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冲刺要有三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229407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备考冲刺要有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备考冲刺要有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备考冲刺要有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备考冲刺要有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备考冲刺要有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备考冲刺要有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备考冲刺要有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备考冲刺要有三“心” 收心 静心 平心 高考填志愿刚刚尘埃落定,网上博客话题余音未了,还在交流着得与失,但当考生们把眼光重新转回到考试上来时,发现留给他们的只有不到 20 天了。朋友的女儿就曾对他抱怨,报志愿的那几天根本没法静下心看书,白白耽误了时间。面对考前这 20 天,考生需要收心、净心和平心。考生先要“收心”。相对于全家总动员的志愿填报,这 20 天的最后复习冲刺是考生完全靠自己把握命运的时刻。在经历了与老师、家长、朋友一起对未来的一番焦虑和憧憬后,作为考生,大家还是要把复习备考放在首位。“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切愿望、理想都是建立在实际能力基础上的,志愿报得再漂亮,未来憧憬再

2、美好,而考试发挥不理想,这一切只是海市蜃楼。要想达到目的,只有靠我们脚踏实地去努力。考生要把心收回到备考复习上来,全身心做好这最后的冲刺。考生还要“净心”。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需要心无旁骛,凝神静气。总想着考试能得多少分,要上什么样的好大学,学什么样的好专业,心猿意马,想入非非,是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的,是考试复习的大忌。现在,考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夯实基础,查漏补缺,专心做好复习这件事。哪个公式、定理还没弄懂,什么年代、地貌还没记牢,怎样运用语法、修辞?唯有“净心”,才能找出不足,弥补缺陷,做到知识学习的全面、准确,做好备考复习。考生更要“平心”。我们做事情只有用平常心,才能不悖常理、顺应世事。首先,

3、考生不必为那几天的“耽误”烦恼,“磨刀不误砍柴工”。志愿填报也是你的大事,理应由你亲自“操刀”,亲朋师友意见只能作参考。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复习就会更有动力。其次,高考是决定人生方向的大事,但不是“你的唯一”。考生将来会遇到许多抉择,都需要用平常心来面对。“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高考比的是实力。考生只要抱定平常心,潜心复习,临场发挥出最佳状态,考出真实成绩,那些“最好的”大学才不再遥远防止考试怯场 高考心理调节的黄金法则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12 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再次进入全面系统复习阶段,此时,广大考生尤其要注意心理调适,因为你的心态如何将直接影响复习迎考效率和临场发挥。下面具体谈谈

4、如何进行心理调适。一、调控情绪一、调控情绪高三面临人生的关键时刻,是尽全力拼的阶段,高考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要在这知识覆盖面广,注重考查能力的选拔性考试中取胜,唯有全面提高素质。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注重自我心理调节,以踏实准备这个不变,来应付高考复杂的多变,以良好的情绪投入下阶段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像是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它又似加速器,使人的学习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我们需要积极、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动力。有人说: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而显示出更高的效应,人也会因此显得更聪明、更能干

5、。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富有信心。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想象贫乏、思维迟钝、心灰意懒。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 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 91,两者相差十分显著。因而我们高高兴兴地学与愁眉苦脸地学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心情高兴时,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会感到大脑像海绵吸水一样,比较容易把知识吸进去。而烦恼、焦虑、愁闷、恐惧时,会降低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抑制思维活动,从而影响智力发展。二、适度焦虑,激发动机二、适度焦虑,激发动机有些同学因前阶段的成绩不理想而担忧,怕看到家长失望的目光,眼看离高考越来越近,心里一点底

6、儿也没有,虽然天天挑灯夜战到深夜,但效率不高,睡眠质量不高,常做恶梦,第二天头脑昏沉沉的。看来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压力、家长和社会过高的期望已使这些同学的情绪处于过分焦虑状态。其实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学试验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只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同学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变压力为动力,学习效果最好。这就提醒我们要调控情绪保持适度焦虑,客观地认识自我,在学习中扬长纠短,讲究学习方法,为实现理想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奋进、拼搏。消除过分焦虑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

7、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总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忆中或满脑子都在想我怎么学不好、记不住时,情绪肯定低落、焦虑,且效率不高。因为这种心态不利于大脑正常发挥作用,同学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当你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时,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三遍:“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我绝对有能力学习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不妨试试,会有明显的效果。因为在我们每位同学的体内都有一颗成功的种子,也许有的还在休眠,快些把它唤醒,它会把你带到成功的高峰。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助于增强自信、排除焦虑,充分挖掘潜能,提高复习学习效率。三、增强自信,克服考场上的三、增强自信,克服考

