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24942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山艺院实践字2012第 号 关于印发关于印发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计划(2012201220152015) 的通知的通知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5) 已经学校党委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按行动计划附件“工作任务分解表”中所列各项任务,抓好贯彻落实。附: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5)二一二年四月十一日院内发送:院领导,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院长办公室 2012 年 4 月 11 日印 发 - 2 -拟文:艺术实践中心 校对:孔亮 打印

2、: 共印 50 份附件: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220152015)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高度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研究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 ,研究

3、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问题,对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作出部署,为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开创我省文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加快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赋予山东艺术学院的历史机遇和重要使命。把握历史机遇,承担历史使命,要求学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把社会服务放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力求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有所担当,在开展适应- 3 -现代化建设需要、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在打造

4、山东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培养高地方面有所突破,为更好地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艺术资源与智力支持,为加快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贡献。二、条件与基础二、条件与基础自 1958 年建校以来,山东艺术学院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学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优越,在山东省艺术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内同类艺术院校中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山东艺术学院设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设计学院、艺术文化学院、舞蹈

5、学院、戏曲学院、传媒学院及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国际艺术交流学院、国际创意设计学院、现代技术教育部、公共课教学部 15 个教学单位,22 个本科专业。具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五个一级学科授予权;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美术史论、艺术设计学、文化艺术管理学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音乐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文化创意产业与管理研究中心为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音乐学学科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泰山学者”岗位,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优- 4 -势的科研创新平台。学校绘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

6、评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拥有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美术学科自主成才培养模式试验区” 。学校具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5 个,并为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的单位。2010 年成为硕士研究生推荐面试资格单位,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五十余年来,山东艺术学院始终根植于传统文化沃土,深入把握时代脉搏,从齐鲁大地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中汲取营养并融于教育教学,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特点,形成了“植根齐鲁、服务山东”的鲜明办学特色。五

7、十余年来,山东艺术学院始终秉承“厚基础、重实践”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综合性办学优势,不断深化综合性办学内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能很好地适应文化艺术工作的专业人才。活跃在山东各条战线上的文艺工作者许多都从学校毕业或在学校进修,成为山东乃至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中坚力量。山东艺术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过程,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关心支持的过程,也是山东艺术学院积极实践为山东经济文化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历经五十余年的发展,山东艺术学院- 5 -在服务山东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提升了能力,形成了特色,也具备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条件和基础。三、服务

8、领域与内容三、服务领域与内容(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发挥其在文化创作生产中的领军和(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发挥其在文化创作生产中的领军和支柱作用,不断壮大与文化强省建设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支柱作用,不断壮大与文化强省建设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1 1、加大高层次艺术人才引进力度,推动我校人才队伍层次不断、加大高层次艺术人才引进力度,推动我校人才队伍层次不断提高提高高层次人才在文化创作生产中起着领军和支柱作用,要进一步加快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和集聚,依托国家教育部、省“泰山学者”和引进“万人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面向国内外引进文化艺术的领军人物、名家大师。加大对学科带头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9、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档案库。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在人才引进方面的积极作用。采用全职式、兼职式、项目式等多种方式,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引进。采取有效措施,留人留心,防止高层次人才流失。至 2015 年,力争引进知名学者 23 名,新增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12 名,新增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36 名,新增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3 名,新增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5 名,新增“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入选者 1015 名,为年龄断层现象突出的个别专业引进或培养 1015名相应年龄段高层次学科骨干或带头人,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35 人。2

10、 2、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6 -立足现状,发掘并利用好校内现有人才资源和潜力,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实施青年骨干培养计划。紧紧围绕省重点人才工程项目: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制度、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等,探索“大师+团队”的人才聚焦模式,培养我校的学术骨干和学术精英。每年选拔 4 名左右、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学术骨干和学术新秀,进行重点培养。实施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和学历提升计划,创造有利条件让具备实力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良好的人才结构。至 2015 年,力争教师总数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比例控制在75以上,硕博比提高到

11、60%以上,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 15%左右,35 岁以下青年教师中硕博比例达到 85%以上;异学缘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提高到 70%左右;新增“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访问学者项目入选者 15 名左右;培育 20 名左右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业骨干。(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山东省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山东省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培养高地,为全省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高地,为全省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人才保障1 1、适应文化强省建设需要,培养多样化艺术人才、适应文化强省建设需要,培养多样化艺术人才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管理,分类指导,推动多样

12、化、多层次人才培养,着重培养适应社会文化艺术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布局,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至 2015 年,在我校原有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基础上,力争再建设 13 个国家级、35 个省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充分发挥品牌特色专业的示范作用,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 7 -完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激励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各专业拔尖创新艺术人才脱颖而出的育人环境,促进拔尖创新艺术人才成长。深入研究全省文化艺术人才紧缺行业的需要,针对我省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

13、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及时调整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层次及类型结构,加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研发创新、创意策划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积极培养适应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艺术人才。2 2、契合艺术教育规律,进一步加强中专教育、契合艺术教育规律,进一步加强中专教育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机遇,契合艺术教育的自身规律以及戏曲、舞蹈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律,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中专教育。至 2015 年,力争达到戏曲中专在校生 200 人左右,开设京剧表演、吕剧表演、京剧音乐伴奏、吕剧音乐伴奏四个专业方向;舞蹈中专在校生 300 人左右,开设中国舞表演专业。以戏曲、舞蹈为起点,积极调整、形成

14、合理的中等艺术教育专业结构,逐步形成包括音乐、美术、戏剧等更多专业在内的中专艺术人才培养体系。3 3、发挥艺术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在职艺术人才培训、发挥艺术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在职艺术人才培训利用学校综合性办学、学科专业齐全优势,发挥职业与成人教学作用,面向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积极开展音乐、美术、戏剧、戏曲、舞蹈等各专业领域的艺术进修与培训。与教育、文化主管部门合作,开展基础教育艺术教师进修与业务培训;与文化艺术院团、演艺团体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进修与培养;面向社会艺术爱- 8 -好者,举办各专业艺术培训班。根据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全省“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培训工作,为基层文化

15、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培养文艺骨干。做好各专业在职文化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三)打造艺术创作与研究品牌,促进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三)打造艺术创作与研究品牌,促进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以艺术创新和智力支持推动全省文化艺术发展繁荣以艺术创新和智力支持推动全省文化艺术发展繁荣1 1、加大文化艺术应用型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促进文化资源合、加大文化艺术应用型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促进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理开发利用在科学研究“高水平成果、高级别立项、高层次获奖、高额度经费、高参与度和贡献率、高学术道德”上下功夫,整合科研力量,加快文化艺术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为文化产业生产力的步伐。研究制定山东艺术学院鼓励科

16、研成果社会转化管理办法 、 专利成果及其社会转化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主动注意从我校教职工承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立项科研项目、省级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十二五”建设规划任务涉及的项目中,遴选出具有实现社会转化价值和可行性的项目,并对这类项目采取积极引导、跟踪服务等措施,推动项目向社会转化的自觉努力。正确处理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建设“文化遗产项目研发实验室” 、 “文物鉴定与评估实验室” ,综合开发利用各类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参加“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等全省重要文化资源开发项目。- 9 -2 2、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齐鲁文化的研究和遗产保护、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齐鲁文化的研究和遗产保护学校地处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在文化艺术传承方面具有重要而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