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228962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关于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摘要: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未来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现从认识观、教师观、教材观、器材观以及课堂教学观等方面思考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关键词:体育;认识;教师;教材;器材;课堂教学一、引言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面对 21 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

2、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二、认识观的转变体育的功能具有许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因此,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2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教师观的转变体育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认为的

3、“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1、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并能熟练运用。2、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3、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4、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

4、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四、教材观的转变21 世纪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时代,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3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应反映体育学科的基本结构,加强

5、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比重,使学生便于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提高理论水平。第三,教材应多样化,除了必修课外,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四,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加体育史、教学和训练范例、评价标准和方法。不同类别的学校应从本专业出发,设置和安排教材内容,不能千篇一律。总之,教材的制定应考虑现代化、理论化、结构化、多样化、趣味化,教材内容应含有诸多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情感层次、认知层次、教学思想和方法层次。五、器材观的转变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

6、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如在篮、排球教学中,将篮圈的高度适当降低些,篮球变小些,那么学生就能像美国 NBA 明星那样能扣篮;同样,将排球网的高度适当降低些,学生扣球、拦网效果会更好,战术更丰富。学生既能体验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乐趣,又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篮、排球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在田径项目考核中,选用技评4与运动成绩结合的标准,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重视先进、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只顾追求运动成绩,而忽视技术动作的学习。六、课堂教学观的转变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每节

7、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我认为,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是不现实的,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家林格伦把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单向

8、交流,教师讲、做,学生听、跟;第二种是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第三种是多向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第四种是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因此,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由“单向”转向5“多向” ,即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社会;课堂课外活动家庭社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性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七、小结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应加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念,大、中专学校的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为主导。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是影响当前体育教育的重要因素,是未来体育教育改革的课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