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指导资料汇编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224941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学习指导资料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学习指导资料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学习指导资料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学习指导资料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学习指导资料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学习指导资料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学习指导资料汇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语文学习指导资料汇编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一、文字:同音、多音、同义、多义、形近、字典、六书二、句子:陈述、疑问、简略、数词、被动、祈使、感叹、无主、主动、否定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顶真、对比等。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 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

2、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

3、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 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间隔反复)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

5、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10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 在标致极了。 12.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

6、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2四、标点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 16 种,分为点号和标号 1点号:。?!, 、 ;: 2标号:“” ().- 五、语音:声母、韵母、拼音方案、普通话、声调六、词汇:词的结构、词的解释、同义词、反义词、褒义词、贬义词、成语 (一)词的结构 (二)解词方法 1分析语素法。有些合成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的意思的总和。例如: “肆虐”的“肆” ,任意地干;“虐” ,残暴。任意地干残暴的事情。 不毛之地, “毛”指

7、草木,不长草木的地方。 2同义词注释法。尽量用一个已经掌握了的、与之意思相近的同义词来注释。例如: 赋予给予憧憬向往 3反义词注释法。即用一个词的反义词加上否定副词解释这个词。例如: 龌龊不干净冗赘不简练 4描绘说明法。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对词的意义加以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明白。例如: 水泄不通十分拥挤或用围得非常严密。泄,排出。 斩钉截铁说话态度坚决果断。 5比喻举例法。有的词,打一个比方或举一个例子解释得更清楚。例如: 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七、语法:词类、短语、单句、复句 (一)词类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包括抽象的事物。如:妈妈、鲤鱼、桌子、文化、北京、今年 2动词:

8、表示行为动作或者变化存在等。如:走、吃、希望、增加、有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状态。如:高大、红、漂亮 4数词:表示数目。如:三千、第一、初六、五年级 5量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或时间量的单位。如:个、次、下、天、小时 6代词:是能够起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如:咱们、他、这、那样、谁、哪、怎么、多少 7副词:只能做状语的一类词。如:都、才、很、更加、最、不、没有、难道 8介词:我们把“被、从、在、对、关于、跟、把”之类的虚词叫做介词。 9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和、或者、因为、跟、以及、不但、不过 10助词:指“的、地、得、着、了、过、吧、吗、呢”一类词。 11、叹词

9、: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前者如“啊、唉、哼、哎呀” ,后者如“喂、嗯”等。 12、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例如“哗啦、丁当、扑通”等。八、病句修改 1、用词不当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生活水平”不能“增强” ,应将“增强”改为“提高” 。 ) 2、语序不当 (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 “生产的棉花” )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 “热情的同他交谈” )3、搭配不当 (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

10、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 “月光”不会发出声 响。 ) (2)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 (关联词搭配不当, “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 用。 )4、成分残缺或赘余 (1)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句子中的“使”字一用,就使整个句子缺少了主语,所以我们要把“使”字去掉。 ) (2)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 (3)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多余, “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 ) 5、结构混乱 (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应该是“主要成分

11、是”或“是 由配制而成” ,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 (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3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6、表意不明 (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的局的领导,不明确) (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 ,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 击队” ,不清楚)7、不合逻辑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是“幸免” ,就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死难者”中的“一个”呢?注意: 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

12、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例如: 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这个句子犯的是搭配不当的毛病, “彩旗飘扬”可以看到, “歌声嘹亮”却看不到。修改这个病句时,不能因为搭配不 当就把“歌声嘹亮”删去,因为整个句子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公园的热闹非凡的,删去“歌声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给改 了。这个句子可以改成“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彩旗飘扬,听到歌声嘹亮” 。 ) 修改病句的常规方法是增加、删减和调换词语。九、仿写 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照应。 2句式要统一。 3修辞要相同。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一、阅读方法

13、阅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一基本功,我向学生介绍“四遍八步”读书法。四遍, 就是一篇文章读四次。 八步,就是完成八项任务。 1. 第一遍跳读。完成两步任务:()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识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应达到每分钟读完 1500 字的速度。 2. 第二遍速读。完成第三、四步任务:()复述内容;()理清结构层次。每分钟读完 1000 字。 3.第三遍细读。完成第五、六、七步任务:()理解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重要部分;()归纳中心思想。 读的速度一般跟朗诵相同,每分钟 200 字。 4.第四遍精读。 (8)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任务,速度根据需要,或一带而过非重点部分,或仔

14、细推敲品味重点段落、关键 词语。二、内容分析 (一)划分文章层次 1划分记叙文段落的层次 (1)按时间先后划分。 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的记叙文,宜抓住表示事件发展的关键性词语或者句子,分出不同的阶段,从而划分出段落层次来。例如,分析杨沫的坚强的战士 ,只要抓住时间词语的这条纵线便可以分出段落层次: “过一夜”(领起第一部分)-“第二天上午”(领起第二部分)-“夜晚”(领起第三部分),抓住这三个起领段落 的词语,也就划分出文章的三个段落。 (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有的记叙文所描述的事情不是发生在同一地点,对于这类文章,可心从地点转换入手来划分段落层次,比如,鲁迅的 故乡按地点的转换,文章可以分为

15、“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部分。 (3)从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一些记叙文,描述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变化的,所以可以按描写对象的不同来划分段落层次。如朱自清的春 ,是从 三个不同角度来写“春”的:盼春;绘春;颂春。在“绘春”一部分,又写了五个不同对象:草、花、风、雨、人。 所以可将该部分分为五个层次。 (4)按思想感情变化划分。 有的记叙文,比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由此,便可以找到划分段落层次的依据。比如,杨朔的荔枝蜜 ,全文以 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不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 ( 5)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分述部分,不管一个局部或几个局部都作一段。局部中几个方面,应作为“分述“中的 层次。如林海 。“总分总“写法的,则分为三段,如美丽的不兴安岭 。 2划分议论文层次的四种方法:三段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 3划分说明文层次可以用记叙文、议论文的方法。(二)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三种: 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4(三)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看文章标题。有的文章题目就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如白杨礼赞 。 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不少文章,开门见山,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