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亲情》主题单元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280181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至爱亲情》主题单元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至爱亲情》主题单元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至爱亲情》主题单元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至爱亲情》主题单元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至爱亲情》主题单元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至爱亲情》主题单元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至爱亲情》主题单元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主题单元标题至爱亲情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 生物 科学数学外语 历史社区服务体育 物理 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所需时间课内 5 课时,课外 2 课时主题学习概述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本主题选题源自苏教版的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亲情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 时至今日,物欲

2、横流也阻挡不了至爱亲情。 本单元由朱自清的背影 、黄飞的甜甜的泥土 、刘义庆的人琴俱亡组成,专题的划分 是从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如何表达这一感情而设计的,依次划分为父子深情、母子深情和兄弟深 情三个专题。 背影融注了深沉的父爱, 甜甜的泥土蕴含着令人辛酸的母爱, 人琴俱亡表现的是同 生共死的兄弟之情。家庭是生命的起点,社会的细胞,单元主题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本单元教学 要求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使其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及共鸣,在此基础上体会 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朱自清的有关作品及其生平,进 行朱自清作品风格探究;搜集并探究魏

3、晋名士风度及其社会成因,理解子猷对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 社会调查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等。 预期成果:品味语言,感受亲情,培养朗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进行情感教育。主题学习目标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每课的重要字词,了解作家及作品常识。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3、品味作品中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 难问题。5、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工具书,掌握每课重点字词。 2、品味记

4、叙散文中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3、通过合作探究研读文本,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对自己的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4、社会调查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评价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 2、体会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爱我社会。 3、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产生共鸣,将课文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培养学生关爱亲情的 思想意识 。 对应课标对应课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用。 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

5、言。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 难问题。 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 益启示。 5、能借助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主题单元问题主题单元问题设计设计1、掌握文中一些重点词语的音、形、意,积累基础知识。 2、品味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3、在探究中体悟父母之爱的伟大和兄弟之情的深厚,感悟亲情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专题一:父子深情背影 (2 课时)专题二:母子深情甜甜的泥土 (1 课时)专题划分专题划分专题三:兄弟深情人琴俱亡 (2 课时)专题一专题一父子深情背

6、影所需课时所需课时2 课时专题一概述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朱自清的背影融注了浓浓的父子之情,这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自然是 经久不衰的,这是一点。第二,语言文字平平实实,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 感人。学习本主题单元,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品味文中朴实而饱 含深情的语言,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悟浓浓的父子深情。 学习本专题,遵照“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诵读采用朗 读、默读、背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问题

7、导学法避开详细透彻的讲解,以 简要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品味。 学习成果:积累重要字词,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朱自清作品风格。本专题学习目标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文中狼藉、簌簌、蹒跚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3、研读课文,体会父子深情。 4、搜集朱自清的有关作品,进行朱自清作品风格探究。本专题问题设计本专题问题设计1、习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掌握文中狼藉、簌簌、蹒跚等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 2、文中一共几次写到作者流泪,作者“泪如泉涌”动情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

8、背影的? 4、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常规资源课本,有关亲作者的作品及生平简介教学支撑环境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通读文本 积累词语 问题: 1、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文意。 2、划出文中重要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理解并识记其音、形、意。 班级自由交流,师生互评,形成基本共识。 活动二:深入合作探究 问题: 1、文中几次写到作者流泪?作者“泪如泉涌”动情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

9、? 3、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活动三:背诵背影中详细描写父亲背影的段落。 1、学生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文中重要的字词的音、形、意是否掌握。 评价方式:学生展板展示,同学互评,老师点评。 评价指标:正确朗读,会写字词,意思理解正确,工具书利用充分。 2、作者“泪如泉涌”动情的原因是什么? 评价方式: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指标:学生能正确捕捉相关信息,体会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 3、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 评价方式: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指标:正确找出外貌、动作描写,体会出浓浓的父爱子之情。 4、背诵 评价方式: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

10、指标:正确背诵选段。专题二专题二母子深情甜甜的泥土所需课时所需课时课内 1 课时,课外 1 课时专题二概述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甜甜的泥土是黄飞写的一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 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告诉人们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 处不有。这篇文章立意新奇,它打破写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立意,把主题放在歌颂人间 的至亲至爱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上,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 力。 让学生充分阅读,在阅读中了解全文内容,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11、,在讨论中形成共感,通过学生 间、师生间的互动合作、探究,解决学生的疑惑,在有感情的朗读和讨论中体悟主题。 学习效果:体会母子深情,体验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本专题学习目标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文中黯淡、晕眩、惶然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研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母子深情。 3、社会调查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本专题问题设计本专题问题设计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文中黯淡、晕眩、惶然等词语,理解课文内 容。 2、“她”是怎样一个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3、文中的王小亮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为什么?

12、4、你能说说泥土为什么是甜甜的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常规资源课本,有关亲作者的作品及生平简介教学支撑环境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通读文本 积累词语 问题: 1、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文意。 2、划出文中重要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理解并识记其音、形、意。 班级自由交流,师生互评,形成基本共识。 活动二:深入合作探究 问题: 1、 “她”是怎样一个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 2、文中的王小亮

13、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为什么? 3、你能说说泥土为什么是甜甜的吗? 活动三:语文实践活动 1、分小组进行社会家庭环境调查。 2、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文中重要的字词的音、形、意是否掌握。 评价方式:学生展板展示,同学互评,老师点评。 评价指标:正确朗读,会写字词,意思理解正确,工具书利用充分。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 评价方式: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指标:学生能正确捕捉相关信息,体会母亲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 3、泥土为什么是甜甜的吗? 评价方式: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指标:正确理解结尾的含义。 4、语文实践活动 评价方式: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指标:能进行社会家庭环境调查,会分析调查情况,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