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习题 生物单元质量检测3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28132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习题 生物单元质量检测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习题 生物单元质量检测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习题 生物单元质量检测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习题 生物单元质量检测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习题 生物单元质量检测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习题 生物单元质量检测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习题 生物单元质量检测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单元质量检测(三三)第四章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共 60 分) 1右图为番茄吸收 K的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 A、B 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所不同 BAB 段,ATP 是限制根细胞对 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 素 C在 B 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根细胞对 K的吸收而表现为 M1曲线 D氧分压为 8 时,AB 曲线将演变为 M2曲线 解析:本题以番茄吸收矿质元素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矿质代谢及影响因素,综合考查了学生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A 点进行无氧呼吸,B 点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酶有很大

2、不同;AB 段,随氧分压增大根细胞对 K吸收速率也增大;由于受载体数量的限制,氧分压增大到 6 以后,AB 曲线只能演变为 M2曲线,所以中耕松土也无济于事,因此 C 选项错误。答案:C 2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均与物质转运有关 B能与某些糖结合,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联络的文字 C与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 D膜蛋白的结构具有特异性 解析: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专门转运物质,这些蛋白质作为载体;有些蛋白质作为受体在细胞通讯中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突触后膜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无论是载体还是受体在功能上表现都具有专一性。答案:A 3如右图

3、所示是某同学用洋葱紫色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植物细 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 A图中 1、2、6 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 6 处的浓度一定大于 7 处 的浓度 C图中 1 是细胞壁,6 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D图中 7 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解析:图中 2、4、5 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 6 处的浓度可能等于 7 处的浓度;图中 7 是细胞液,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深。答案:C 4浸入 1 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质壁

4、分离复原的现 象。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 A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B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解析:洋葱表皮细胞刚放入 KNO3溶液时,会因细胞液浓度小于 KNO3溶液浓度经自由扩散失水,同时,细胞经主动运输吸收 K、NO,使细胞液浓度增大。随细胞液浓度 3 增大至一定程度时,细胞又会从外界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答案:D 5浸泡在一定浓度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 自动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 ( ) A液泡 B线粒体、液泡 C线粒体 D细胞膜、液泡膜 解析:把洋葱表皮细

5、胞放在一定浓度 KNO3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是由于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接着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原因是 K、NO逐 3渐被细胞主动吸收,从而使细胞外液浓度降低,细胞吸水,发生复原。K和 NO的吸收 3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故这个过程与线粒体和液泡这两个细胞器有关。答案:B 6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能力的变化是 ( ) A由小到大 B由大到小 C不变 D等于零 解析:质壁分离程度越大,吸水能力越强。随着水分的吸收,吸水能力逐渐变小。答案:B 7将等量的微量的 NH、PO、K、Ca2共同置于 100 mL 蒸馏水中,再放入一 434些新鲜的水稻

6、根尖,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见下表)。实 验结果可以说明 ( )项目H2ONH 4KCa2PO34减少量0%23%12%37%14%根对水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进行的 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根吸收矿质离子的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都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关系,以及理解应用能力,数据分析与判断能力等。从表中可以看出:水没有减少,而矿质离子不同程度的减少,所以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且不同矿质离子的吸收不成比例。表中不能看出根尖对矿质离子的

7、吸收是主动运输方式,以及受温度的影响。答案:A8在干旱地区正常生长的一棵植物,从理论上推测,其体内哪一部位的细胞渗透压最 高 ( ) A根毛区细胞 B叶肉细胞 C导管细胞 D根分生区细胞 解析:在植物体内不同细胞间水分转移的方向是由渗透压低的细胞渗透压高的细胞,植物吸水部位是根。吸收的水分由根茎叶柄叶肉细胞渗透,说明叶肉细胞的渗透压最高。答案:B 9用一定剂量的 射线处理棉花,一段时间后,发现棉花不能再吸收 K了,其他离 子却能正常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 射线杀死了 K载体 B 射线改变了控制 K载体合成的基因 C 射线破坏了催化 K载体合成的酶 D棉花细胞已被杀死,不能再进行主动运

