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各国坦克歼击车评析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20254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后各国坦克歼击车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战后各国坦克歼击车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战后各国坦克歼击车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战后各国坦克歼击车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战后各国坦克歼击车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后各国坦克歼击车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后各国坦克歼击车评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后各国歼击坦克评析战后各国歼击坦克评析二战期间,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突飞猛进,坦克的重量从二战前的10吨左右迅速提高 到了30吨,一些重型坦克还达到40吨、50吨甚至是60吨以上;火炮口 径也从二战前主流的 37毫米迅速升格为75毫米、76毫米、85毫米、88毫米、122毫米坦克的防护和火力都得 到了巨大的提高。这样一来,一个尖锐 的问题就产生了:要对付越来越难以穿透的敌坦克 装甲,就需要更大威力的火炮,敌坦克的装甲厚度也会水涨船高变得更厚,又对火炮的威 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如 此“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坦克的全重迅速上升,几乎超过 了动力系统能承受的极限,从而影响到了坦克的机动性能。许多国家

2、的装甲部队都在试图 解决这样 一个难题: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对手,如何使装甲车辆在火力上尽快压倒对手,而 又不因为火力的提升造成装甲车辆超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当时各国的坦克装甲车辆设计人员都绞尽脑汁。有一些设计者虽 然知道这是个技术瓶颈,但是仍然试图硬闯蛮干,一味提高装甲厚度和火炮威 力,结果设 计出了类似“虎王”这样火力、防护超群但机动能力极其薄弱的重型坦克,这条蛮干道路的 极端便是疯狂的“鼠”式超重型坦克,这个180吨的大家伙 如何送上前线都是个头痛的难题 (不过也不必太担心,因为前线会自动朝它靠拢的) 。实践证明,在技术水平没有大的突破 之前,硬闯蛮干决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另一些设计者就

3、比较灵活,他们的思路是尽一切 可能(包括降低防护性能、采用无炮塔设计等)把大口径火炮安装在可移动的底盘上,在 己方更强大坦克问世之前先 担负起摧毁敌方先进坦克的任务。于是,一种新的战车问世了, 这就是坦克歼击车。在二战中,各国的坦克歼击车大多利用现成坦克底盘改装,多采用无炮塔设计以安装 更强大的火炮,专门用于猎杀敌方坦克。这种剑走偏锋的“奇兵”思路一度非常 流行。但是 随着战后主战坦克的出现和发展,装甲战斗车辆设计的主流又重新回到了追求火力、机动 性和装甲防护平衡发展的路子上,坦克歼击车的发展与如火如荼 发展中的主战坦克相比, 就好像是个被晾在一边的丑小鸭,以至于长期被人们淡忘和忽视。可是,虽

4、然已不像二战时那样风光无限,一些国家还是没有完全放弃坦克歼击车的发 展思路,也开发出了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型号。这些型号虽然大多远不如同时期的 主战坦克 那样有名,但也绝非等闲之辈。笔者通过本文,就是想向读者介绍几款二战后的坦克歼击 车,让大家对这种另类的装甲战斗车辆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从天而降从天而降前苏联军队是冷战时期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梦魔,在建军思想上一直崇尚进攻,认为 发起进攻规模越大、速度越快、一次突击的纵深越深,对敌人的打击也就越重。 在这种思 想的支配下,苏军对空降兵的发展总是倾注了相当大的精力。其实早在二战爆发前,当西 方国家主流军事思想仍迷恋着堑壕防御战的时候,前苏联的军事家 们

5、就敏锐地意识到了大 规模运动战的价值,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独立建制的空降部队,并在苏芬战争中实现了世 界上首次大规模空降作战。但由于准备不足、缺乏足 够的运输机,再加上技术手段落后, 二战中前苏联空降部队除了进行过少数几次不成功的空降作战外,大部分时间一直是被作 为精锐步兵部队使用,并没有突现出空 降部队的价值。战后的1946年6月,前苏联空降兵部队从一般建制中独立出来,成为一支战略进攻力量。 由于空降兵在苏军中特殊的地位,加上对大纵深进攻理论的推崇,苏军 认为空降兵不应该 只是一支仅装备少量重武器的轻步兵部队,而应该和其他部队一样有自己的装甲战斗力量, 以便在空降投入战斗后能和敌方地面部队交手

