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线条形式美之议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17442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线条形式美之议 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书法线条形式美之议 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书法线条形式美之议 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书法线条形式美之议 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书法线条形式美之议 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法线条形式美之议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线条形式美之议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法线条形式美之议书法线条形式美之议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音乐语言是乐音的组织,绘画语言是色彩、线条和形体的组织,而书法最基本的语言则是线条。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这种观点虽然并不能概括出书法艺术的全部内容,但我们从中也发现了一些合理的成分。在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时,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并不是文辞的内容,而是形式的构成,而此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便是线条。也许有人会说“不”,认为字结构才是他flR 睛的首选。当然,汉字作为书法的载体,其结构在形式构成中也占有相当的位置。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字结构在为线条展开提供基本元的同时,也成为线条分割的结果。所谓:“笔迹者,界也。 ”正是通过线

2、条的一“界”,才界破了虚空,形成了书法绚烂多姿的空间。因此,线条毋庸置疑地成为书法艺术形式构成中最基本的语汇,而对线条形式美的感受和认识必然成为深入书法审美的最佳途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书法线条的形式美及其原理试加分析。一、线形美线形,即线条的形状。线条可以分为几何线和徒手线两大类型。书法是一门关于徒手线的艺术。当然这并不是书法的专利,西方绘画的线条也属于徒手线的类型,但是,在西方绘画中它仅仅是作为一种造型的手段和媒介而存在,并没有独立的美学价值。如马蒂斯的人体,罗丹的速写,虽然我们很难说他们的线条是不美的,但这种美仅仅是一种依附的美,只有当它们能够准确反映所绘的形体时,才具有美的意义。

3、因此,在西方绘画形式构成的元素中,线条并没有过多的引起西方美学家们的关注。书法则不同。林语堂先生在吾土吾民)中说:“在欣赏中国书法的时候,是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人们仅仅欣赏他的线条与构造。于是,在研习和欣赏这种线条的魅力和构造的优美之时,中国人就获得了一种完全的自由。 ”基于此,书法家对线条倍加关注。孙过庭云:“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 ”2一个“异”字从整体上概括出了书法线条丰富而多变的特征。又如米芾说:“三字三画异,故作异。 ”3 他不仅简练而具体地把线条的多变性用一个最具有特色的“三”字加以说明三个同向的横画尚且不同,何况其余多向性的线条!更为重要的是“故作异”这变化是人们主动的追求,

4、是审美趣味的体现。因为变化的东西更能刺激人们视觉神经,引起视觉上的快感,进而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法线条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单就线形而言,无论是单一体还是组合体,都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矛盾关系。诸如曲直、方圆、长短、粗细、向背等等。这一对对矛盾对立体的统一构成了书法艺术极为丰富的线形。不同的线形蕴含着不同的情调,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曲线给人婉转流利、灵动飞驰之意;直线则有稳重端庄、含蓄凝重之质;方线体现的是刚强曲折、斩钉截铁之态;圆线则有静穆浑厚、圆润饱满之貌;短线给人沉着自然、空灵虚静之感;长线体现的则是纵横奔放、一泻千里之势。虽然这些单调的词汇,并不能完全准确地描绘出它们在人们的视觉感受中所形

5、成的特定美感,但它能或多或少传达出我们面对这些线条时不同的审美情绪。世界上没有哪一门艺术在线条的表现力方面能与中国书法相提并论,它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徒手线的集合。然而,这对于书法线条美来说还只是研究的开端,它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审美要求线质美。二、线质美线质美,即线条质感呈现出来的一种美的特征。如卫夫人“枯藤”、 “坠石”之喻,孙虔礼“崩云”、 “蝉翼”之况,无一不是由线条的质感所得到的美的暗示。那么,线质美的根源是什么,它又包含哪几个方面呢?蔡邕(九势中“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论断不仅揭示了书法线条的特征奇怪,也明确了它的根源笔软。那么,这一条乌金似的墨线是如何的奇怪呢?作为中国书法所使用的工具毛

