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229433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删| 1 1 1 | | 1 1 I I l f I I l l l I I I l l | | | I I I f I I I | | | I | | | | 删 Y 19 7 3 3 6 6研究生:刘玉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导师:李栋教授+ 中文摘要研究目的了解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网络成瘾现状和水平,探讨、分析引起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与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设计,选择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照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分为三层,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涵盖医学

2、、理学、工学、文学等四种不同学科的学生1 4 6 5人作为调查对象。一采用自编上网一般情况调查表、Y o u n g 网瘾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等四个量表开展研究。主要调查指标包括家庭背景、入学后的一般情况、网络使用行为特征、网络成瘾判断、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等。开展预调查,对调查项目做必要修正。采用统一培训主试、以班为单位的团体测试方法,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鼓励真实作答。调查对象填写完问卷后,当场回收并检查、分类、记录。采用E X C E L 2 0 0 3 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用S P S S l 3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将对象分为网络

3、成瘾组和正常使用组。描述性分析主要通过率、构成比以及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描述网络使用、网络成瘾、社会支持及生活满意度的一般状况;推断性分析应用方差分析、t 检验、x2 检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L o g i s t i c 回归等方法进行组间比较以及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网络成瘾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 、该校1 3 8 5 名受试者网络成瘾总平均分为3 2 31 8 7 6 ,其中9 3 人判定为网络成瘾者,成瘾率6 7 ,与国内相关报到结果一致。2 、大学生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大学生上网方式以手机上网最多,占2 9 1 ;所有的调查对象均有网络使用经历,网龄在4 年及以上者占受试者的5

4、 0 6 ;大多数人在初中或高中首次接触网络,分别占受试者的3 4 3 和4 0 5 ;大学生平均每次上网的时间以1 3 小时最多,达4 5 7 ;搜索信息资料、获取知识是大学生上网最常用的功能和目的,分别占总人数的7 4 2 和6 4 6 。3 、大学生社会总支持平均分为4 0 3 3 士5 6 4 ,年级越低社会总支持越好( 严3 9 4 6 ,P 5 ,则该1 0 0 份全部重新录入。( 3 ) 对于问卷中的单选题的复选项,采用随机的方法确定其中一个选项,对于缺项1 0 项以下的问卷,采用中位值补漏的方法补值。数值处理过2 l程中,用逻辑检查等探索性的方法进行资料检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5、4 统计学分析运用S P S S l 3 0 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描述性分析采用率、构成比、以及均数和标准差,描述样本的一般人口学特点、网络使用行为特点和网络成瘾的一般情况。推断性分析包括定量资料分析和定性资料分析两部分,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定量资料分析采用f 检验、方差分析( 采用L S D 法及D u n n e t t 法进行组问均数两两比较) 进行网络成瘾得分单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 S t e p w i s e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口A = O 0 5 ,口凹= 0 1 ) ,得出回归方程式,探讨网络成瘾得分的影响因素。定性资料分析采用矿检验进行网络成瘾单因素分析

6、;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 口= 0 0 5 ) ,探讨网络成瘾的独立影响因素。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中,分类变量的自变量均以哑变量的形式进入回归模型,每一个变量的最后一个水平作为对照。幺七甲 :日木l 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分析1 1 一般人口学资料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 4 6 5 份,收回1 4 6 2 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 3 8 5份,有效率为9 4 5 。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年级、生源、是否独子、家庭类型等一般情况如表l 所示。本次调查13 8 5 名受试者以医学专业( 4 2 4

7、) 、理学专业( 2 6 3 ) 为主;女大学生( 7 1 6 ) 比例明显高于男大学生( 2 8 4 ) ,且生源多来自农村( 7 3 3 ) ,独生子女( 2 5 1 ) 比例较小,以多子女家庭类。型( 5 9 1 ) 为主。表2 某高校1 3 8 5 名大学生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构成1 2 网络使用一般情况1 2 1 上网地点大学生上网地点中以手机上网的共4 0 3 人,占2 9 1 ,与C N N I C 2 0 0 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结果一致【2 1 。常规上网地点中以个人电脑最多共3 8 2 人占2 7 6 ,其次为学校机房共3 2 5 人占2 3 5 ,在网吧上网的有2

8、3 8 人,占1 7 2 ,在图书馆上网的学生最少仅3 7 人占2 7 鹏Z 鹏4 啷6 鹏8 嘴1 0 嘶_ 网吧个人电脑_ 学校机房图书馆_ 手机上网图1某高校1 3 8 5 名大学生上网地点构成比1 2 2 网龄本次调查大学生中,所有受试者均有网络使用经历,网龄在5 年及以上者共5 0 4 人占受试者的3 6 4 ,网龄在4 年的共1 9 6 人占1 4 2 ,3 年的共2 8 3 人占2 0 4 ,2 年以内者共2 3 6 人占1 7 ,网龄1 年者最少共16 6 人占1 2 。具体情况见图2 。图2 某高校1 3 8 5 名大学生网龄构成比1 2 3 初次上网时间由表3 所示,大多数

