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书法创作与审美价值取向新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23202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序》书法创作与审美价值取向新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兰亭序》书法创作与审美价值取向新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兰亭序》书法创作与审美价值取向新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兰亭序》书法创作与审美价值取向新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兰亭序》书法创作与审美价值取向新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亭序》书法创作与审美价值取向新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序》书法创作与审美价值取向新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序书法创作与审美价值取向新探邱明强由于书法创作的抽象性、不可重复性和创作心理的复杂性、隐秘性,对于创作过程和各个细节较难“考证” 。本文以“悟证”的思维(即从作品本身入手推导出创作状态)对兰亭序书法创作原始心理活动“心电图”以及审美价值取向进行新的探析,试图将蕴含其中的“道、理、技、美”作一次揭密,以求对当今书法创作与审美提供有益启迪。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自从公元 353 年、癸丑暮春之初的三月三诞生于会稽山阴兰亭、形成于书圣王羲之的笔下,至今 1660 多年来穿越漫长的中国书法和历史文化的时空,不断地积淀、传承,最终成为中国书法、书法美学乃至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标志性 “文

2、化符号” ,蕴含着众多的书法创作基因和审美信息,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探究这一杰作问世的“初始状态”和审美价值取向,对于更好地弘扬兰亭书法文化、倡导并回向“二王”书风的主流地位,具有现实意义。一、 兰亭序文本、兰亭吟咏诗意和兰亭山水气息,成为直接催生兰亭序书法杰作的因缘和合兰亭序文本,是 51 岁的王羲之以人生的阅历,对人生感悟特别对生与死的直面和直议。前部分,置身于会稽山阴秀美山水,触景生情,欢乐油然而生;后部分,乐中转悲,哀痛接踵而至。整篇序文可谓“欣悲交集” 。序中对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感怀和生与死的哀痛,乃是人类永恒的拷问,古往今来,不管哪代人,都会面临相同的际遇。行文最后

3、以自信的口吻收束。王羲之对于自己发自内心的慨叹,持十分自信的态度。正如序文结尾所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有感”实际是坚信后人怀有“同感” ,即序文中透露出的忧乐之情、人生之慨、生死之观,以及对自己文章的自信!今天,我们品读斯文,对人生、对忧乐、对生死,确有诸多同感!品读兰亭序文,还要结合了解兰亭雅集时的诗作,一日之内,雅集过程,诗当写在前,序则写在后,诗序呼应,情感交融。当时参与者大多数人都写有诗篇,王羲之也写了两首(实可分为 6 小首) 。综观诗和序,其意相通,既有儒家的正经风脉,更有道家的超迈风骨和玄学的高致。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

4、 ,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 ,已经为当天随即撰写兰亭序文本的意绪,埋下了伏笔。笔者以为,王羲之诗中最富有哲理、最有创造精神的诗句,当推“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这个“新” ,可以说是王羲之不懈追求的目标,包括书法上的创新创造。正是有了兰亭雅集的特定氛围条件,有了诗作的先声抒发,更是有了序文的酝酿成篇,情景交融,百感交汇, 兰亭序作为书法杰作的诞生,在“必然”与“偶然”的呼应里,在书圣王羲之逸兴遄飞的忧乐情怀中,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兰亭山水、兰亭吟咏诗意,特别是兰亭序文本和雅集气氛诸因素综合的催发, 兰亭序作为书法,就失却其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探索兰亭序书法产生的文本、

5、环境等的“必然”与“偶然” 、 “其然”与“所以然” ,是研究其创作“初始状态”的最为关键的一着,也是感悟创作特点、特殊性,揭秘创作基因,感受创作真谛的一把总“钥匙” 。二、 兰亭序书法创作心理心路特征探析对于兰亭序这一名帖创作的解读,从现存的唐代临摹精品特别是传为冯承素的双钩摹本中,以 “悟证”的思维(诸多学问多用“考证”之法)追溯、返原王羲之当时创作的状态。可以推断,王羲之召集兰亭雅集,活动主题是“修禊事” ,活动形式是诗酒互动, “一觞一咏” , “畅叙幽情” ,抒发心声,而不是一开始就定为“书法雅集” ;他在众人的提议下,专门为兰亭雅集和诗作写序,阐述自己的思想、人生观、生死观,概括提

