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1]

上传人:ZJ****2 文档编号:42294106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1]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1]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1]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1]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1]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目录 一、三角形的特性.2 三、三角形内角和.10 四、图形的拼组.13 五、小数加法和减法 (一).16 六、小数加法和减法 (二).17 七、折线统计图.19 八、植树问题.21 九、围棋中的数学问题.23 十、四则混合运算.26 十一、加法的运算定律.30 十二、简便计算.32 十三、小数的产生和意义.34 十四、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7 十五、小数的性质.39 十六、小数大小的比较.42 十七、小数点移动.45 十八、小数点搬家.46 十九、生活中的小数.49 二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512一、三角形的特性一、三角形的特

2、性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 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 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 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 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 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学

3、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习方法,体验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 念。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 结协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难点:给三角形确定高和画高。 (四)教具准备:三角板、课件、数学用具盒、幻灯片 (五)学具准备:三角尺、数学用具盒、图纸。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 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 生自学课本,独立

4、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 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2、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 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 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 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5、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拓展延伸质 疑反思,总结评价”,努力构建探索型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3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先给大家讲 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同学们都拍手 称好) 故事讲完后,由坏狐狸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昨天房子被我推两下就塌了,而今 天怎么推也推不塌呢?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学生深思不解的情况下,教师顺水推舟 地引出课题,并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二)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A:三角形的定义 师:先请同学们拿出数学用具盒打开 钉子板,在上面用最快的速度围成一个三 角形;再请同学们在图本上画一个三角形; 最后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数一数、

6、摸一 摸三角板的角和边,并说一说你对三角形 的认识。师生总结三角形的定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 特征。用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既打通了数学与 生活间的无形屏障,又引发学生 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 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欢 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当中。问题 的悬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 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望。这里主要是回顾学生对三角 形原有的认识,起到一个温故而 知新的效果。同时,教师及时给 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这样也可以 激发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 极性。教学过程设计意图4B: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先让学生自学书本第 81 页的内容,并 画出三角形

7、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再请学生 小组合作交流,拿出并指着自己的三角板 向同伴说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C: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请学生自学书本第 81 页的内容,理解 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调 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在小组 内合作探索尝试画高;然后,教师示范讲 解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最后出示练习,让 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 D:三角形的稳定性 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三 角形,然后质疑:“这些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呢?”接着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通 过对比、推拉三角形与四边形,交流对比 结果并归纳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鼓励学生学会自学,独立思 考,在同伴面前敢于发表意见, 与

8、同伴们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 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 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在学生已学会了画平行 四边形的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自学并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 去独立思考、去逐步探索,让学 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 到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乐趣,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并通 过练习,使学生对高有一个整体 的认识,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重难 点。 这个环节是根据新课标“有效 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 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 合作交流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这一理念设计的,主要是让学 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体验三 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5师:现在哪位同学可以回答坏狐狸

9、提 出的问题呢? “为什么昨天,我推两下房子就塌了, 而今天怎么推也推不动呢?”(三) 深化训练,拓展延伸 1:生活中的三角形。 A:出示挂图,让学生去观察并联系实 际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再说说它们 的用处。 B:做生活的小能手,老师的椅子总是 摇晃不稳,谁能帮老师修理一下,怎样才 能更坚固呢? 2:辅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的 1、2、 第 1 题,说出下面每个三角 形的名称,并各画出一条高。第 2 题,围篱笆。 “哪种方法更牢固, 为什么?”一个问题,既打开了学生心 中的疑惑,又达到了一个前呼后 应的效果。将生活实际与一种情 景联系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 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三角 形的特性,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 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现“生活 处处有数学,数学生活化”的理念, 达到“学以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