8、场上的“克拉克现象克拉克现象”“克拉克现象”是指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比场上屡屡失常的现象。其由来是一位名叫克拉克的澳在利亚长跑健将,从 1963 年至 1968 年曾 17 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在他运动巅峰期的两奥运会上,却连连失常与金牌无缘。由此,人们以这位运动员的名字来形容大赛中的失常现象。其实“克拉无现象”并不奇怪。据心理学家测试,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高考,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很重,因此容易怯场。如:一进考场便心跳加快,头脑晕乎乎的,面对试卷,脑海中一片空白,一走出考场,又感到题题会解,但一切已追悔莫及。考试结

9、果也说明,许多同学落榜,并不全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思想过于紧张,从而导致记忆混乱、思维阻滞而发生失误。可见考场不只是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验,更是对考生有无良好心理素质的考验。考试怯场的原因来自三方面:考试怯场的原因来自三方面:(1)外界干扰:当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突然遇到新异或强烈的刺激,会使原来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如考场的严肃气氛、监考人员冷峻的表情或生硬的态度,父母的叮咛:你进这所学校不容易,花了很大的代价,这可是人生的关键一搏,事关你个人的前途,这些都会给考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遇到小小的麻烦,情绪越加紧张,促成怯场。(2)缺乏自信:有些考生,尤其是性格较懦弱,多次受过挫

10、折的考生,常常自我怀疑,即使有把握的问题,也显得犹豫不决,不敢相信自己。如果见到陌生题或难题更是诚惶诚恐,乱了方寸。(3)大脑过度的兴奋: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有一定的限度,为了防止大脑神经细胞过度受损,大脑会自动转入抑制,阻止回忆活动。有些考生考前开夜车,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加上心理紧张,引起回忆反应暂时抑制,造成怯场。如何防止考场怯场呢?这里有几点心理调适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1.1.考前两天:增强自信,择要复习考前两天:增强自信,择要复习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只要检查一下重点内容是否基本清楚就可以了。所谓重点:一是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二是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如确认这些方

11、面已没有问题,就可以安下心来,并反复暗示自己“复习得充分,一定会考好的”。2.2.考试前夕:睡眠充足,情绪愉悦考试前夕:睡眠充足,情绪愉悦在有了信心之后,考试前夕的休息十分重要,切莫在考试前夜牺牲睡眠时间去复习,这得不偿失。曾有一位考生高考前夜(6)号仍看书复习到深夜,总觉得没有把握,由于过于紧张和疲劳,影响了他第二天的考试,化学本来是弱项,考糟了,心理更慌,晚上饭也没吃又疲倦地复习到深夜,加之家长不断讲:“这是人生的关键一次考试,可不能大意。”种种压力导致这位学生考前几乎虚脱,严重地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临考前夕,要尽情放松,看看花草散散步,减轻心理紧张度,听听音乐愉悦心情,打打球调剂大

12、脑,早些休息一定要避免思考过多,精疲力竭。同时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造一种和谐、轻松、愉悦、安静的家庭氛围,不要用言语刺激孩子,给予积极暗示:“你行,一定行!”让孩子充满自信地步入考场,因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3.3.考试当天:从容安排,沉着镇静考试当天:从容安排,沉着镇静(1)吃早吃好: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用餐完毕。否则会因过多血液用于消化系统,使大脑相对缺血,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饭菜要清淡卫生,可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2)欣赏音乐:出门前十分钟听段欢快活泼的轻音乐。既可使人心情愉快,又可活跃思维,还可一面欣赏音乐一面检查准考证、文具用品等是否带全。(3)适时到校:

13、一般在考前 20 分钟到达为宜。太早了,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过迟,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场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4)缓行忌谈:在赴考场的路上,行速要慢,以免加速心跳,导致情绪紧张。进入考场前不要高谈阔论,也不要与人交谈复习讨论题目,以免原来的胸有成竹的良好感觉一扫而光。考完后不要对答案,万不可以一题之小失换心理情绪之大失。(5)先易后难:拿到试卷后,通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即使看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也不要慌,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会有一定的区分度。先做易解的题,这是应试技巧,更是增强信心的的心理调适方法,每解一题便会增加一份自信,但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要仔细,待思路流畅后再做难题,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你感觉难时别人更是无从下手,这样想想心理会平静许多,利于提高精神、正常发挥。如果在作出以上努力后,仍出现怯场,也不必惊慌。可先搁下试卷,稍做一下揉面等活动,或伏案休息片刻,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助于克服紧张情绪。也可取深呼吸的方法,即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经过 12 分钟的练习,也能消除极度紧张状态。高考考场是特殊的智力竞争场合,是考生智力、毅力和体力等综合素质的较量。只要考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体魄,那么在高考中取胜是必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