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28012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之旅课堂实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宁波市兴宁中学徐赛儿 一、以“昨天的杜小康”话题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进入一个60年代初的男孩的世界。这个 男孩,他曾经可是一个人物。他的年龄和大家差不多,是个班长,而且还是班 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除此之外,他家还是当地最有钱的人家,当别的同学 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别的孩子即使 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 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啥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 自己的自行车。这个男孩,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生:杜小康。 师:是的,他就是小康,是昨天油麻地少年中那个呼风唤雨的杜小康。不

2、过, 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杜小康好像不是这样的了。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 去走一趟孤独之旅。 二、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 (一)无奈。 (屏显。 )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出于无奈。三是人 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前方 师:杜小康就要离家了,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第1 段,看看他离家的原因是曹 文轩讲的哪一点?并说说你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生 1:无奈。从“只好”读出的。 师:他为什么会感觉无奈呢? 生 1:因为他原本是油麻地里最厚实一户人家的孩子,但是由于他的父亲一 夜之间生意衰落,他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师:哦,是的,你一定看过草房子 ,是因为他

3、父亲借了很多钱去油麻地进 货,结果这些货物在回油麻地的河里全都翻掉了,于是就血本无归,他们家就 一落千丈了。刚才,我们也说了,昨天的杜小康可以说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 的孩子。而现在呢?他已不再“小康”了,也不再是班长,更做不了NO.1 了, 此刻,他成了什么? 生:放鸭娃。 师:是的,放鸭娃,接下来,让我们齐读第1 段,感受杜小康此刻的无奈之 情。 (生齐读。) 师:关于父亲的放鸭计划, 草房子里是这样介绍的。 (屏显,请一生读。 ) 生 2(读) :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500只鸭子离开 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 子、粮食和一些

4、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 为,那边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使劲 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芦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 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师:这就是杜小康父亲为挽救家道而设计的宏伟蓝图,于是,年少的杜小康 在被命运抛出原来的生活轨道的时候,即使一万个不愿意,最后,也只能是带着对“明年春天”的等待,带着对这个蓝幽幽的大“鸭蛋”的期盼,无奈地“离 家”去放鸭了。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一起踏 上这趟“放鸭之旅” 。 (二)恐慌。 (屏显。 )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

5、向前流浪, 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 的旷野呢?” 曹文轩前方 师:杜小康就这样跟着父亲赶着鸭群向“前方”流浪。下面,请大家关注课 文第二部分,也就是第2到 27段,看看在离家去芦荡的路上和到达芦荡的头两 天,杜小康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请大家一起找出直接表明他的心理状态的词语。 生(七嘴八舌):恐惧、害怕、胆怯、恐慌, (师选择“恐慌”板书。 ) 师:这就奇怪了,杜小康是和父亲一起外出去放鸭的,而且那里的风景好像 也不错哦,这又有什么好恐慌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结合课文和自己的 理解思考片刻,然后全班交流。 生 1:这一句:“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杜小 康他不是来旅游的,

6、是来放鸭的,他要在这里一直待到来年春天,所以他“真 正感到害怕”。 生 2:还有一点,就是周围环境对他的压抑。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 到天边” ,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时,杜小康觉得自己变得非常渺小。 师:是的,这个时候,他害怕了。还有什么原因让他真正害怕呢?再想想看, 为什么是真正害怕?难道先前的害怕都是假的吗? 生 3:因为他离开了母亲,母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依靠,他离开了家就 失去了对母亲的依靠,他就会感到非常孤独。 生 4:还有从第 12段也能看出来,“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 还有下面“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 生 5:从第 11段也可以看出:“杜小

7、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 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他的 恐惧也是对他未来一切生活的恐惧。放鸭对他而言,是他的前途,他的前途是 未知的,他的心中充满了迷茫、无奈和恐惧。 师:真是太棒了。“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茫茫的水”其 实是写他对前途的一片迷茫。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一段中还有一个词,表明这 个时候他除了对前方充满恐惧之外,其实还带有一点点的幻想或者说希望? 生 6: “撩逗” 。 师:真好,“撩逗”。即使是在放鸭的过程中,他还对前方充满了一种幻想, 他有一个“前方”,大家说这个“前方”在哪里呢? 生 7:希望鸭子下蛋。

8、师:哦,这是他最大的前方。其实,去放鸭的路途中,他还有一个前方。大 家看前面第 4、5、6段中反复提到 “向前” 、 “前方” ,这“前方” 到底是哪里呢? 哪里谜底揭穿了 ? 生 8:芦苇荡。 师:是的,所以当他到达芦苇荡的时候,他所有的幻想全都破灭了,于是, 他产生了一种真正的害怕。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21 段,感受一下杜小康的那份恐慌之情。 (生配乐齐读。) 师(小结) :是啊,离家后,杜小康原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了, 尤其是渐行渐远的家、空旷而陌生的环境和前途莫测的迷茫,这一切,使得年 仅十三四岁的杜小康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因此,他的几乎所有的感 官都沉睡了,原

9、本田园牧歌似的芦荡成了包围他的万重大山,美丽的大自然已 无法完全唤起他欣赏的神经了;但放鸭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漫长的日子里, 前方永远只是无边的旷野吗?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继续向前方走去吧。 (三)孤独、惊喜。 (屏显。 ) “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 ” 曹文轩前方 师: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如果说之前困扰杜小康的主要是恐慌的话,那么 后来,他的前方出现了更大的艰辛和危险,那是什么? 生:孤独。 师:是的,孤独。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28到 31 段,其他同学思考, 你能从哪些字词句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 (一生朗读。) 生 1:我找出了三处能表现他的孤独的地方:第一处,“他们最大的

