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课程构建方法综述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241122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工程课程构建方法综述 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质工程课程构建方法综述 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质工程课程构建方法综述 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质工程课程构建方法综述 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质工程课程构建方法综述 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工程课程构建方法综述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工程课程构建方法综述 (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工程课程构建方法综述地质工程课程构建方法综述 自 20 世纪 9O 年代末期以来,长江大学为了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先后开展了多批校、院级重点课程建设,投入巨资对一些重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了教学基础条件建设。通过这些建设,无疑对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课程建设大多数获得较高评价l(。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看到一些重点课程建设存在目的不明确,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缺少针对性,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实施方法,以推动课程建设质量的提高。一、课程建设的目的进行课程建设,首先需要明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

2、课程建设方案。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通用课程,通过立项,在专项资金扶持下,有利于重点改善这些课程的教学条件,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湖北省在“普通高等学校课程建设评价方案”中就课程建设评价目的指出“评价目的是调动高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和相关教师的积极性,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管理水平”。从课程建设评价的目的不难看出,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指导思想应该是通过课程建设完善教学条件,推进教学改革与研究,服务于课程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其核心是为课程教学服务。总结工程地质学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我们认为只有认真遵循这个指导思想,课程建设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因为只有明确课程建设的目的,才能明确建设什么,才能回答如何建设。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抓住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条件这两个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就能使课程建设落到实处。因为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要搞好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这两方面人手。课程教学最终是通过授课教师和学生互动去实现的,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教学条件完善才能避免任课教师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只有抓住这两个关键性环节进行建设,才能真正使课程建设达到目的。二、课程建设实施方法明确了课

4、程建设的目的和指导思想,课程建设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课程建设只有坚持为课程教学服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抓住影响教学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即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条件,才有可能取得成效,从而通过课程建设培养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加之完善各种教学条件,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培养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随着学校的发展,各门重点课程已逐渐形成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推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如何通过重点课程建设培养过硬的教师队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现在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趋势是

5、随着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任课教师从事的专业方向可能很难覆盖所教课程涉及的内容,特别是一些综合性的理论课程,以工程地质学为例,该课程包含所有与工程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涉及普通地质学、岩土力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及泥沙运动力学等内容,如果教学按照以基础理论为主,兼顾学科发展的总要求,对授课教师的要求不仅是一个专家更要是一个通才。相反,我们经常从事的科学研究涉及的又是非常窄的领域,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导致教学中出现熟悉的内容讲得多,但难以把持,不熟悉的内容则简单化或照本宣科,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显然是一个巨大障碍,课程建设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是极大的促进。应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在自己研

6、究领域游刃有余,对非专长领域而教学中又涉及的内容必须了如指掌。而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除正常的学历教育外,根据各个教师不同情况,有计划和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和学习,并对部分内容进行试讲和听课,以督促任课教师弥补其专业知识方面的缺陷。第二,增强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的业务素质外,还与任课教师的责任感是密不可分的。试想没有必要的责任感,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程建设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督促机制和鼓励机制,促使教师全身心投人教学工作。督促机制包括试讲制度,备课检查制度和听课制度,确保教师做好上课准备。鼓励制度包括鼓励教师大胆进行课程教学、实习和考试制度改

7、革和尝试,探索适合本课程又能发挥教师专长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过程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进行跟踪考核,对教学效果很好的教师进行表彰(如教学质量优秀),形成的教学经验进行推广,增强任课教师的责任感。第三,建立必要的教学交流机制、促进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同教师在承担同一门课时,其教学风格、教学改革的方式各不相同,建立必要的教学经验交流制度,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经验,同时,可以避免各种教学改革方案和观念仅仅停留在纸上或仅限于个别教师的课堂中,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取舍,更需要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确定,否则有失偏颇。因此,建立有计划、有实际内容的教学交流制度并在课程建设期间进行实施,对提高任课教

8、师教学水平,推进教学改革和观念的更新,避免闭门造车是非常有益的。第四,课程组人员必须是课程建设的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为教学服务的,只有任课教师才最清楚需要建设的内容,课程建设必须以课程组人员为主。尽管目前课程建设采用的是责任教师负责制,但必须明确课程组成员有责任、有权利参加课程建设和管理,在集思广益、民主集中原则下分工协作,制定和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课程组人员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对教学工作有两个方面的好处:其一,课程组人员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有利于任课教师了解建设的所有内容和要求,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建设的成果或进行一些教学的尝试,以检验改革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其二,课程组人员通过参与完成课程

