54理工科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理工科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李海燕 关丽杰等 56浅析科技英语教学方法浅析科技英语教学方法.王立鹏 王欣彦 58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进三进”工作工作.李万发 60关于提高大学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关于提高大学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季丹丹 郝乐祥 62实验与实践教学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会计模拟实验教

7、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王福英 岳玉珠 66浅议社会实践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浅议社会实践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陈艳 70沈阳化工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沈阳化工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李岩 杨颖红 74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研究与探索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研究与探索.杨中秋 77工程估价课程实践问题研究工程估价课程实践问题研究.刘铁民 李雪 80提高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提高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曾祥福 战洪仁 83浅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浅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曹颖 84结合化工专业需求,推广数学建模教学结合化工专业需求,推广数学建模教学.李扬 石满祥

8、872008 年第 1 期(总第 40 期) 化 工 高 教 研 究1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院长 逄玉俊(沈阳化工学院,辽宁,100142)2007 年 10 月,有幸参加辽宁省大学校长(书 记)赴美国密西根大学高级培训团,在美国四周 的学习期间,就高等教育的十多个专题听取了密 西根大学专家学者的报告并进行深入的研讨,同 事考察了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耶鲁大学、西 点军校、哥伦比亚大学等,受益匪浅。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学教育在世界各 地都取得蓬勃发展,美国尤其获得快速与惊人的 成长。今日的美国大学不但在数量上是举世之冠, 在质量上较之欧洲

9、任何大学亦毫不逊色或更有过 之,美国的一流学府,如本次访问的哈佛大学、 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以及公办的常青藤大 学之一密西根大学都是其中的皎皎者,而芝加哥 大学、西北大学也在世界中享有较高的声望,呵 尔宾(ALBION)大学和科特伦(KETTERING) 大学作为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院校也具有鲜明的特 色。当代美国大学早以超出英、德的模式,形成 自己的性格。 参加培训期间正值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结 合培训和考察内容,学习十七大精神更感亲切, 体会更深。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 新,其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

10、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 顾。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必须以坚持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包括美国在内的先进国家大学教育的发 展固然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虽然国情不同, 但就大学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来说仍然有其共性的 基本规律。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高等学校的经验, 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也 是极其重要的。从我校实际出发,就以下几个方 面谈谈个人的体会与思考: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第一要义” ,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应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把握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学校的科学定位,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学校发展必须实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统一,虽然不同时期和条件下

11、各有侧重,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也是检验发展成效的最重要尺度,纵观各国高等教育莫不如此。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急剧扩张,用较短的时间基本实现了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这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所必须的,但学校最终还是要回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轨道。其本质是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培养质量,增强适应性。要把提高质量的文章做细、做实,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工程。要特别强调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美国即使是科研型学校也将本科教育质量为立校之本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鉴。(二)把握发展特色,培育和强化办学优势。美国高校在解决学校发展定位较为盲目、办学目标

12、过于宽泛、培养模式相互趋同等问题的一系列做法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培育和强化办学优势,努力优化学科结构和办学方向。就我校来说,要特别毫不动摇地坚持化工优势和面向实际、注重实践、艰苦创业的培养特色。(三) 把握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从学校层面来看,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如何建立坚持学术自主、大学自治、以人为本的大学管理运行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学2008 年第 1 期(总第 40 期) 化 工 高 教 研 究2校的章程

13、,确定教学与科研、行政与学术、人事与薪酬等重大关系原则,确定财务、资产和后勤等管理原则,确定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学校二级院系两级管理等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如何在学生服务、教育管理、人员聘任、资金运作、避免财务风险、社会服务、产业管理、基地建设、监管机制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强等等,都对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某些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把握发展机遇,努力实现学校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科教兴国、科技创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加强科技工作,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推进产学研结合,乘势而上,实现学校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这对培养适应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也有巨大的推动。加强科技工作,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型院校也是大有可为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