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制“教学模式利与弊的探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218161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一制“教学模式利与弊的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一制“教学模式利与弊的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一制“教学模式利与弊的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一制“教学模式利与弊的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一制“教学模式利与弊的探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学生科学与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追求创新,切围绕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教学思路,着重培养同学的实际工作能力,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同学树立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我们儿代实验诊断人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我们国家的实验诊断和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三一制“教学模式利与弊的探析张国军康熙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三一制”教学模式即一年基础课、一年专业课、一年临床实习,为我国三年制医学专业主要的教学模式1 。这种模式能够体现现代医学基础性、系统性

2、、先进性,方便教学实施与管理,节省财力、人力。但是,这种模式使基础与临床教学完全割裂,互相脱节在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同时造成内容重叠,甚至有时相互矛盾l j J 。带有盲目性的学习基础课,把医学当成纯自然的科学学习;同时,以生物医学科学为主,分科越来越细,医学课程门数达5 0 多门,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适应现代医学科学模式,即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f 2 】【4 J :经院式教学倾向明显,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理论脱离实际, 严重影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我院1 9 9 6 2 0 0 3 年间毕业的检验专业学生、学院承担检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实习

3、医院检验科带教教师三个层次进行系统的教与学的问卷调查,找出“三一制”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并针对其缺点提出教学一见习一教学一实习的模式,即“阶段式”教 学模式的方法和思路。对象和方法1 对象1 1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检验专业1 9 9 6 2 0 0 6 年间毕业学生:1 2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承担检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教师;1 3 北京同仁医院、朝阳医院、安贞医院等实习医院检验科带教教师。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围绕“三制”教学模式中教与学各个环节自行设计问卷。学生的问卷分为主卷和副卷两套,教师和实习带教教师各一套。学生的主卷为对“三一制”教学模式的系统

4、、全面、整体的调研,副卷为我们根据十余年的教学经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各届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三一制”教学模式中可能与现代医学发展不适应的层面进行的有针对性的、重点的、细致的调研。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医院带教教师主要从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程度,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生对相关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学生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学生的自学能力等环节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为保证问卷收回的数量和质量,我们绝大部分采取分区、分片的直接送到学生和带教教师手中,并讲明问卷的具体填划办法或叫学生代表回到学校来取,再集中寄回或送回的方式,保证在

5、短时间内收回了足够高质量的问卷,按时完成科研任务。3 统计范围3 11 9 9 6 年- - - 2 0 0 6 年毕业生,总共3 3 0 人左右,其中杭州交流的有4 0 人,不包括在此次统计范围之内:公司工作、个体、转行、乡镇卫生所的8 0 人左右,也不包括此次统计范围之内;二级以上医院的2 0 0人左右,为此次统计范围。发出“表一”问卷共1 9 6 份,收回1 2 2 份,其中废卷2 l 份,具有实际统计价值的问卷1 0 1 份。发出“表二”问卷共1 9 6 份,收回1 2 2 份,其中废卷3 9 份,具有实际统计价值的问卷8 3 份。3 2 检验专业医学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发出问卷共3

6、2 份,收回3 2 份,其中废卷0 份,具有实际统计价值的问卷3 2 份。3 3 安贞、同仁、朝阳医院的部分带教教师,发出问卷共2 4 份,收回1 4 份,其中废卷0 份,具有实际统计价值的问卷1 4 份。结果经过对不同层次具有统计意义的问卷的综合分析,以构成比作为统计指标,我们分别得出学生( 表1 ) 、基础和专业课教师( 表2 ) 主要项目的结果。同时我们对赞同教学一见习一教学一实习的“阶段式”教学模 式和赞同基础课一专业课一实习的“三一制”教学模式的学生构成进行四格表卡方检验( 表3 ) ,1 8 0P = O 0 0 0 0 0 0 1 ,差异有显著意义,即学生对“阶段式”教学模式和“

7、三一制”教学模式赞同比有显著性差异。表1 学生调查结果主要项目构成比调查项目构成比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基础、专业课、实验与理论课学时比例安排比较满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以独电解决血细胞分析仪堵空现象为标准)竞争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能力较强与人交往的能力普遍较强科研能力差( 以参加过科研为标准)科研意识薄弱( 以参加工作到调查时发表过一篇文章为标准)一年实习时间合适赞同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到医院相关科室见习赞同教学一见习一教学一实习的教学模式 赞同基础课一专业课一实习的教学模式表2 教师调查结果主要项目构成比调查项目构成比认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一般认为基础课授课学时安排合理认为学生发现问