10、敌人,也 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第二处,“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 到一个人”。第三处,“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 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 师:那你说说看,你为什么从中感到了孤独? 生 1:这三句话中我感受到了两种孤独,一方面是情感世界的孤独,一方面 是自然环境给他造成的孤独。 师:是吗?你能跟我们说得再具体些吗?老师很想听。 生 1:情感世界的孤独是因为他离开了家,和父亲到这个地方来,不能进行 情感方面的交流。 师:是因为没有共同语言了吗? 生 1:不是,是因为他们之间对话的默契度越来越高了。 师:默契度越来越高了,是这样吗?在原著中有父子俩的一段对

11、话,老师来 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师: “饱了吗?” “饱了。 ” “你饱了吗?”“我也饱了。” “就在河里洗碗?”“就 在河里洗碗。” “困吗?”“不困。 ” 师:这就是他们父子俩之间的干巴巴的对话,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变得 如此干巴巴? 生 2:因为他们整天从事放鸭的生活,生活非常单调,所以就有了这种干巴 巴的对话。 师:对不对啊?是的,看似默契的对话背后反映出的是他们干巴巴的生活, 这是无话可说的孤独。还有刚才那位同学说她从“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 个人”这句话中读出了孤独,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孤独? 生 3:是环境所带给他的孤独。 师:怎样的环境? 生 3:人烟稀少。师:是的,这是一种无

12、人可见的孤独,无话可说的孤独。我们社会书上说过, 人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是吧?人一旦离开了社会,就会缺少一种物质文化和 情感的交流,他们便会感觉到孤独。好,两种孤独找出来了,还有吗?还有哪 些地方可以让我们读出他的孤独? 生 4: “杜小康开始想家, 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 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 哇哇大哭起来。” 师:是的,一个孩子,他可能只有孤独的时候才会想到家,想到他的母亲, 也只有母亲在他身边的时候,他才会不觉得孤独。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所 有的孤独压在还是一个孩子的杜小康的身上的时候,他终于无法忍受,于是, 爆发了。这是无法忍受的孤独啊。还有吗? (生沉默。) 师:大家看这句话:

13、“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把自己关在红门里面而 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有没有读出孤独感来? 生 5:可以看出,现在的孤独很多。 师:作者用了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孤独? 生 5: “那点” 。 师:是的,“那点”、 “简直就算不得了”,现在的孤独才是无法比拟的孤独。 加上离家以来一直跟着他们的那份恐慌,这一切让他无法忍受了。于是,杜小 康希望逃离孤独。但是,逃离能解决问题吗?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呢? 生 6:我觉得我应该面对孤独,克服困难。 师:太好了,你大概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猛士了,因为鲁迅说过:“真的猛 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4、杜小康有没有这么做呢?哪 个段落首先告诉我们的? 生 7:第 33 段。 师:好,那就让我们齐读第33 段。 (生齐读第 33 段。 ) 师(小结):现在,杜小康因为接受了孤独,他慢慢地学着去适应“浮云、芦 荡、炊烟”这些极具有孤独感的景色了,这些在他的眼里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 因此,恐慌也少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更大的磨难,那是什么?接下来, 请你研读文章暴风雨来临后的段落,结合预习,说说在这部分文字中,你又看 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 生 1:我看到了一个经历了暴风雨之后能够承担家庭的重任,直面生活困难 的杜小康。证据是第40 段、第 41 段,当父亲告诉他要他休息的时候,他摇摇 头说,还

15、是分头去找吧。 师: “还是分头去找吧。 ”他没有停止,是吗?大家还记得这之前杜小康说过 哪些话吗? “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 “我要回家。”而现在他怎么说的?“还是 分头去找吧。”看到了吗,杜小康的那种责任心?“分头去找吧”意味着他要在 这个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孤独和磨难。还有吗? 生 2:从第 44 段中, “杜小康突然感觉到他已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 了下来” ,这里面有三个字,是“累极了” ,不是“怕极了”,这样,暴风雨成了 杜小康成长的催生力量。然后在下一段中,“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 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面对极其可怕的暴风雨,杜小康的搏斗表现出了成人 般的勇

16、气和坚强,鸭子对主人的依赖,也折射出了杜小康的成长。师:她的理解能力非常强, 她甚至说到了暴风雨是杜小康成长的一个催生剂, 说得太好了。我们继续来看,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读出杜小康的变化来? 生 3:我从第 46段: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 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 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这一段,少年杜小康战胜了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 系着家庭生计寄予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 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毅力和责任感,他长大成熟了, 坚强了。 生 3:第 43 段: “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没有 见到杜小康说明杜小康已经去找鸭子了,而且杜小康甚至比他的父亲还要有独 立感和坚强。 师:这是你想象出来的,对吗?这是一个空白,文本的空白,你根据文本空 白想象出了杜小康勇敢找鸭子的过程,真棒! 生 4:第 50 段和 51 段,写鸭们也长大了,这两段描写生动形象,从而反衬 出杜小康的成长历程。 生 5:第 48 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