8、输 解析: 射线引起了基因突变,改变了控制 K载体合成的基因,不能正常合成 K的载体,但是其它离子吸收的载体是正常的。载体是一种蛋白质,不会是 射线杀死了 K载体,因为其它的载体是正常的;也不可能是 射线破坏了 K载体合成的酶,因为其它物质的载体能正常合成,棉花细胞也没有被杀死,细胞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答案:B 10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 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特性或功能是 ( )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C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 解析: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

9、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台盼蓝进入细胞,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答案:D 11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 ( ) A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 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C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 D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解析: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是通过胞吐作用来实现的,B 项所述过程中有细胞膜的融合,C 项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D 12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 化的关系如右图。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蔗糖溶液浓度为 a 时,萝卜条质量不变,说明萝卜条细胞 液的浓度接近于 a 点的浓度 B蔗糖溶液浓度为 b 时

10、,萝卜条质量减小是因为萝卜条失水, 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变小 C在萝卜条质量变化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也有变化,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变化, 细胞液浓度先增加后减小 D随着蔗糖溶液浓度逐渐增大,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解析:在蔗糖溶液浓度为 0a 时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萝卜条的质量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a 点时萝卜条的质量基本不变,可以看作是萝卜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细胞内外浓度基本相等。答案:A 1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蛋白质 B各种膜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是细胞膜 C各种膜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线粒体外膜 D细胞内生化反应都是在生物膜内或膜表面进行 解析:细

11、胞膜含量最多的物质是脂质,各种膜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是细胞膜。答案:B 14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 杯中,如下图所示。已知 b 侧的细胞壁比 a 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 30 min 后可能出 现的形状是 ( )解析:在 30%蔗糖溶液中,b 侧失水多于 a 侧,体积变小,弯向 b 侧;置于清水中,b侧吸水多于 a 侧,体积变大,更易弯向 a 侧。答案:D 15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 边装蒸馏水的槽。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 pH 没有变化。于是 他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

12、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 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 pH 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 B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跨膜 C离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 D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 解析:pH 下降说明吸收了 H,离子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细胞匀浆含有 ATP,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答案:A 16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正常生活过程中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物质转运的方向如箭 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物质的浓度,则该物质可能是 ( )A甘油 B叶绿素C花青素 D生长素 解析:从图中看该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且运输方向为从细胞内到细胞外,甘油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13、叶绿素和花青素为胞内物质,不向细胞外运输,只有生长素向外运输且为主动运输。答案:D 17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联系。下图表示溶酶体 (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的产生和“消化”衰老线粒体的过程,下 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c 分别是高尔基体、溶酶体和内质网 Bb 与 e 结合成 f 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Ca、b、c、d 的膜结构主要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和糖类 D从图解中可以看出,生物膜之间结构与功能具有一定的联系 解析: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判断出 a、b、c 分别是高尔基体、溶酶体和内质网;b 能产生于 a,以及衰老

14、细胞器被消化等过程说明,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具有密切的联系;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只有细胞膜有少量的糖,所以 C 错误。答案:C 18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表示细胞器,a、b、c 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a 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 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 D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过程可以反映细胞器之间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合成出的多肽经内质网进行加工,然后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

15、工,再以运输小泡的形式运输到细胞膜,最后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图解中的过程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因为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答案:D 19下列物质中,与物质出入细胞、物质在细胞内的合成与分解、细胞分裂都有直接 关系的是 ( ) 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核苷酸 解析:酶与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直接相关,蛋白质也与物质出入细胞和细胞分裂直接有关。答案:C20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 ) A没有载体参与 B为自由扩散 C为协助扩散 D为主动运输 解析:主动运输的特点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答案:D 21下列过程中,不发生膜融合的是 ( )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效应 B 细胞产生抗体 解析:膜的融合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现象,指两个不同的膜相互接触和融合的过程。膜融合导致两膜的脂质相互混合,以及两膜包围的内含物混合。膜融合在细胞融合(如高等生物的受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此外,膜融合还与细胞的内吞和外排、细胞内的物质运输等过程密切相关。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的融合包括细胞膜的融合和细胞质的融合。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故选 C。答案:C 22如下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 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