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三一轮必修2四单元检测试卷15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22603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高三一轮必修2四单元检测试卷15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化学高三一轮必修2四单元检测试卷15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化学高三一轮必修2四单元检测试卷15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化学高三一轮必修2四单元检测试卷15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化学高三一轮必修2四单元检测试卷15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高三一轮必修2四单元检测试卷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高三一轮必修2四单元检测试卷15(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0 页 第 2 页 共 20 页外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内装订线绝密绝密启用前启用前化学高三一轮必修化学高三一轮必修 2 四单元检测试卷四单元检测试卷 15*测试试卷测试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 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一、单项选择1. 2011 年 12 月 5 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 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 PM2.5(PM2.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 2.5106m 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下列有关 PM2.5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 PM2.5污染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可以减少 PM2.5污染 2. 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 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 水3. 2011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城市水资源管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水污染的原因之一是生活污水的任意

3、排放 B. 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生长 C. 含 Si 化合物的排放是“水华”和“赤潮”产生的原因 D. 自来水厂常用 NaClO 等强氧化剂净化、消毒 4.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利用海水制取镁 B.实验室可以海带为原料获得碘 C.工业上可用还原剂还原赤铁矿(含 Fe2O3)获得铁 D.从海水中提取溴元素(以 Br- 形式存在),可以考虑向其中通入 F2 5. “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 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 、 “化 学反应的绿色化”和“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 化”要求

4、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A化工厂用水吸收 NO2制取硝酸的反应: 3NO2H2O= 2HNO3NO B实验室使用石灰石和盐酸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 CaCl2H2OCO2 C用碳、氧气和氧化钠制碳酸钠: CO2=CO2,CO2Na2O= Na2CO3 D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氨气: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6. 煤是我国农村中应用最广泛的燃料,矿藏丰富,但随着人们无节制 的开采,也面临枯竭,下列关于煤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而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

5、馏 B煤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能无节制开采第 3 页 共 20 页 第 4 页 共 20 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物质,都是化学变化 D工业上芳香烃的原料可由煤的干馏得到,其存在于干馏所得的煤焦 油中7. 热还原法冶炼金属的反应一定是() A.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8. 现有以下几种措施: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少 用原煤作燃料,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 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 B C D9. 观察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右图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液体

6、X 的 pH7,液体 Y 是一种黑色黏稠状液体 C.气体 Z 易燃,可还原 CuO,也可使溴水褪色 D.试管 A 中产生浓的白烟10.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ACO2、Cl2、N2、酸雨 BSO2、NO2、CO、烟尘 CNH3、CO2、NO2、雾 DHCl、SO2、N2、粉尘11. 下列六种工业生产: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镁;制硅酸盐水泥; 制普通玻璃;冶炼生铁;制漂白粉;接触法制硫酸,其中必须用 到石灰石作为原料的是( ) A B C D12. 置换反应是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之一。下列是通过置换反应得到铁 的是() A少量单质铜与 FeCl3溶液混合 BCO 通过灼热的 FeO

7、CH2通过灼热的 Fe3O4 D单质铝与 Fe2O3的混合物加热引燃1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 B海水中金的储存量约为陆地的 170 倍,但它的富集程度却很低 C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铀和重水等核原料 D海水中的溴、氟等元素均为微量元素,但仍有提取的价值14. 下表是氧化镁和氯化镁的熔沸点数据:请参考以上数据分析,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 A海水 Mg(OH)2MgB海水MgCl2溶液MgCl2(熔融)MgHClC海水Mg(OH)2MgOMg 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熔融)Mg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

8、为化学变化 B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是三态间的变化 C以煤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甲醇 D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可与溴水反应而褪色 16. 热还原法冶炼金属的反应一定是( ) A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第 5 页 共 20 页 第 6 页 共 20 页外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内装订线17. 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 施不利于“蓝天 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 S02污染 B.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力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D.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9、 18. 国家规定,从 2001 年 2 月 1 日起全国停止生产含 铅汽油,改用无 铅汽油。无铅汽油的含义是 A汽油中绝对不含铅元素 B汽油中不含人为添加的含铅 元素的物质 C汽油中含铅元素在一定指标范围之内 D以上都不正确19. 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 能文明时代” (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 ,届时人们将 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D、对“从菠菜叶中分离出蛋白质并制成电池”的研究仍属于碳素燃

10、料 文明范畴20.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以水性涂料代替油性涂料 B以无磷洗涤剂代替含磷洗涤剂 C实验后的有毒有害物质应分类收集、统一处理 D在通风橱中制氯气时不用 NaOH 溶液吸收尾气21.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22. 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 Ag、Pb2、Na、SO、NO、Cl,该 3 溶液放在用惰性材料做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与还原 产物质量之比为( ) A35.5108 B16207 C81 D10835.5 23. 下列选项的名词和环境

11、污染无关的是( ) A、酸雨 B、冻雨 C、光化学烟雾 D、水体富营养化 24. 某混合气体通过溴水(使其褪色),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使其由黑 色变红色),再通过无水 CuSO4白色粉末(使其变蓝色),再通过澄清石灰 水(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再变澄清),最后剩余气体在空气中点燃,火 焰呈蓝色,这种混合气体是( ) A水煤气 B焦炉煤气 C石油液化气 D高炉煤气 25. 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 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形象表述。 “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 反应。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

12、4 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 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2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和 CH4都是温室气体 BNO2和 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气体 C汽油和花生油的主要成分都是油脂 D毛发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2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可再生能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经济性,第 7 页 共 20 页 第 8 页 共 20 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 B. 13C 与14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C.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235U 与238U 的相互转化D. 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

13、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 28. 历史最久的海水淡化方法是() 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离子交换法 D过滤法29. 某一位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 KI 溶液中,滴入少量 NaClO 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 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有关该同学对实 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2H=I2ClH2O B淀粉 KI 溶液变蓝是因为 I被氧化为 I2,I2遇淀粉变蓝色 C蓝色逐渐消失的原因是 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D粒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I2SO42 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聚乙烯 B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炔烃组成的混合物 C塑料、纤维、橡胶是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人饱和硫酸钠溶液可产生盐析现象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 二、实验题二、实验题3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石油的催化裂化,装置如图:实 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瓶中固体石蜡先熔化,试管中有少量液体凝结, 试管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后闻试管中液体气味,具有汽 油的气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