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辅导大纲(10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202561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复习辅导大纲(10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遗传学》复习辅导大纲(10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遗传学》复习辅导大纲(10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遗传学》复习辅导大纲(10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遗传学》复习辅导大纲(10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学》复习辅导大纲(10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复习辅导大纲(10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遗传学遗传学复习辅导复习辅导课程内容及其概述课程内容及其概述第一章(教材1):绪言;第二章(教材2):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三章(教材3):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讲课时归入“基因突变”一章)第四章(教材4):分离规律与独立分配规律(孟德尔遗传)第五章(教材5):连锁交换规律;第六章(教材13):数量遗传第七章(教材6):染色体(结构、数目)变异第八章(教材10):基因突变; 第九章(教材11):细胞质遗传; 第十章(教材8):基因表达与调控;第十一章(教材9):基因工程与基因组学全书内容主要分五大部分全书内容主要分五大部分序言部分:序言部分:主要简介遗传学学科性质及其发展概况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与分子基

2、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与分子基础:主要介绍与遗传学相关的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现象和规律奠定基础知识引起生物遗传变异的因素部分引起生物遗传变异的因素部分:主要介绍引起生物遗传变异的原因:基因重组(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 ;染色体变异(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基因突变;(细胞质遗传)数量遗传学部分:数量遗传学部分:对遗传学分支学科数量遗传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简介分子遗传学部分:分子遗传学部分:对遗传学新兴分支学科分子遗传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简介课程各章内容分述:课程各章内容分述:第一章(教材第一章(教材11):绪言):绪言主要掌握:主要掌握: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对象及任务;遗传学诞生

3、及发展简况如:遗传学、遗传、变异等概念;遗传、变异与选择的关系;遗传学诞生时间第二章(教材第二章(教材22):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主要掌握:主要掌握:1 1、细胞结构:、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一般结构,重点掌握与遗传密切相关部分染色质/体的结构、形态和数目、形态和数目如:染色体的主要组分(蛋白质、DNA) ;染色体的结构(DNA 如何与组蛋白结合构成核小体:每个核小体的核心是由 H2A、H2B、H3和 H4四种组蛋白的各两个分子组成的八聚体,DNA 双链盘绕 1.75 圈在它上面而两个核小体之间的连接丝由约含 5060 个碱基对的 DNA 双链及一个组蛋白分子 H1所组成、螺线体

4、、超螺线体及染色体)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区别(结构相同,只是核酸含量不同) ;染色体形态组成;常见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水稻、玉米、黄瓜、豌豆、洋葱、果蝇、人类)2 2、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了解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重点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染色质/体(DNA 以及基因)复制、分离行为及其遗传学意义。如:如染色质染色质/ /体(或体(或 DNADNA)/ /或联系到基因或联系到基因(如 Aa)复制时期、联会配对、交换等、染色质/体(基因)分离形态、数目含量变化。注意通过教材注意通过教材 P17P17、1919 的的图图 2-82-8、2-92-9 掌握。掌握。( (细胞染色体

5、数为 6,后期与后 I 期的染色体 图。) );细胞中染色体 DNA 含量为 2c,则其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四分孢子中的染色体 DNA 含量为?3 3、生物繁殖后代:、生物繁殖后代:了解生物繁殖后代的类别、过程及各类生物是生命周期,重点掌握有性繁殖中的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小孢子,每个小孢子进一步发育成四个单核花粉粒。在花粉粒发育过程中,每个小孢子的细胞核再经过两次有丝分裂后形成一个成熟花粉粒,其中的两个细胞内核称为精核,另一个核发称为营养核(管核) 。这样一个成熟的花粉粒在植物学上称为雄配子体;玉米杂合体 Aa 的一个胚囊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 4 个大孢子,含 A

