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沈从文用“他者”(西方)的眼光看出来 的湘西苗族幕的“本质”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 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 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 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 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 这个形象可以说是“优美、健康、自然”不过这形象也含有深深的隐痛:“黄麂一 样……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隐喻苗族先人在汉族的压力下,从中原地区向洞庭湖地区 迁徙,并溯沅水退入湘西的深山里深山是他们最后的庇护所和自由天地,在这里他们是 “在家的” 翠翠的形象取材于泸溪绒线铺的女孩、青岛崂山的乡村女子和“身边的新妇”沈夫 人《边城》里的爱情故事,讨论的是文化问题,性的话语和文化的话语交织在一起翠 翠的形象凝聚了沈从文的文化恋母情结,铭刻下沈从文对湘西苗族文化的无尽伤逝和眷恋翠翠的身世是个悲剧,翠翠的父亲是个绿营屯戊军人,严格地说,对苗族文化而 言是一种异质(heterogeneity)。
翠翠本身是汉文化(父系文化)和苗文化(母系文化) 融合的产物从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里,我们可以看到汉文化同苗族文化的不平等关系, 以及这种权力关系在苗/汉文化关系上的历史冲突和历史悲剧(如乾嘉苗民起义) 翠翠这个无所归依的孤雏无疑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征 “在一种近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长大成人,一转眼便十三岁了 爷爷这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爷爷和翠翠”是苗 族“民族古老,文化年轻”的形象的说明爷爷目睹了翠翠父母的悲剧,“口中不怨天,心却 不能完全同意这不幸的安排”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 实的在那里活下去”翠翠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给一个人,他的事才算完结!交给谁? 必需什么样的人方不委屈她?”年迈衰老的爷爷是翠翠唯一的依靠,“假若爷爷死了”,翠翠 这个历史的孤儿能否加入到新的历史的脚步中去呢? 黄狗与苗族盘犬崇拜和犬始祖神话有关,也与二老傩送有关《边城》第十节, 二老划龙舟翻船落水,翠翠斥黄狗说:“得了,装什么疯,你又不划船,谁要你落水呢?” 又《凤子》第三章,绅士将他的狗取名为“傩送”——“那绅士把信件接到手上,吩咐那只较 大的狗:‘傩送,开门去罢’。
白塔 苗族传统价值观念的象征,如风俗淳朴、重义轻利等,也就是沈从文说的“正直素 朴人情美” 渡船 这只方头渡船很有特点:船上立一枝竹竿,挂一个铁环,在两岸牵一段废缆有 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牵船来回过渡——这是一个封闭、单调的意象,是一种与 河流(线性时间、一元历史)无关的存在状态,隐喻苗族古老的生活方式 “凤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大爷爷, 你渡船也能下凤滩、茨滩、青浪滩吗?” 时间观 翠翠“轻轻哼着巫师十二月里为人还愿请神的歌玩”,请张果老、铁拐李、关夫子、 尉迟公、洪秀全、李鸿章等“云端下降慢慢行”,“今来坐席又何妨!”——这是一种原始的时2间意识,在这里,所有的时间段落:过去、现在、未来都共时性地展现以祖先崇拜和原 型回归为基础的时间描述,通过节日期间的神话和礼仪庆祝活动,不断地获得再生 边城的人们用端午、中秋、过年等周期循环的节日记录时间,汉族的改朝换代对 他们几乎没有影响,西历(公元纪年)还没有进入边城,以西方的眼光看来,“边城”在世 界历史之外 在不舍昼夜的川流上,翠翠一家守着渡船,日复一日地,过着十分拮据的生活 白塔守护着渡头,守护着翠翠一家,守护着翠翠的梦(翠翠在白塔下午睡,梦里为山鸟歌 声所浮)。
(二)翠翠大了,多了些思索,多了些梦——看到团总家王小姐有一副麻花绞的银手镯, 心中有些韵羡、发痴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 簪子,二姐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翠翠通过与其 他女孩的区别来认识自己,这是形成“自我”的必然途径 船总顺顺家向翠翠提亲,翠翠想到许多事:“老虎咬人的故事,与人对骂时四句头 的山歌,造纸作坊中的方坑,铁工厂熔铁炉里泄出的铁浆……” “老虎咬人的故事”与团总王小姐有关王小姐以碾房陪嫁与二老攀亲的事重重地 压在翠翠心上,“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这是翠翠对“碾房陪 嫁”这件事的虚幻的超越 “四句头的山歌是看牛、砍柴、割猪草的小孩子随口乱唱的”——翠翠其实仍未脱 离童雏状态 “方坑”与性有关(凹形物),也与死亡有关(爷爷的坟是“方阱”)从某种意义上 说,翠翠(苗族文化)的新生、成人,就是爷爷(苗族古老历史)的死亡铁浆”是少女 发育成熟,性的觉醒——翠翠处于少女和少妇的边缘 翠翠的年龄——十五六岁的少女——很关键湘西苗族文化的这种“本质”(少女) ,是沈从文用作为“他者”的西方的眼光看出来的;或者说,在这里,湘西苗族文化被“少女 化”了。
用(日本)竹内好的话来说:对非西方民族而言,“现代性”首先意味着一种自己的 主体性被剥夺的状态 翠翠和大老二老的关系是黑格尔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翠翠是少女、被看者 (spectacle)和听者,大老二老是男人、看者(spectator,大老二老都夸过翠翠长得好看) 和说者(说媒和唱歌)翠翠只有得到男性(汉族、西方)的唤醒和肯定,才能从少女长 大成人,才具有成人才有的“主体性”翠翠爱情的美满,既是翠翠个人的成人仪式,也是 湘西苗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在这里,翠翠个人的发育成长过程与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通过个人的经历展现 民族的自我改造,这是成长小说(德语 bildungsroman)的模式,当然,在《边城》的结 尾,翠翠的成长并没有完成 大老二老同时爱上翠翠,这是两种文化观念为争夺湘西苗族文化女神的归属权而 发生的历史冲突大老二老的形象以及他们对翠翠的不同的“看法”和“说法”,应该按照“国 家话语密码”来解读 提问者: 平平淡淡我最爱 - 一 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人物形象: 先看翠翠这个形象她是一个在青山绿水中长大的孩子,无父无母,和爷爷相依为 命自幼缺少母爱,心中有一种朦朦胧胧的向往,而外公忙于渡船,心事又无处诉说,四 周生机勃勃的景物使她感到凄凉和寂寞,于是胡思乱想起来,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3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忧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
