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利润率问题及规范化综述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293922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业利润率问题及规范化综述 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行业利润率问题及规范化综述 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行业利润率问题及规范化综述 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行业利润率问题及规范化综述 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行业利润率问题及规范化综述 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利润率问题及规范化综述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业利润率问题及规范化综述 (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利润率问题及规范化综述行业利润率问题及规范化综述 关键词:行业利润率、利润率非平均化、贫富差距扩大、高利润率行业、通货膨胀摘要: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和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提出行业利润率非平均化,部分行业利润率过高,是造成我国贫富差距和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作者结合马克思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利润率的相关学说,提出了利润率对贫富差距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路径,分析了我国行业利润率的现实及其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和不安

2、定因素,如通货贫富差距过大、膨胀水平较高等。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是基于西方经济学予以分析和解释的,基于政治经济学角度的分析和对策相对较少。一、行业利润率理论源流梳理、古典经济学对利润、利润率的观点利润、利润率是狭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概念和研究范畴,各个时代、各个学派的经济学家都对其做了重点的论述。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将工人使原料增加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支付自己的工资,另一部分是他们的雇主因为提前预支原料和工资的全部资本的利润。 ”i在这个基础上,斯密认为:“资本的利润只不过是为了某种劳动,即监督和指挥某种劳动所支付的工资罢了。 ”ii可见,斯密认为利润实质上是资本所有者因为运用资本所

3、得的工资报酬,而且利润率的大小实际上决定了收入分配的方式,因为工人工资和资本家利润是构成一定价值的两部分,是相互矛盾的,利润率的上升以工人工资的下降为前提。其中隐含着这样的逻辑:“利润率提高收入分配方式改变收入差距扩大。 ”在初步定义了利润和利润率之后,斯密进一步认为:“只有两种情况会影响资本的利润:业务的令人愉快或令人不愉快;伴随业务的风险或安全。 ”iii就是说,利润率因为行业不同会有区别。但是,这种区别是不稳定的,资本的一般竞争会导致行业利润率的平均化,最终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一般比率或平均比率。 ”iv同时,斯密认为竞争使行业利润率有降低的趋势。斯密认为一般利润率应该与利息保持适当的

4、比例,不合理的高利润率容易抬高商品的价格,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全面的通货膨胀:“如果这些工人的所有不同雇主的利润都提高 5%的话,那么商品价格中属于利润的那部分,通过所有的制造阶段,就会按几何级数依次提高。在抬高商品的价格中,提高工资所起的作用与单利在债务积累中所起的作用相同;而利润的提高则与复利所起的作用相同。 ”v可见,虽然斯密并没有提出通货膨胀的概念,但是通过他的论述,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一条逻辑路径:“利润率提高各行业利润率普遍提高商品价格水平普遍上涨通货膨胀。 ”大卫李嘉图基本继承了斯密关于利润、利润率的学说,同样承认行业利润率的平均化趋势和利润率降低的趋势:“我们已经证明,不同用途的

5、资本利润相互保持一种比例,并有朝同一程度和同一方向变动的趋势。 ”vi“正是这种调整商品交换价值的竞争,才使得在支付生产所需的劳动工资和维持资本原有效率所需支出的一切费用之后,使余下的价值或剩余部分在各行业中与所投入的资本价值成比例。 ”vii李嘉图更加肯定利润和工资的对立,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李嘉图肯定地写道:“商品的全部价值仅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利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 ”viii“工资上涨不会提高商品价格,但必然会降低利润。 ”ix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反过来说,不难得出:“利润率提高收入分配方式改变收入差距扩大。 ”约翰穆勒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

6、应用中是这样定义利润的:“资本家在其支出的费用得到补偿之后,一般会有些剩余。这种剩余的金额,就是他们的利润,就是由其资本获得的纯收入。 ”“资本的总利润,即生产资金提供者的所得,必须符合以下三种目的,即对节欲给予足够的补偿,进行风险赔偿,并偿付实行监督所需劳动和手腕的报酬”x可见,穆勒发展了斯密关于利润本质的学说。而且,穆勒认为对资本家的报酬的大小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种事业更有吸引力或者更为厌恶”, “商人或生产者的劳动和技能”。xi在行业利润率平均化方面,约翰穆勒认为,随着资本在利润率本不相同的行业间的流动,使得:“各种不同行业的利润期望值,就长期来说,是不可能有很大差别的,即各种不同行业

7、的利润期望值,一般虽是左右摆动的,但总会趋向于共同的平均点。 ”xii穆勒对行业利润率理论有了比斯密和李嘉图更详尽的阐述,也更加肯定了李嘉图“利润率取决于工资”的论断:“工资下跌则利润率上升,工资上升则利润率下跌。 ”xiii因此,从穆勒的理论体系中也能推演出“利润率提高收入分配方式改变收入差距扩大”的传导路径。2、马克思对利润、利润率的观点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对利润、利润率的观点,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出发,对有关利润率的理论作了创造性的阐释。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由工人生产出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利润率被定义为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

8、率,用数学公式的形式表示为:xiv从公式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率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是符合逻辑的,但是马克思之前的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家却混淆了这一基本的逻辑事实,造成了生产过程中已经发生的主体和客体的颠倒。 “李嘉图学派认为利润率的规律直接表现为剩余价值的规律,或者相反,完全是一种荒谬的尝试。 ”xv马克思认为,利润率只不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资本家为了掩盖其剥削工人这一事实的工具。剩余价值率是以可变资本即活劳动为基础的,衡量剥削程度的大小;利润率是以全部预付资本为基础的,衡量资本增值程度的大小。通过对比剩余价值的公式可以看到,利