6、。为了达 到这个目的,前苏联专门开发了一 些装备给空降兵的装甲战斗车辆,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型号之一就是 ASU-85空降坦克歼击车。在前苏联军队举行的大型军事演习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安-12“幼狐”式 运输机降落后,尾部舱门大开,一辆车身低矮、采用倾斜装甲的坦克歼击 车从里面驶出, 这就是 ASU-85式坦克歼击车。除了机降,这种坦克歼击车还可以直接空投。在空投前, 需要把 ASU-85坦克歼击车牢固地固定在一个专用 平台上,这个平台又与几顶大型降落伞 连接。从运输机的尾舱门滑出后,几顶降落伞自动打开,让整个平台缓缓落地;在落地前 的一瞬间,平台下面的几个减速火箭 按照预定要求同时点

7、燃,进一步强制平台减速,确保 ASU-85坦克歼击车能平稳着陆。其实 ASU-85并不是苏军空降部队装备的第一种坦克歼击车。在 ASU-85之前,苏军 曾经装备过 ASU-57小型坦克歼击车。这种车辆车体小巧,广泛采 用铝合金,敞开式战斗 室设计,正面装甲厚6毫米,侧后装甲厚4毫米,装备一门 CH-51型57毫米反坦克炮(二战 时 ZIS-2反坦克炮的发展型号) ,动力 装置为一台 M-20E 型4缸水冷汽油发动机。虽然该车 可以说是小巧玲珑,但是缺点也很多,首先装甲太薄,仅能抵挡步枪弹和破片,其次敞开 式战斗室易受攻 击,且不具有三防能力,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ASU-85坦克歼击车由前苏联

8、OKB-40设计局研制,项目工程代号“573工程”。1958年7 月经过测试定型, 得到 ASU-85这个正式编号,于1959年开始投入批量生产。该车采用前 苏联 PT-76水陆两栖坦克的底盘改造而成,许多部件与后者通用,性能参数也比 较接近。 比起过去装备的 ASU-57,ASU-85有多项重大提高:首先,它采用了全封闭战斗室,这样 一来乘员能够得到全面保护;其次,ASU-85的装 甲厚度更大,前装甲板厚度45毫米,侧 装甲厚度13毫米,车后、车顶和车底装甲厚6毫米,基本达到了二战时期中型坦克的装甲防 护水平,乘员安全性有了提 高:而且车体前部和侧面装甲采用了大倾角设计,防护能力大 幅度提高

9、,具备与敌方装甲部队交战的能力。该车战斗全重15.5吨,全长8.435米,车体长 6.24米,车宽2.97米,车高1.935米,车底距地面高420毫米。ASU-85有4名乘员,驾驶员坐在车体右前方,车长在战斗室内的火炮右侧,炮手和装 填手位于火炮左侧,各个乘员都有自己独立舱门出入。在车的底板上还有 一个应急逃生舱 门,供紧急情况下弃车逃离时用。ASU-85的动力为一台 YAMZ-206V 型 V 形6缸柴油机, 功率155千瓦,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1个 倒档。车体两侧各有6个挂胶负重轮,诱导轮在前, 主动轮在后,没有托带轮。悬挂装置为扭杆式悬挂,最前面和最后面的两对负重轮有液压 减震器。履带对

10、地面的 压强为42千帕。该车最大公路速度45公里时,公路行程360公里, 过垂直墙高1.1米,越壕宽2.8米。该车底盘不具有水上浮渡能力,仅能涉水通过浅 水地带, 涉水深1.1米,为了便于涉水,车体前部装有防浪板。ASU-85坦克歼击车的武器为一门 D-70型85毫米反坦克炮,后坐行程520毫米,火炮射 界左右各30,俯仰角-4.515。火炮瞄准装 置:白天中远距离瞄准用 TSHK-2-79-11型白光瞄准镜,近距离直接瞄准用 S-71-79型全景瞄准镜,夜间瞄准则采用 TPK-1-79-H 红 外夜 视瞄准镜,该瞄准镜为主动红外式,需要用车上安装的2盏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车 内共携带40发8

11、5毫米炮弹,射速67发分,弹种有高速曳光穿甲弹、曳 光穿甲弹、破片 榴弹和烟幕弹等。其中,RP-367P 次口径高速曳光穿甲弹初速1150米秒,在500米距离、 60着角时可以击穿150毫米装甲钢 板。此外,车上还配备了 R-120或 R-113车载无线电台, 供联络通讯用。1962年 ASU-85开始装备前苏联空降师反坦克营,每营配备31辆,成为主要的机动反 坦克力量。除了装备前苏联空降部队外,ASU-85还出口到其他 华约国家,以及阿富汗、 芬兰、印度、越南、埃及、南斯拉夫等国家。在1967年的中东“六日战争”中,埃及军队用 ASU-85坦克歼击车与以色列装甲部队 交战。不过在前苏联以外的