她的 天真善良、温柔清纯不带一点儿世俗的尘滓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更使她倍感落寞 与孤独,悲伤的哭了起来她情窦初开,对爱情有一份朦胧的向往和一种讲不明白的感受, 听外公讲妈妈的故事,神往倾心;梦中听到二佬的歌声觉得自己在飞,是做了一个定美顶 甜的梦;在外公和她“讲笑话“的时候,内心充满羞涩;期盼着再听到二佬的歌声,久候不 至,心中充满落寞和惆怅;而当外公唱了十个歌后,她又自语的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沈从文细腻的描绘出了这个自然之子的那种朦胧、又带有一丝凄凉的心态,这是一个完 全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清纯少女的形象,在平凡的生活中有她自然似的哀与乐 再在看爷爷敦厚朴实,恪尽本分,为了让过渡人能赶回家吃晚饭,在渡船上忙个 不停疼爱翠翠,感情上尽力体谅,在她烦心的时候为她讲故事、唱歌;操心她的亲事, 想促成她的爱情,引翠翠注意夜晚的歌声生活上无比关心,不让坐热石头对从小失去 父母从翠翠满心的温和和悲悯女儿女婿的悲剧,在他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担心 翠翠走她母亲的老路,就不告诉翠翠晚上唱歌的事实,也不告诉她天保兄弟的选择翠翠 是这个老船夫生活的精神依托他担忧着翠翠在自己离开人世后的生活,想把她的生活安 排的更好一些,有一个好的归宿。
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孙女的深厚的爱,同 时也感觉到他的身上有一份摆不脱的沉重、孤独和寂寞 这相依为命的祖孙俩使我们看到了人世间至纯至美的祖孙之爱 最后看天保兄弟,节选部分写的内容不多,但我们透过这一点点,依旧可以看到人 性的光辉作哥哥的天保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当明知自己不是弟弟 的敌手,就决定离开,就此,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那份浓厚的诚挚的手足之情 翠翠、爷爷、天保兄弟,他们有着各自的喜与乐,甘与苦,这些喜乐甘苦源起于普 通的人生之事,亦消散于普通的人生之事这些纯朴的祖孙之爱和诚挚的手足之情,便构 成了自然纯朴的人性美 环境描写: 课文节选部分有多处对自然环境作描写 文章开篇就有一段环境描写: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 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快 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 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 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这段环境描写,再现了边城的温柔、美丽、平静,远离世俗的尘嚣 后面还陆续的写道了一些: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 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quot;啭着它的喉咙,不 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 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 太美丽了 这些景物写出了边城的清幽、秀丽和宁静,是一个原始的纯净的大自然的再现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边城清丽明净的自然美沈从文如此着力于边城的自然景物, 其中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以自然的明净状写湘西人心灵之明净 4于是,自然纯朴的人性美和清丽明净的自然美就构成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 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7 15:55 1.翠翠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 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 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爱上了傩送,感 情纯洁真挚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 表现了她对爱的执著。
2.外公外公保有着中国传统的美德,他对孙女翠翠亲情无限为翠翠的亲事操心 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不让翠翠 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 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3.天保天保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 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 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 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 既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 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他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