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市政案例题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22604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市政案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一级市政案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一级市政案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一级市政案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一级市政案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市政案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市政案例题(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 例 题案例 l背景资料:某城市主干道路改扩建工程,道路结构层为:上面层 4cm 厚沥青混合料,中面层 5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 6cm 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 36cm 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 石,底基层 30cm 厚 12石灰土,结构总厚度 81cm。线路长度 198km,随路铺设雨、污 水和燃气管线,施工红线范围内需拆迁较多房屋,甲方要求的工期为当年 5 月 16 日至 9 月 15 日。由于该工程施工环境复杂,管线与道路施工互相干扰,现场发生如下事件:1根据管线施工需处理地下障碍物的情况,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变更方 案,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执行。2试验员进场后取沟槽挖方

2、的暂存土进行轻击实试验,作为道路石灰土底基层填方用 土。3为保障摊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进度,在现场大量暂存二灰碎石,摊铺 碾压时已超过 24h,基层成型后,发现二灰基层表面松散,骨料明显离析。4为防止刮风扬尘,现场对基层采取洒大水方式,碾压后发现表面不平整,局部有水 渍和坑凹现象,现场采用薄层贴补二灰碎石进行找平,保障基层的平整度。5受拆迁影响,道路二灰基层摊铺计划工期拖延 10d,后期项目部增加人员和机械进 行抢工,但总工期仍然滞后 3d 完成主干道路的施工。问题:1施工组织设计变更审批程序是否妥当?如不妥当,写出正确审批程序。2底基层用土样试验标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标准

3、。3二灰碎石的使用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4指出碾压过程有哪些违规之处?有什么主要危害?5结合项目进度控制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答案:1不妥当。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变更方案,但审批程序不符合要求。正确做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后应由项目部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有变更时要办理 变更手续,其变更手续仍由原审批单位签认。2用于路基填方用土的击实标准不正确。正确做法:城市主干道路其路基土填方应执行土样重型击实标准。土源应经现场监理 查看后再取样做标准击实试验。3不正确。厂拌二灰混合料,自拌合开始至摊铺有时间要求。正确做法:拌成的混合料堆放时间不得超过 24h,否

4、则将影响二灰混合料的强度,失 水后再碾压将影响基层的质量。4有两处违反施工技术规程要求:为防止扬尘,对基层洒大水;采用薄层贴补方式进行找平。其危害主要有:对基层洒大水,改变二灰混合料的含水量,将影响压实度,水渍集中处还可能造成 翻浆。采用二灰碎石薄层贴补方式进行找平,将影响道路基层的整体性,投入使用后当重 车碾压时,薄层将脱落,甚至造成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破损。5应密切跟踪计划,监督计划的执行,当发现进度计划受到干扰时,应采取调整措施, 控制进度计划的有效实施。项目进度控制要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案例 2背景材料:某项目部中标承建某项道路工程。其中道路基层结构为 15cm 厚石灰

5、土和 40cm 厚水泥 稳定碎石,15cm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为 2004 年 5 月 15 日开工,2005 年 4 月 30 日完工。1.在石灰土基层施工时,发现在消解后的石灰中仍含有较多未消解的生石灰块。便派 人用 25cm 的方孔筛将其过筛。2.将 4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施工,每层 20m 厚。为保证碾压密度,施工员将现 有的三台 12t 压路机全部调换成 15t 三轮压路机。3.配合完工日期的要求,项目部将石灰土和水泥稳定碎石按流水节拍安排施工。这两 项工序定在 2004 年 8 月 10 日12 月 25 日完成。问题:1上述项目部的三项做法有无不妥之处?请作评论并简述正确

6、处理方法。2.石灰土基层养生要求?3.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测项目有哪些要求?面层外观质量要求有什么?答案:1对上述做法的评论如下:第一项做法不妥。在筛除未消解的生石灰块时,应使用 10mm 方孔筛,不能使用 25cm 方孔筛。孔眼过大,不能保证质量。第二项做法不妥。施工员虽然有保证压实度的意识,但 15t 压路机仍不能满足 20cm 厚 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要求,应换成 1820t 的压路机。第三项仍有不妥。应考虑石灰土和水泥稳定碎石对施工温度的要求:施工期间最低 温在 5 以上,并且在53天气到来之前 0510 月完成。项目部将最后完 成日期安排在 12 月 25 日,气温偏低不符合要求,应参

7、照历年大气气温资料,将最迟完成 日期提前,满足上述两项施工工序对气温的要求。2石灰土基层碾压完成后,应洒水养生,保湿养生致上层施工为止,至少洒水养生 7d。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3我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CJJ 1)规定: 沥青混凝土质量检测项目包括: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 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等八项检测。 面层外观质量要求:(1)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等现象;(2)用 10t 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3)接缝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4)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案例 3

8、背景材料:某拟建道路为规划城市主干路,全长 199km,断面为双幅路形式,为上下 6 条机动 车道,机非分行;道路结构为:15cm 沥青混凝土面层,48cm 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工期 为当年的 3 月至 9 月。1该道路工程沿线穿过多处现况道路,并紧邻居民小区和工厂等,与之交叉的现况道 路交通量较大且有公交车辆通过,在新建道路北侧有一条 7m 宽现况道路与其顺行,经过 该道路上的社会车辆较多。2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地下管线,主要有电信、给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等管线。3本工程中与道路同步实施的有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市政配套工 程。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问题:1针对该工程