9、建设的各项任务,有助于其真正了解和掌握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有的放矢,避免使用时的盲目性。所以只有课程组人员真正参与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成果才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教学与课程建设脱节,课程建设就只会留于形式,难以取到真正实效。第五,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的呼声和心愿。教学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学相长才能相得益彰。教学改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一个严重问题。根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更多的改革。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多年继承下来的东西,有许多东西是合理的

10、,但也有相当多的东西还停留在中学的教育模式上。必须认清我们面对的这个群体一批 20 世纪 80年代末 9O 年代初出生的人群,他们生长在中国变革最快的时段,这段时间对所有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都有很大的冲击和转变,而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态下的综合产物。不能用自己的一贯的眼光来对待眼下的这一群年轻人了,因为他们所经历的所接触的,也许某个方面已远超过了上代人。因此,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才能适应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能力的培养被忽视,如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虽然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效率较高,但学生自习专业的能力却没有

11、提高,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每一门课,每一堂课做起。这些方面的改革不仅需要解放思想,更需要大胆探索,完成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的转移。因此,有必要在课程建设中尝试一些激励机制,鼓励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事实上,教学改革成效如何,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二)教学条件建设重在课程设置的科学任何一门课程在建设前期均已具备一些教学条件。课程建设在教学条件建设方面应在如何完善和更新上下功夫,归根结底重在质量,在有限经费条件下建设一批教学上必需的,真正能用的教学素材,从而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些基本条件看似简单,但要达到较高的质量并非容易的事情,下面仅探讨一些基本教学

12、条件。第一,教学大纲。虽然每一门课都制定了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定,但是否达到一定的质量是难以肯定的。一部好的教学大纲应体现如下内容:在内容上体现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科发展的前缘或最新成果,体现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适合现代需求的教学方式,同时,大纲的要求需要得到每个任课教师的认可,才能在教学上有很好的体现。因此,大纲的所有内容必须经过课程组成员的充分讨论,在意见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定稿,只有这样,教学大纲才能在教学中得到充分执行,否则,大纲就会如同虚设。虽然看起来简单,要制定得好,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第二,教材及辅助材料要注重质量:任何一本教材都很难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更何况各学科

13、飞速发展的今天,编一本好的教材谈何容易。以前编写的一些教材刚完成就束之高阁,没有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一般情况下,有好的教材可供选用,则不必编新教材。在工程地质学建设中,通过采用编写补充教材的方式,既利用原有教材在基本理论等方面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又弥补了原有教材在学科新发展方面的不足,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取得了比编写一本完整教材更好的效果,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值得推广,在各方面条件未成熟之前,应加强辅助材料的建设而不是选择编教材。课程不同,涉及辅助材料的内容也不同,但辅助材料的建设必须重在质量,其质量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内容的质量,如胶片、录像带等,如果选择的内容本身

14、不能很好地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科发展,在难易程度上无法适应教学需要,其内容的质量显然不高;其二是形式上的质量,首先是什么形式能更好地表现内容,其次是形式本身;只有在两个方面都具有高的质量,才能够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否则只能是一种浪费,因此,在教学条件建设方面需要在规划、投入和可行性方面进行很好的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真正投人精力,才能完成一件好的教学素材,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第三,试题库建设。试题库是 CAI 课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考评三分离的基础条件,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试题库建设已经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好的试题库远不是人们想像的“一种算法十几道试题”的

15、那样,真正能够投人使用的试题库必须具备如下条件:首先,在内容上,必须很好地与教学大纲衔接,充分体现大纲的要求和对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运用能力的考核。否则,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难以实现教考分离,也缺乏使用的基础;其次,试题的数量和形式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没有规模试题就会大量重复,达不到考核的要求;最后,试题库需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因为不同专业在内容和难易程度上通常有不同要求。基础课如数学等这三个条件相对好解决,只是人力投人的问题,但对一些专业课其难度非常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试题库才真正具有了使用价值。课程建设只要坚持为教学服务的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抓住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两个关键环节,注重教学方法。规划当先、舍得投入、强化质量,就能够使课程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投人的人力、物力才不会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