8、题、分析问题、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较强认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认为学生英语水平较差认为学生创新能力差认为学生科研能力弱认为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认为学生和教师关系融洽认为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学习的主动性、竞争意识较强表3 两种教学模式学生赞同比的频数分布由于非典以及教学医院的调整,使得可调查人数比较少,但从有限的信息来看,对于我们学校检验系学生动手能力、医学知识掌握程度、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竞争意识、与人相处等方面还是给予肯定。同时,对于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认为还存在一定差距。结论1 综合分析此次三个层面的调查结果,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总结,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9、:1 1 我们学院检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总的学时安排基本满意,但是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一般,我们会把这一情况反馈给相关各教研室和学生管理部门,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共同查找原因,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1 2 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的主动性、竞争意识、与人相处的能力较强,这与学校一贯主张的“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教学宗旨密切相关。1 3 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肯于动脑、积极进取的,这也与“1 2 ”相符合;解决问题差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活学活用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这与“1 1 ”相符合。1 4 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论是学生

10、本人还是教师普遍认为比较差,这一方面和学生的基础有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关,我们将和学校有关部门领导以及英语教研室协商,能否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8 1“弱加甜B弘“船乃钙鹋鲐弱记他毋盯配钾卯1 5 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尤其是科研能力急需提高。1 6 “三一制”的教学模式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但是学生认为教学一见习一教学一实习的模 式更加合理。2 针对结论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设想采取以下的解决办法:2 1 针对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差的问题,改变以往检验系毕业学生“口试”的考试方式,在学生到实习医院是实习之前,各个专业课教研室和教学医院相关

11、科室联合提出若干科研方向和思路,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结合临床纂写论文一篇,实习后系里组织有关专家和教师进行论文答辩,进行优秀论文评选。2 2 针对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的问题,我们准备在检验系临床基础检验学这门专业课的“血常规检验”、“尿常规检验”两章内容上采取试点,进行教学一见习教 学实习的“阶段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实验质量控制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诊断教研室周立平吉阳涛郭晓临康辉张丽霞尚红医学检验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其检验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现代检验医学的培养目标对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式下如何适

12、应医学检验模式的转变及高等教育面向2 l世纪培养高素质、多向型人才的需要成为检验医学教学的一项新课题。现就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在检验教学中的体会作一浅谈。一、全面质量控制观的教育提高检验质量是检验医学界永久的主题,质量管理是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核心,是实验室生存发展的前提,2 0 0 2 年我国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举证倒置”,这对提高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或者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质量,必须对实验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分析中的质量管理及分析后的质量

13、管理,总称总质量管理或全面质量管理。随着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模式的过渡,以往临床实验室只注重实验室中的质量控制过程已不能满足学科的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满足了实验室自身发展要求、提高了自身素质水平,而且已成为临床实验室保证质量的关键瞳,。对于初入临床实验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同学,首先要进行入科教育。在入科教育中明确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临床实验室各项规章人手一册,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端正实习态度,约束自身行为。使同学意识到l 临床实习中面对的不仅仅是取自患者自身的各种样本,而是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在医院诊疗的全过程,一切医疗行为都要从患者的利益出发。自己的一言一行,将

14、对患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为此制定及细化实习中的考核指标,要求同学以此比对各自行为,并进行逐一量化,有章可循。从而使质量管理观念在实际行动中得到体现及强化,以减少或避免自身原因引起患者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概率及其他干扰检测结果的因素。二、全面质量控制观的渗透临床实验室的带教教师从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入手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带教计划,为每位同学指定临床带教教师,分别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易出问题的环节亲自示范,使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对于全面质量管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临床检验实践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分几个部分:( 一) 分析前的过程是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到检验分析过程开始结束等过程。首先临床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需要选择的检验项目,同时兼顾有效性、时效性、经济性。这一重要过程中诸多环节的处理不当都将直接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但往往此过程不易被临床实验室所控制,许多患者及临床医护人员对此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不甚清楚。检验人员应多与临床医护人员交流,介绍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介绍该试验的特异性、敏感性,使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科学地选择检验项目。此外,患者的情绪( 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 ;运动可使天冬1 8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