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组自主命题12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218399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历史组自主命题12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一历史组自主命题12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一历史组自主命题12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一历史组自主命题12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一历史组自主命题12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组自主命题12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组自主命题12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涪陵十四中 2017 年秋期七年级自主命题检测历 史(三)(第第 920 课课 时间:时间:45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0 分)分)班级班级_ 姓名姓名_ 成绩成绩_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框中相应的位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框中相应的位 置。置。 )题号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答案1、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指( ) A.项羽、刘邦

2、起义 B.国人暴动 C.牧野之战 D.陈胜、吴广起义 2、下列中国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王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是( ) 秦始皇 秦二世 汉高祖 汉文帝A. B. C. D. 3、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4、 汉书中说:“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A.张骞是去西域的第一人 B.张骞第一个率使团去西域 C.张骞出使西域,带回重要信息 D.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5、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西亚欧

3、洲B.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D.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印度 西亚欧洲6、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逐步成为黄河流域南北各族流行的服装。这个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黄河流域南北( )A.生产技术相互影响 B.生活习俗相互影响C.生活、饮食习惯相互影响 D.民族交融成为趋势7、西晋的灭亡者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内迁的匈奴人 司马炎 B.曹操 司马睿C.曹操 司马炎 D.内迁的匈奴人 司马睿8、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B.在南北朝实力对比中,南朝始终处于优势地位C.梁武帝时,政治日益败坏D.都城健康曾经因叛

4、乱而失守9、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于( ) A.东汉末年 B.春秋战国时期 C.西晋末年 D.三国时期 10、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11、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 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剧 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2、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治国方略,而西汉时期提出“以 德化民”是在( ) A.汉高祖

5、时期 B.文景时期 C.汉文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 13、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中的“一人”指的是皇帝。 “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4、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 “六朝”先后顺序是( ) A.东晋、孙吴、宋、齐、梁、陈 B.孙吴、东晋、齐、宋、陈、梁 C.孙吴、宋、齐、梁、陈、东晋 D.孙吴、东晋、宋、齐、梁、陈 15、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魏晋南北 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社会相对安定 自然条件好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南方生产 力先进A. B. C. D.二、判断

6、题(二、判断题(每小题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分,本大题共 10 分。分。 )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乱,造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赤壁之战 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此后,曹操、孙权、刘备各据一方,励精图治。司马氏建立 的西晋短暂统一全国。东晋以后,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来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有了 重大发展,祖冲之、贾思勰为代表的科学家和王羲之、顾恺之为代表的艺术家,都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这一时期,由于长期战乱,百姓深受战争带来的灾难,渴望社会安 定;人口大迁徙后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使我国南方

7、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经济的差距逐 渐缩小;北方民族的大迁徙,北魏孝文帝等一些政治家的汉化改革,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 相互学习,民族差异减少,认同感增多,出现了各民族大交融的盛况。这些都为后来隋朝 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6、官渡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割据。 ( )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是民族大交融和分裂战乱。 ( )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承上启下,从经济、文化、民族等多方面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 件。 ( ) 19、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艺术珍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 )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分裂割据,但却是中华文明璀璨发展的时期。 ( )三、填图题三、填图题

8、(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小题,第小题,第 21 小题小题 4 分,第分,第 22 小题小题 6 分,共分,共 10 分。分。 )21.21. 右图是秦朝的疆域图,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右图是秦朝的疆域图,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2 分)分)A.临洮临洮B.辽东辽东22、右图是三国鼎立图,请在图中的方框右图是三国鼎立图,请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出相应政权的名称。内填出相应政权的名称。 (6 分)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小题,第 23 小题小题 12 分,第分,第 24 小题小题 13 分,共分,共 25 分

9、。分。 )23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材料二 汉武帝继承了汉高祖以来,数十年休养生息所累积的国家资源,对内以“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 ,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和方法,对外则连年发兵征讨匈奴,开 拓四裔,使大汉声威远播,国势达于顶峰。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建立于哪一年?都城在哪里?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 取了哪些措施?(8 分)(2)材料二中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采纳谁的建议?哪一学派从中获益最大? (2 分)(3)根据材料二,说一说汉武帝的内

10、外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 分)24.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 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 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 材料二材料二 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善以西数国。及破姑师,未尽殄,分以为车师前后王 及山北六国。时汉独护南道,未能尽并北道也。然匈奴不自安矣。其后日逐王畔单于,将 众来降,护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既至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为安远侯。 材料三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一

11、带一路”不是 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 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 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 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材料一中的西域指哪?为开通西域作出贡献的是谁?(3 分)(2)材料二中,对西域的管理始于哪个朝代?管理机构的名称叫什么?(4 分)(3)材料三中的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作用?(4 分)(4)谈谈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感想。 (2 分)五、简答题五、简答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2、小题,第 25 小题小题 13 分,第分,第 26 小题小题 12 分,共分,共 25 分。分。 )25.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 出成就。结合所学回答: (1)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发明于何时?又是谁改进了造纸术?(2 分)(2)两汉时期的医学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被称为“医圣”的是谁?其著作是什么?(4 分)(3) 史记的作者是谁?史记是一部什么体裁的著作?(4 分)(4)道教创立于何时?道教的创始人有哪些?佛教在何时传入中国?(3 分)26. 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结合所学回答: (1)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壮大起来,改革的哪些措施使秦国军队成为“虎狼之师”?这次 改革对秦国起了什么作用?(4 分)(2)北魏有一位皇帝具有远见卓识,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他是谁?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4 分)(3)你认为改革和创新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 分)命题:赵丹审题:况守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