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八年级(下)阶段检测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42202516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八年级(下)阶段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八年级(下)阶段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八年级(下)阶段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八年级(下)阶段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八年级(下)阶段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八年级(下)阶段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八年级(下)阶段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9 页 2018-4-4许桥中学八年级(下)阶段检测姓名 语语文文第第五五六六单单元元试试卷卷题号积累与运用阅读1阅读2阅读3阅读4作文总分得分一一积积累累与与运运用用(3 30 0 分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 ) A.泠泠作响(lng) 千转不穷(zhun) 燕地寒(yn) B.短褐穿结(h) 食马者(s) 曝沙之鸟(p) C.烨然若神人(hu) 犬牙差互(c) 风掣红旗(ch) D.浩浩汤汤(tng) 伛偻提携(yl) 谪守(zh)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其真不知马

2、邪? D.云归而岩穴暝。 3.选出下列句子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D.以中/有足乐者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2 分) ( ) A.猛浪若奔(奔马)佳木秀而繁阴(秀丽)B.其真不知马邪(难道)尝趋百里外 (快步走) C.寓逆旅(旅店)斗折蛇行(北斗星) D.而或长烟一空(或者) 赞曰(赞 美) 5.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原文一致的句子( 2 分) ( ) 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B.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C.太守

3、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 D.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第 2 页共 9 页 2018-4-46.下列句子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2 分) ( ) A.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C.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D.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7.下列成语中有5 个错别字,请在方框里改正。( 3 分) 万事享通 披星戴月 欢心鼓舞 栩栩如生 既往不究 迫不及待 甘败下风 冥思苦想 直接了当 首屈一指8.语文常识填空(-题每空1 分,第题 4 分,计15 分) ,悠然见南山。 落红不是无情物, 。 长风破浪会有时, 。 人们常用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来比喻本 意

4、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东坡乐府笺。“东坡”指的是 。“水调歌头”是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表现爱情坚贞的千古名句是 , 。 古时经常由于某种原因用一个 “合称”称呼几个文人,比如“李杜”“三袁” 等等。请你再举出三个例子来。 , , 。对联是中国文学的特有样式。有一副对联的上联是: 欧欧阳阳修修与与民民同同乐乐。请你根据课文岳阳楼记的有关内容拟一个下联。 (4 分) 下联: 。二二阅阅读读题题(8 80 0 分分) (一一)阅阅读读五五柳柳先先生生传传一一文文,回回答答1 1- - - -6 6 题题。( (2 20 0 分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

5、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 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第 3 页共 9 页 2018-4-4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 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 分) (1)亦不详其姓字 详: (2)既醉而退 既: (3)亲旧知其如此 旧: (4)以乐其志 乐: 2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A亦不详其姓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因以为号焉 以乐其志C或置酒而招之 无怀氏之民欤 D或置酒而招之 既醉而退 3请把“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两个 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 分) 译文:(1) 。 (2) 。 4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请摘录原文回答。(4 分) 答: 5“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含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 不求甚解”?(4 分)答: 6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用自己的回答,他的 “志”是什么?(2 分) 答: (不超过 15 个字)(二二)阅阅读读

7、送送东东阳阳马马生生序序一一文文,回回答答7 71 12 2 题题。( (1 19 9 分分)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 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 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 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 皲裂而不知。

8、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第 4 页共 9 页 2018-4-4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 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2 分) (1)嗜学( ) (2)叱咄( ) 容臭( ) 曳屣( )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6 分) (1)录毕,走送之( ) (2)俟其欣悦( ) (3)寓逆旅主人( ) (4)皆被绮绣( ) 主人日再食( ) 卒获有所闻(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

9、同的一项是( )(2 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负者歌于途 B当余之从师也 髻鬟之始掠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佳木秀而繁阴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 11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 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3 分) 答: 。 12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从中受到什么样的 启发?(4 分) 答: 。(三三)阅阅读读岳岳阳阳楼楼记记选选段段,回回答答7 71 12 2 题题。( (2 20 0 分分)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

10、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 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 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 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 分) 而或长烟一空( ) 至若春和景明 ( ) 连月不开( )第 5 页共 9 页 2018-4-4去国怀乡( ) 薄暮冥冥 ( ) 沙鸥翔集( ) 14在文中第段 找出四对反义词(2 分) , , , , 。 15在第段中找出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面悲者 矣”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2 分) 答: 。 16翻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 分) 译文: 。 17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 (2 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