9、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数量上并不相同:xvi但是, “尽管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数量上不同,而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并且数量上也相等,利润只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它存在的秘密被掩盖了,被抹杀了,实际上,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而剩余价值只有通过分析才得以从利润中剥离出来。 ”xvii所以,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在本质上体现的仍是一种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利润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剥削程度的严重与否,利润率过高意味着剥削的严重。把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稍加引申,便可以得出:“利润率提高收入分配方式改变收入差距扩大”的逻辑路径。在利润率平均化方面,为了科学论述

10、利润率的平均化,马克思创造性地引入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在剩余价值率即剥削程度相等的情况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利润率是很不相同的。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较低;而在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部门,利润率较高。但是,等量的资本要求等量的利润,社会竞争使资本在不同的行业间流动,不同行业的利润率最终趋向于平均化,而且行业利润率有降低的趋势。社会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商品在市场上可能高于或者低于价值出售,这时是剩余价值在不同行业、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是不同行业之间分割剩余价值的比率的变更资本有机构成低的行业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让渡了一部分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对资本有

11、机构成低的行业存在剥削。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第一,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在本质上仍然体现一种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利润率的高低决定着剥削程度的大小。第二,在行业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不同行业的资本家作为一个总体,对整个工人阶级进行剥削,平均利润率反映资本家总体和工人阶级的分配关系。因此,行业利润率对于收入分配方式,进而对于不同阶级的收入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见,从马克思关于利润率和行业利润率平均化的学说中可以推演出这样的逻辑路径:“提高利润率收入分配方式改变收入差距扩大”。这个路径和前述的路径在范围上有所扩展, “收入分配方式改变”不再仅仅是指在某个企业、某个行业内有

12、产者和无产者之间收入分配方式的改变,也指全社会范围内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高利润率行业和低利润率行业之间收入分配方式的改变。3、现代经济学者对利润、利润率的观点尽管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都承认行业利润平均化和利润率降低的趋势,但是,国内经济学界对于行业利润率平均化学说的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论。一些经济学家和学者认为利润率有非平均化的趋势,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利润率平均化的规律仍然存在。这一点有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作者提出的逻辑路径是否成立,即决定着“行业利润率对收入差距扩大和通货膨胀有重要影响”的正确性。认为行业利润率有非平均化趋势的经济学者有龚维敬、郑志国、罗朝晖、袁庆明等。郑志国撰文指出,利润

13、率的平均化至少有四个隐含条件:第一,资本能够在各行业之间自由转移,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障碍。第二,投资者要掌握充分的信息,了解各行业的利润率,并能准确预见今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第三,社会对各行业产品的需求不变,或者需求变化不抵消供给变化的作用。第四,各行业生产成本不变,或生产成本变化不抵消供给变化的作用。xviii可见,行业利润率的平均化必须具备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成熟市场主体,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必然导致行业利润的非平均化。郑志国还对国内外一些行业做了实证研究,认为行业利润率不但没有平均化的现象,反而有行业利润率不断扩大的趋势。罗朝晖也认为,马克思行业利润率平均化的理论是在一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的特

14、殊规律,并不是所有社会的普遍规律。以刘涤源为代表的另一派经济学者认为,虽然垄断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垄断资本的基本运行方式没有改变,行业利润率平均化的规律仍然是正确的。所变化的是行业利润率平均化的作用范围和形式,长期来看,利润率在大多数行业间都有平均化的趋势。邹升平是国内经济学者中较早提出“从利润率非平均化角度看待收入差距”问题的。他认为利润率在行业间差距过大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并主张促进行业利润率平均化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但是,邹升平对收入差距的分析局限在行业间个人工资收入差距上,在分析原因时也仅仅强调了“垄断”对利润率非平均化和收入

15、差距的负面作用,并没有上升到“收入分配方式”的层面。作者认为,行业利润率平均化的规律是一条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对于任何的时代、任何的社会制度都是有效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行业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存在,原本差距较大的行业利润率在竞争的作用会逐渐缩小,而且会逐渐降低,不同行业获得类似的、合理的利润率,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逐渐缩小,行业内资本所有者和工人的收入分配差距也逐渐缩小,最终形成各个行业、不同阶级的经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趋于合理的局面。不同行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也可以避免因各行业普遍追逐高利润率而造成的通货膨胀。可见,行业利润率

16、平均化规律对经济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作者认为,正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行业利润率非平均化,违背了行业利润率平均化规律,才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和通货膨胀的严重问题。二、中国行业利润率研究目的和分析框架本文在分析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关于行业利润率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利润率非平均化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通货膨胀的作用路径,并运用这一路径对中国行业利润率现状进行分析,力图证明这一路径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而以一个新视角指出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作者认为,行业利润率非平均化,行业间利润率相差过大,是造成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和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结合上文中对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理论的引申和总结,再加以汇总和整理,利润率非平均化对收入差距和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是:第一条路径普遍暗含在在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那里的学说里,只是他们没有明确予以提出。对于第二条路径,不管是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都很少有涉及和论述,只是在斯密的国富论里有一小段的论述。作者认为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