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承受力差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24936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心理承受力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生心理承受力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承受力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承受力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心理承受力差,究其原因,无非有两种:其一,认识不够。也就是说,对所承受的事情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一句话叫以理化情, 意思是,道理明白了,情感自然就消解了。缺少认识,就容易心生恐惧,进而造成心理承 受力不足。其二,经历太少。心理承受力差,说到底是没有经历过,或者经历太少,经历过才可能 更好地认识、感知,也才能更好地接受。但凡经历和阅历都丰富的人,心理承受力大都很 强。经历过,承受过,才能更快地成熟、成长。认识不够,我们可以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但经历太少,对教师而言,只能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一个再也简单不过的事实是,教 师可以教育学生,可以帮助学生,但

2、无法代替学生经历,更无法代替学生成长。因此,教师面对学生承受能力较差的问题,大可不必过于忧虑。一方面,我们可以帮助 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认识;另一方面,事情来了,学生成长的机会也来了,教师除了给学 生讲清道理,讲清经历和承受的意义之外,其他只能靠学生自己了。对学生适当放手,让学生去经历、去承受,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为了 帮助学生增强心理承受力,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为什么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 浏览量:12 回复数:1 只看楼主 复制链接 分享到: qq 人人 新浪 小米 推客 为什么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如今的青少年自杀现象屡见报端,花季少年为何轻言“死亡”?青少年犯

3、罪现象为何多 了?歌星影星为何容易成为别人的“二奶”?红颜为什么会薄命?这些社会怪现象,恐怕就 是因为我们国家太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一定的挫折教育的结果。当今的大部分青年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不少家长抱着“再苦也 不能苦了孩子”的心态,尽量把生活上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都包办解决了。这是弱化了孩子 面对挫折以及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摇篮,重视 的还是应试教育,而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以及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重视得不够。人生的道路本来就不是平平坦坦的,人的本性又具有惰性的,不经历一些风雨是难以 激发人的向上意志,那么人的意志被人为性的遭到削弱,意志就会消

4、沉,就会导致毁灭自 身的可能。俄罗斯的一位什么作家的一本叫什么的名著里的那个主人翁的下场不就是如此 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也要人来伺候,结果连下床的力气也没有了,最后就死在 那张床上。这就是人为性溺爱所带来的悲剧,这种人为性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自然本性,其实在自然现象中就可以得到体现。比如某些果树也要 经受大自然的风吹雨打,甚至遭受人为性的敲打树枝,来年往往可以结出更丰硕的果子来; 而那些被围墙护着的果树,枝叶没有遭受到破坏,像温室内的花一样,长是长得很茂盛, 可惜来年的果子就难以有好收成了。这种自然现象与人的成长规律有何等的相似之处?揭 示了人生的成长过程不能违背自

5、然规律来培养。自古以来,那些能够成为社会上的英雄豪杰之前,几乎都要经历太多的挫折,似应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然而历史那种自然的“苦其心志”,几乎都是人为性 非人性化所导致的,比如 Dengxp 的三起三落,如此的挫折,是一种悲剧性的痛苦。今天, 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更人性化的方法,跳离历史成就伟人的那种非人性化的悲惨怪圈。在 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中,介绍了女孩刘亦婷 10 岁时,捏冰一刻钟,锻炼“忍耐力”的方 法。有些家长认为这方法有点残忍,但刘亦婷父母掌握了这个度,知道一刻钟不会伤害到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有意识地提供一些科学合理磨练意志的方法,来锻炼孩子, 总比孩子小时候缺乏意志的磨练,成长后经受不了风雨而走向极端要强得多。因此,像刘 亦婷那样经过人性化的挫折教育,能够成为社会上的名人,将不再重复历史那种非人性的 悲惨挫折的痛苦。只有经历了适当合理的挫折教育,我们的青少年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 拥有了独立生存能力,我们的下一代才能造福于全社会。罗书法于 2005 年 6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