9、的情况,项目经理部施工前应做好哪些现场准备工作?2本工程中应如何控制道路基层的施工质量?3项目经理部对电信、电力工程应如何控制?答案:1该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管线,现况路口交叉多,交通流量大,周围又是居民 区。因此,项目经理部在进行现场准备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并以此做好如下准备工 作:(1)根据施工现况,在不影响道路、管线施工以及水、电、交通等供应方便的地域设 置办公区、生活区及材料库房。(2)施工区域现况地下管线复杂,涉及产权单位多,应事先走访沿线及配合单位,充分 做好调查工作。如现况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等,与新建管线有矛盾的,应协商解决。(3)拟建道路与多条现况道路相交或顺行,且部

10、分道路车辆较多,应制定相应的交通导 行方案,如社会交通便线和施工便线的设置、路口交通等,做到施工、居民出行两照顾, 并注意施工与交通安全。 (4)配合业主做好施工区域内的拆迁工作。 2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基层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路床施工质量,平整度、压实度的抽验合格率应达质量标准要求,不合格 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石灰粉煤灰砂砾进场时,需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要求来料拌合均匀,色泽一致, 级配符合要求,且无明显离析现象外观不合格严禁使用。 (3)应掌握随上料随摊铺随碾压成活。 (4)摊铺前,检查土基纵断高程、横坡、宽度以及压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土基 平整,如有缺陷及时修补。

11、(5)根据设计厚度基层分三层摊铺,每层厚度均为 16cm。 (6)碾压前检查其含水量,使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碾压。 (7)注意养护期内的养护。禁止重型施工车辆通行。 (8)本工程施工时处于雨期,应充分考虑制定雨期施工措施。 3本工程中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应将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 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单位在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方面应对总包单位即 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经理部对分包单位的各项工作应进行监督、检查、指导。案例 4 背景材料: 某道路改扩建工程位于城乡结合部,道路结构层为:4cm 改性沥青混合料 AC 一 13 表 面层;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

12、C 一 20 中面层;6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 一 25 底面层; 36cm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30cm l2石灰土底基层;结构总厚度为 81cm。路线全长 298km,主路大部分路基为填方路基。施工红线范围内存在数量较多的拆迁物,如各种 树木、高、低压电杆、民房等,业主要求工期为当年 4 月 1 日至 7 月 30 日。 1由于工期紧迫,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部经理签批后开始准备施 工,搬移拆迁物,建工地临时设施,导行交通等。 2道路施工正值雨期,施工单位做了雨期施工准备,购置了防雨物资,要求值班巡 逻,发现险情立即排除。 3对填土路基施工要求按 24以上的横坡整平

13、压实,以防积水。当路基因雨造 成翻浆时,应换灰土或砂石重做。 4施工单位认为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只要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多压几遍就可以 达到质量要求。问题: 1该项目经理部负责人签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效?准备工作中如何解决矛盾? 2基层雨期施工方案是否完善?应补充哪些内容? 3填土路基雨期施工更应强调哪些做法? 4工地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特点的认识是否全面?请补充改性沥青混合料施 工要点。 答案: 1施工组织设计应有项目经理部的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和部门的审批手续,才能生效, 项目部经理签批就执行是不对的。搬移拆迁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树木、电杆要 找园林、电力部门,对民房要找居民充分

14、协商,按政策办事,切不可强行施工,引发矛盾。2不完善。应补充: (1)掌握天气预报和施工主动权; (2)工期安排紧凑,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3)做好排水系统,防排结合。3根据工程特点集中安排机具和劳力,组织快速施工,分段突击,本着完成一段再 开一段的原则,当日进度当日完成,做到随挖、随填、随压。4不全面。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施工温度(拌制、摊辅、碾压)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 施工温度高 1020。改性沥青混合料要随拌随用,如工程量大又需集中供料,需要储存 时不宜超过 24h,储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 10,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及粗细料离 析现象。运输中一定要覆盖。施工中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摊

15、铺。摊铺后紧跟碾压, 充分利用料温压实。因厚度为 4cm,可采用高频低振幅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接缝:纵向缝 采用热接缝,横向缝采用平接缝或斜接缝。案例 5 背景材料: 某项目经理部承接了一项道路、桥梁综合性大型工程,并将其中的部分工程按合同分 包给其他单位施工。由于分包单位对安全管理缺乏认识,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安全隐患。 项目经理部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组织了分包单位安全生产培训班。在培训班结业时, 对分包单位的主管领导进行了书面考核。 问题: 1.在实施项目控制过程中,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责任应如何划分? 2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应包括哪些内容? 3安全检查的重点是什么? 4安全检查的目的是

16、什么? 5安全技术交底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6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答案:1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总包方负责,分包方服从总包方的管理。 2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分包方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认真履行分 包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遵守承包方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承包方的安全生产 管理,及时向承包方报告伤亡事故并参与调查,处理善后事宜。3安全检查的重点是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安全检查的目的是验证安全计划的实施效果。 5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 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点和危险点; 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6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 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案例 6 背景资料: 某城市高架桥工程,全桥共 56 跨,每跨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