9、人在初中或高中首次接触网络,分别为4 7 5 和5 6 1人,占受试者的3 4 3 和4 0 5 ;小学和大学初次接触网络的人数相当,分别为18 8 人和l6 1 人,占1 3 6 和l1 6 ,以大学初次接触网络者最少。表3 某高校1 3 8 5 名大学生初次上网时间构成初次上网时间( X l 。)人数频率( )累积人数累计频率( )l - 2 4 常用上网功能如表4 所示:大学生常用网络功能按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搜索信息资料( 7 4 2 ) ,网络音乐( 5 0 3 ) ,上传,下载软件( 4 6 9 ) ,网络视频( 4 4 6 ) ,即时通信( 4 2 2 ) ,网络新闻( 3 9 3

10、 ) ,网络游戏( 1 8 3 ) ,网络购物( 1 5 7 ) ,论坛B B S 或博客( 1 4 3 ) ,社交网站( 8 7 ) 。表4 某高校1 3 8 5 名大学生常用网络功能构成常用网络功能复选频次占总次复选频次占总人( x 2 )复选频次 数的构成比( )数的构成比( )顺位 ( x 2 )数的构成比( )数的构成比( )搜索信息资料1 0 2 82 0 97 4 2l网络音乐6 9 71 4 25 0 32上传下载软件6 5 01 3 24 6 93网络视频6 1 81 2 64 4 64网络聊天5 8 41 1 94 2 25网络新闻5 4 41 1 13 9 36网络游戏2

11、 5 35 21 8 37网络购物2 1 74 41 5 78论坛,B B S 或博客1 9 84 01 4 39社交网站1 2 02 48 71 0合计4 9 0 91 0 0 0一一1 2 5 上网主要目的表5 所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按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查找信息、获取知识( 6 5 6 ) ,娱乐( 6 0 0 ) ,交朋友、联系同学及亲朋( 5 1 2 ) ,排解现实中的压抑和不满( 1 5 8 ) ,其他( 4 4 ) 。表5 某高校1 3 8 5 名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复选频次构成娱乐8 3 l3 0 56 0 O2联系亲友7 0 72 6 O5 1 23排解压抑,不满2 1 98

12、 01 5 84其他6 l2 24 45合计2 7 2 61 0 0 O一。一1 2 6 每次上网时长本次调查样本中每次上网1 3 小时者最多,占5 8 9 ( 8 1 6 人) o表6 某高校1 3 8 5 名大学生每次上网时长构成每次上网时长( x z 3 )人数频率( )累积频数累计频率( ) 一5 l h4 5 03 2 54 5 03 2 5l h 3 h 8 1 65 8 91 2 6 69 1 49 46 81 3 6 09 8 25 h 2 51 81 3 8 5l O O合j 汁1 3 8 51 0 0一一1 2 7 月上网费用如表7 所示,每月上网费用以低于1 0 元者最多

13、,占6 3 1 。1 0 5 0 4 3 45 83 1 31 3 0 79 4 44 21 3 6 59 8 61 0 0 2 01 4l3 8 51 0 0合计1 3 8 51 0 0一一1 2 8 媒介素养1 3 8 6 名受试者中自学过网络素养知识或者上过相关课程的仅占8 9 ( 1 2 3 人) 和4 5 ( 4 5 ) 。表8 某高校1 3 8 5 名大学生媒介素养构成1 3 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情况分析如表9 所示,本次调查样本社会总支持平均分为4 0 3 3 士5 6 4 ,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社会总支出得分有统计学差异( P 农村 城市的规律,提示县镇生源大学生受网络负面影响

14、最明显。3 0表1 2 某高校不同生源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情况( i 了)2 1 5 是否独生子女经f 检验,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网瘾总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 尸=O 0 0 9 ) ,并在个体现实生活的损害、不良情绪的影响两个维度得分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尸 农村 城市。表3 4 某高校不同生源大学生网络成瘾率比较4 l3 1 5 家庭类型经矿检验,不同家庭类型大学生成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尸= o 3 4 1 ) ,说明各类家庭类型大学生成瘾情况无差别。3 1 6 是否独生子女经f 检验,网络成瘾者和正常网络使用者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尸= 0 2

15、1 1 ) ,说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瘾情况无差别。3 1 7 家庭人均年收入根据受试者填写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将受试者分为三组,经卡方检验,高收入家庭成瘾率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0 1 1 ) 。表3 5 某高校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大学生网络成瘾率比较3 1 8 专业满意度对专业满意度一般的大学生成瘾率最高( 9 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 0 1 ) 。表3 6 某高校不同专业满意度大学生网络成瘾率比较3 1 9 辅导员满意度经# 检验,受试者对辅导员工作越满意其网络成瘾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0 2 7 ) 。4 2表3 7 某高校不同辅导员满意度大学生网络成瘾率比较3 1 1 0 家庭教养模式不同家庭教养模式大学生网络成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0 0 2 ) ,各组成瘾率权威型( 1 5 5 ) 放任型( 7 9 ) 民主型( 7 8 ) 溺爱型( 6 3 ) 无固定模式型( 5 5 ) 。表3 8 某高校不同家庭教养模式大学生网络成瘾率比较3 1 1 1 网龄对不同网龄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进行) c 2 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网龄大学生网络成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尸= 0 18 1 ) ,说明不同网龄大学生成瘾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