6、升本次修禊和诗酒雅集的意义、成果,希望传之后世,启示后人。所以笔者认为,王羲之当时在兰亭写序时,内容是排在第一位的,经意的;书法是第二位的,不经意的。为什么说内容是经意的?从序文字迹的多处修改中可以明显看出,如果对内容表达不在意,就不会有多处改动,并从修改的字句看,文意的确更贴切。为什么说书法是不经意的呢?因为王羲之本身是书法大家,信手拈来,心性自然流淌,意随笔转,笔随意发,运笔如行云流水,想行则行,想止则止,想提则提,想按则按,想连则连,想断则断,想抹则抹,想改则改320 多个字的篇幅,让他有充分的回旋余地自由自在地遣发,不像平时书写其它信札尺牍,意犹未尽,纸便到头。由此,我们可以悟证到兰亭

7、序书法创作的新奇状态和新奇效果。新奇之一,在于运笔。综观王羲之的一系列法书,其它书帖隶意明显,惟有兰亭序以全新的运笔法则,跃然纸上(本文阐述的依据是后世公认的最接近兰亭序原作的冯摹本,不是欧、禇、虞、赵等临写本) 。最为明显的是以侧锋取势,对笔触“方尖”的精准把握和清晰表达,无论是下笔收笔或是转折处,还是在结构、体势等方面,牵丝映带,纤毫毕现,曲直互动,俯仰袅娜,笔端气息,活灵活现。既有别于他师承的前代书家如钟繇、张芝,又有别于他的前期或同期其它诸多作品,不愧为笔法创新大家,从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书法时代。当然,“方尖”的运用是把“双刃剑” ,用得好,增添魅力;用得不当,会伤大雅。王羲之的伟大与

8、高明,在于他用得好、用得妙!新奇之二,在于篇幅。 兰亭序在王羲之许多传世行书作品中,篇幅是较长的,通篇二十八行,字数多,给欣赏者留有足够回旋、回眸、品味的余地与视点视线,有一种曲径通幽、渐入佳境的感觉,把玩不尽,美意无穷。这也是兰亭序成为书法杰作和传世范本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新奇之三,在于布局。亦即古人所称兰亭序 “尤善布置” 。通览全篇,每行列和每个字乃至点画都具有不可移易性,好像都被王羲之在不经意间,安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上,形成经典式的总布白。如果稍作更改的话,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效果便大打折扣。后代临写兰亭序 ,也有随意更改原作布局、分列的,包括康熙帝写的兰亭序改横幅式为中堂式,规整有余,

9、变化不足,与原作布白相比,韵味大大消减。新奇之四,在于节奏。 兰亭序的书写节奏,犹如一曲交响乐,先舒缓、后快捷,先呈楷意,首字“永”暗含“永字八法” ,一字定全局,如“一锤定音” ,速度、韵律,从此处散漫开去,次第推进 接下来进入行书状态,最后略带行草收束。从布局、行距和字的意态看,前部分疏朗、轻松、明媚,后部分趋紧、收束、凝重。从中折射出王羲之心绪随书写内容的递进与转换,由表及里、由乐转悲、由明快转深沉、最后“戛然而止”的心路过程。由王羲之得心应手的字迹,联系其发自内心的序文,与其说是王羲之兰亭雅集、酒意微熏的得意之作,不如说是他一生经历中对人生、对世事的精辟阐发,并以书法的形式和至清至纯、

10、尽善尽美、绝世绝妙的笔法、布白,定格在中国书法史乃至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坐标中。三、 兰亭序书法折射出独特的文化与审美价值魅力本文所说的书法审美价值及其取向,是放在文化大背景和特定历史时代下考察,其魅力富有独特性,合乎文化和书法创作与审美的规律。一是兰亭序书法成于修禊雅集活动的魅力。兰亭雅集,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质。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三大雅集特别著名,即东晋王羲之兰亭雅集、西晋石崇金谷园雅集、唐代李白春夜宴桃李园雅集。经过分析、对比,兰亭雅集更显独特意义。金谷园、桃李园雅集与宴饮,均在园中,或在园林里的某一厅室内,空间范围是相对固定的、有限的。有的在夜间,视觉受限

11、,难以融于自然。而兰亭雅集是敞开式、全景式的,没有园林围墙的设限,直接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大自然博大怀抱之中;感受的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 曲水流觞、列坐其次”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和“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使人与自然获得了最大程度的交流交融,从大自然中获取“精气神” ,用现在的话说 “接地气” 。应该说,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原先不是书法活动,但雅集之后,因为诞生了兰亭序文章与书法,书文并茂,兰亭雅集在后世的认知中才不断演化成为“书法雅集” ,而当时的诗酒之乐、山水之娱反而淡出了历史的视野,所有的文化意义、人文积淀,犹如山阴兰亭的山水