6、 或 a 的各占 2 个;而形成胚囊时,每个胚囊的 8 个核都含 A 基因或8 个核都含 a 基因。如:高等植物的雌配子形成过程、雄配子形成过程(教材(教材 P23P23 的图的图 2-132-13) ;授粉受精过程与果实(种子)形成及果实直感现象(可通过一个例子了解掌握情况:玉米(水稻)孢子体细胞含 10 对染色体。问下列组织每个细胞有多少条染色体?(1)胚乳;(2)花粉管核;(3)卵核;(4)极核;(5)精核;其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载有 Aa 和 Bb 基因,则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的基因型如何?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二分体细胞的可能基因型如何?)基本概念:基本概念:(非)同

7、源染色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减数分裂、联会、交换、直感现象。第三章(教材第三章(教材33):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讲课时归入第七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讲课时归入第七章“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中)中)主要掌握:(略)主要掌握:(略)第四章(教材第四章(教材44):分离规律与独立分配规律(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与独立分配规律(孟德尔遗传)主要掌握:主要掌握:基因型、表现型与基因型和环境的关系;一因多效与多因一效;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1 1、不同等位基因对的基本遗传规律,重点掌握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实质(三点主要观点)、不同等位基因对的基本遗传规律,重点掌握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实质(三点主要观点) 。如

8、: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基因如何传给后代):Aa 杂合体繁殖后代时,能形成多少种配子?后代中有多少中基因型及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杂合基因型有多少种?在此基础上掌握独立遗传的 2 对、3 对及多对的规律杂交组合 AABBAaBb 最多能产生几种基因型的后代类型;以血型基因为例的复等位基因遗传规律以及拓展到烟草自交不亲和基因 S 的 S1、S2、S3、S4。2 2、由、由 1 1 对、对、2 2 对及多对(分别位于不同同源染色体对,即独立遗传)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对及多对(分别位于不同同源染色体对,即独立遗传)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如:由 1 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

9、性状的遗传后代中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尤其注意控制的性状显性完全、不完全差异,在次基础上掌握 2 对及多对的规律在 AaBBCcddAabbccDd 杂交中,指出后代中:(1)AaBbCcDd 个体占多少?(2)有 B 基因的个体占多少?;两对等位基因间存在互作下的几种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两对独立基因互作的互补、积加、重叠、显性上位、隐性上位和抑制作用等的表现型比例) ;以血型基因为例的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规律(可拓展到烟草自交不亲和基因 S 的 S1、S2、S3、S4 控制的性状的遗传) 。3 3、会利用棋盘式、概率或二项展开式计算某种(基因型、会利用棋盘式、概率或二项展开式计算某种(基因型

10、/ /表现型)杂合个体繁殖后代群体中的基因型表现型)杂合个体繁殖后代群体中的基因型/ /表现型的表现型的比例等。比例等。第五章(教材第五章(教材55):连锁交换规律):连锁交换规律主要掌握:主要掌握:1 1、掌握连锁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掌握连锁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2 2 对(或对(或 3 3 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基本规律,重点掌握形成重组型配子的机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基本规律,重点掌握形成重组型配子的机制。制。如:形成重组型配子的机制(在个体繁殖后代过程中,性母细胞形成配子的进行减数过程的前期中联会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的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致使原来连锁于同一染色体对上的两对基因发生重组

11、,从而形成四种不等的配子:两种相等的亲本型配子和两种相等的充重组型配子)2 2、掌握连锁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掌握连锁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2 2 对(或对(或 3 3 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基本规律,注意区分相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基本规律,注意区分相引组和相斥组两种不同杂交下后代表现型个数多少的差异。引组和相斥组两种不同杂交下后代表现型个数多少的差异。如:相引组中,亲本类型比重组类型多,但相斥组中则不是这样,但若与按 9:3:3:1 的比例计算出的理论值比,都是亲本型多而重组型少。3 3、了解生物不同类型的决定性别的系统,重点掌握性连锁内容并注意与从性遗传(又叫