12、国家,ASU-85更多地被 当作单纯的轻型坦克歼击车来使用,而很少象前苏联那样用于空降部队。从战略战术方面来看,前苏联之所以选择在空降部队内装备坦克歼击车这种有复古味 道的装甲车辆,主要原因是因为空降部队落地后几乎毫不例外地将陷入敌人包 围,空降部 队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阻挡敌军的进攻。空降部队对装备重量有非常苛刻的要求,象主战 坦克等笨重的装备显然不可能随同空降,而为了对付敌人的坦克 部队,空降装甲战车就只 能向火力方面倾斜,防护上的不足只能通过增强机动性来弥补。于是,在二战战场上活跃 的坦克歼击车被重新重视,从而诞生了象 ASU- 85坦克歼击车这样非常有个性的装甲战车。最近,俄罗斯空降部队

13、再次列装了一种新型的坦克歼击车“章鱼”坦克歼击车。这种 坦克歼击车与传统意义上无炮塔设计的同型车辆不同,采用了炮塔式设计。根 据俄通社- 塔斯社的报道,2007年6月12日俄军用伊尔-76运输机进行空投“章鱼”坦克歼击车的试验 扶得了成功,并且根据可靠消息,早在2006年 “章鱼”就装备了俄罗斯空降兵部队。进行浮渡实验的“章鱼”“章鱼”配备与 BMD-3空降兵战车相同的底盘,其使用反坦克炮则由 T-80坦克的125毫 米滑膛炮改进而成。该炮既能发射反坦克炮弹,又能发射激光制导 导弹。据悉,其配备的 高速穿甲弹威力十分强大,可轻松击穿美国 M1A1、以色列“梅卡瓦”3型和德国“豹”式坦克 的装甲

14、。除此之外, “章鱼”还可用来摧毁 掩体工事和坚固的建筑物。据介绍, “章鱼”125毫米自行反坦克火炮由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制造厂耗时7年研制而成,能够进行两栖作战,即使 在3级风浪中也能 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除装备空降兵外, “章鱼”还将逐步取代俄陆军已装 备多年的 T-12A 式100毫米反坦克炮。该车公路最大速度达80公里时,可以伴 随 BMD-4 型战车执行攻击任务。在空降行动中,两种战车车内成员可与战车一起空投,这将大大缩 短着陆后投入战斗的准备时间。 “追猎者追猎者”后传后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装甲部队所向披靡,横扫了几乎整个欧洲。而在坦克歼击 车领域,德国的成就也被世人所瞩目,其

15、“猎豹”、 “追猎者”等堪称二战中最 优秀的坦克歼 击车之一。二战中的德国大力发展坦克歼击车,主要是因为在东线德军面临苏军装甲部队 的巨大威胁。为了对付苏军如潮水般涌来的坦克集群,德军需 要更多威力强大的机动反坦 克平台,而此时由于盟军连续不断的战略轰炸,德国军事工业已经不能为军队生产足够数 量的坦克。为了应对这种困境,大量制造结构简 单、生产简便且火炮威力高于同吨位坦克 的坦克歼击车成为几乎唯一可行的方案。但是,二战终究以纳粹德国的战败而告终。战败 的德国不但损失了相当数量的工业 设备和技术人员,连国土都被一分为二,分别成为归属 于不同阵营的两个国家,成了冷战对峙的前沿。战后初期,属于西方阵

16、营的联邦德国元气大伤,一时无力重振当年坦克大国的雄风, 只能委曲求全购买美国 M47“巴顿”中型坦克作为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但是 性能平庸的 M47并不令德国人满意,于是在1965年,其自行研制的“豹”1式主战坦克开始装备联邦德国 坦克部队。不过,面对铁幕对面强大的坦克装甲集 群,光靠当时生产数量有限的坦克不可 能支撑多久,于是,二战时应对苏军的老经验发展坦克歼击车又被重新得到重视。1967 年,联邦德国研制出一款新的坦 克歼击车JPZ4-5式90毫米坦克歼击车。JPZ4-5坦克歼击车战斗全重为27.5吨,乘员4人。车体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装甲厚度 为5012毫米不等。车内布置战斗室在前,动力传动装置在 后,火炮装在车体正面首上甲板的中央偏右位置。从外观上来看,JPZ4-5坦克歼击车非常像二战时德国陆军著名的“追猎 者”坦克歼击车,可以看成是追猎者 设计思想的延续。在车体顶部上方右侧装有一套红外 白光探照灯,供夜间作战用,右侧还有1套8联装烟幕弹发射器。JPZ4-5坦克歼击车的主要武器为一门 M1966式90毫米反坦克炮,身管长度为36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