12、.映带着兰亭序书法的光芒,千百年来滋润着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大臣文人书家的心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三大雅集中,惟有兰亭雅集,有诗、有序、有书法,尤以书法大放异彩和大为出彩,独一无二,成为千秋美谈、千古绝唱、千载风流!二是如有神助、不可复书的魅力。从历代的记述和我们现在品味王羲之第一次书写的兰亭序中,深感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心平、韵胜、意远,笔精、墨良、纸优诸因缘的和合集于一时、集于一地、集于一身,是王羲之一生书法创作创造过程中和无数次书写状态里,最为惬意、最为得心、最为应手、最为难忘的一回,从而成为旷世的极致之作、极端之美!后人形容兰亭序创作时,说“其时乃有神助” , “兰亭书

13、法本天全” ,乃天意安排。事实上,王羲之当时根本不会考虑自己是在写字,而只是感受在写序。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无意于佳乃佳” 。史书记载,王羲之后来将兰亭序一写再写,都无法超越第一次!为什么呢?首先, “环境”不同。在家里、在室内,难以恢复置身于兰亭当时的那种景遇景况了;其次, “心境”不同。有神助的“神” ,即催生“灵感”的特定心识、心态消逝了。时过境迁, “情随事迁” ,众因缘和合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无法重现,不可再来。再次, “语境”不同。重写兰亭序 ,在王羲之眼里手中,序文内容、语言文字已成定局,变得不经意了;语言文字的造型表达,即书法反而变得经意起来,与第一次书写时的感受刚好

14、相反太专注于写字,太在意于书法,所以是越写越经意,也就越觉得不满意。这也反映了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即具有特殊性、特定性、不可重复性。即便是像王羲之这样的书圣,概莫能外!三是审美价值的魅力。王羲之书法,到了兰亭序才显示出全新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指归。我国的书法到了两晋特别是东晋,是个大转折时期,出现“二王”这样的革新家,使中国书法艺术的面貌为之一新,进入了真正的书家的时代。而魏晋风度所展现的是脱俗的风华神貌,人们的心思、眼界、兴趣由环境转向内心、由社会转向自然、由经学转向艺术、由客观外物转向主体存在。诚然,审美观念的发展离不开时间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对王羲之兰亭序审美价值取向的判断,首先要回归到他所生

15、活的那个时代的美及其标准,由此去观照那个时候对美的感觉与追寻。由于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代是乱世,人们生死未卜,朝不保夕。尽管如此,人们却比以往时代更懂得对个性生命的把握与张扬。既然生命的长度由不得自己,那么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而对艺术的追寻是实现生命宽度并由此转化为对美的向往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这种美是高韵之美、情深之美、遒媚之美、清逸之美,总而言之,是中和之大美。在当时条件下,也只有这样的一种美,才能使人们得到愉悦,才能抚平身心的忧伤,忘却现实中的种种不幸、困苦与哀痛。这种艺术上的美,也对应了东晋世俗中普遍认同的以优雅为美、中和为美、养眼为美、怡神为美的标准,以及人们对名士潇洒蕴藉形质的追求、对

16、美好容颜的倾慕,体现的是特有的魏晋风度。所以,王羲之认同并在书法中追寻的美,正是由江南山水涵养的、以赏心悦目、雅俗共赏为最基本价值取向的美,正是中国文化和美学中的传统的、正统的美,更是最需要下功夫才能获得的最高境界的美。王羲之生于山东琅琊,随迁江左后,也曾渡江北游,看到李斯、曹喜、钟繇、梁鹄等名家书法,仍于众碑学习,应该说受碑刻粗旷风格的影响不会少,可为何审美价值则取向于妍美清逸呢?这是值得探究的。笔者认为,王羲之崇尚流便妍美,韵致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寻思“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清纯意境,多少折射出晋人对和谐之美、宁静之美的热切企盼!因为东晋战乱频仍,生灵涂炭,险恶的、朝不保夕的社会环境,使得许多人的人生人性被扭曲了。丑恶的、现实的生存状态,促使人们追寻精神上的解脱,而艺术所展示的优美境界,多少可以弥补和慰藉现实中人性美、外表美的被扭曲被摧残。再加上江南秀丽的山川自然景物景色,陶冶着对书法审美价值的感受,清逸、超脱、优雅、率真,成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