12、性影响遗传)的区别。、了解生物不同类型的决定性别的系统,重点掌握性连锁内容并注意与从性遗传(又叫性影响遗传)的区别。如:胎生生物马牛羊和人类及果蝇的 XY 系统(雄性杂合,为 XY;雌性纯合 XX) ;卵生生物鸡鸭等鸟类和家蚕及蛾蝶类的 ZW 系统(雄性纯合 ZZ;雌性杂合 ZW) ;重点掌握一些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常见等位基因对及其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如位于果蝇 X 染色体上的红眼 W 和白眼 w 基因;位于人 X 染色体上的正常 C 和色盲 c 基因的某父亲患有色盲的家庭中,女儿中有一半出现色盲。试问儿子中患色个体的概率) ;掌握从性遗传本质(与伴性遗传的异同):羊有角-无角(有角 A 为显

13、性,但只在中表现,在中不表现)/人秃顶-非秃顶 秃顶是受常染色体基因 A 控制的,在男性中表现为显性,在女性中表现为隐性,它的等位基因 a(非秃头)仅在女性中为显性 等的从性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规律。4 4、了解交换值的含义及测定计算交换值方法类别,重点掌握利用交换值进行基因定位和制作连锁遗传图(主要、了解交换值的含义及测定计算交换值方法类别,重点掌握利用交换值进行基因定位和制作连锁遗传图(主要是三点测验法)是三点测验法) 。如:交换值通过重组值估算(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的百分比) ,大小在 0-50%之间变动,主要取决与基因的连锁状况:连锁基因距离越近,连锁强度越大,发生交换重组的频率越

14、低,交换值越小,反之亦然。也受性别、年龄、温度影响而稍有波动;通过杂交的 F1 代自交或测交,利用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数目可估算重组值(F1为紫花、长型花粉粒,F2紫长 4831、紫圆 390、红长 392、红圆 1338,总数 6952。控制该二对性状的基因间,交换值为);通过理解教材 P100 例题和作业题掌握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法(这是本章书%1006952/13382%100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它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用隐性亲本测交,同时确定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利用测交后代群体中表现型的种类和数目来判断基因/对间是否连锁、进而计算各种交换值估算两个单交换值时,应该分别加 上双交换值部分的值。

15、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排列位置而实现定位。 )水稻的体细胞有 24 条染色体,其连锁群数为?;如果不存在干扰,则观察到的实际双交换值与理论的双交换值比例应为?5 5、掌握计算连锁遗传的后代群体中某重种基因型、掌握计算连锁遗传的后代群体中某重种基因型/ /表现型的比例。表现型的比例。如:通过理解教材 P106 例题和 P112 作业第 3 题来掌握。第六章(教材第六章(教材66):染色体(结构、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数目)变异主要掌握:主要掌握:1 1、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掌握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含义、各类型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配对和分离、遗传效应,如什么叫重复?染

16、色体发生重复结构变异会出现哪两种主要的遗传效应?)及应用。如:如:重点掌握倒位和易位类型的联会配对(画出的粗线期的染色体联会图:(注意图示出C D Ec d eA Ba b已复制之含义)又如:又如:孢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出现“后期桥”现象(主要是因某些原因而形成双着丝点的染色(单)体:缺失顶端的染色体间形成具有双着丝点的染色体;染色体发生臂内倒位后且倒位区段内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一次交换形成双着丝点的缺失染色单体;重复染色体若重复区段内包含着丝点形成双着丝点染色体,这样的细胞细胞分裂时,都可产生染色体桥。 ) 。2 2、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性数目变异和非整倍性数目变异。首先掌握各种变异类型的定义,重点掌握各种变异类型的染色体联会及分离,在此基础上掌握其产生的配子以及形成的后代类型计算、育性情况等。如:如:首先清楚两点联会只能在染色体的“两两”间进行,因此多倍体细胞中的两个以上的同源染色体间可以联会成各种“价体” (单价、二价、三价、四价体)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