6、笔,又是如何“述说”这一“奇怪”的呢?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正是这“于锋杪”的“起伏”、 “于毫芒”的“衄挫”使线条呈现了出各种奇怪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立体感、力量感和节奏感。(一)立体感立体感是书法线条与其它二维平面线条最本质的区别。在平面艺术中,不论是焦点透视还是散点透视,要表现三维空间总需一些各自独立的面以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如国画中“石”的画法,运用浓、淡、干、湿、枯等不同的墨色,通过皴、擦、点、染等方法构筑各个单元面,然后按照空间透视原理将其有机组合,最终完成整个空间的塑造。所谓“石分三面”,即在于此。虽然书法线条也讲究墨色

7、的变化,但它描摹的并非自然界的具体物象,而是高度抽象了的符号汉字,因此并不遵循空间透视原理,其边廓所围成的只是一个平面。但是,即便如此,一幅优秀书法作品的线条仍然能给我们以强烈的立体感。它是如何呈现的呢?书法美学79“小篆自李斯之后,唯阳冰独擅其妙,映日观之,中心一缕之墨倍浓。盖其用笔有力,且直下不欹,故锋常在画中。 ”【4】陈桶之言不仅揭示了立体感呈现的直接原因中心一缕之墨倍浓,更为重要的是指出了成就此种效果的用笔方式锋常在画中。这“中心一缕之墨倍浓”正是我们给人立体感的关键。书法线条本是在二维平面中展开的,不可能具有三维空间的物理属性,但由于在一根线条中出现了浓淡不同的墨色,于是在我们的视

8、觉上产生了远近不同的效果,最近的便是“中心一缕之墨倍浓”的部分,立体感由此产生。这与毛笔特性密切相关,除了具有上文所说的“笔软”性能,还有更为重要的特征。蒋骥续书法论中有云:“笔以毫端排齐,及圆而聚成笔。 ”这“圆而聚”正是毛笔又一重要特征,若干笔毛层层相聚,共同构成了毛笔圆锥体的形状,中间一缕起着主导作用的称为“主毫”,四周依附于主毫的部分称为“副毫”。当我们以中锋行笔时,主毫落在了线条的最中间,而副毫依附其外。由于其“圆而聚”的特性,墨液随着笔毫的前行大部分通过主毫下注到纸面,这样副毫墨液的含量就会减少,因此在一根线条之中墨色出现了不同的分布,中间墨液充足,自然浓厚,而两侧由于墨液的减少,

9、必定淡薄,遂成就了“中心一缕之墨倍浓”的奇异效果。然而,这必须基于“中锋”笔法“锋常在画中”的运用。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中锋”笔法的运用是立体感产生的动因。笪重光说:“能用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 ”51 虽然把书法优劣的根源单一地看作是中锋的运用与否未免有些欠妥,但这足以看出人们对中锋的普遍重视。然而,朱和羹却认为:“偏锋正锋之说,古来无之。无论右军不废偏锋。即旭素草书,时有一二,苏黄则全用何损耶?若解大坤、马应图辈,纵尽出正锋,何救恶札?”【6 虽然他讨论的是中、侧锋与书法优劣的关系,并没有涉及线条立体感的问题,但我们很难说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其线条不具有

10、立体感,同样,我们也很难把线条扁薄的书法归为上乘之作。因此,可以说,他们争论的依然是中、侧锋与线条立体感之间的问题。以陈桶为代表的一方认为:“中锋”是立体感的产生的动因,至关重要,而“侧锋”乃书法之大忌,必须杜绝;以朱和羹为代表的一方认为:书法的优劣,不在于中锋、侧锋,中侧锋之争是杞人忧天。长久以来两种观点争执不一。那么,到底孰是孰非?立体感的呈现是必须依赖于中锋,还是不计较方法?笔者认为还是米芾的观点最为独到。他在群玉堂法帖中说:“得笔,虽细如髭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扁。 ”“得笔”二字,是最能摄用笔之魂者。有人认为, “得笔”是指得中锋之用笔,然而笔者以为非是,若如此,自家又何来“四面

11、”之说?凡临过米书的人都知道,侧锋用笔正是米老书法之特色。但在其书法作品中仍然可以充分感受到线条的立体感。可见强调立体感并不等于单一地强调中锋运笔。所谓“中锋取质,侧锋取妍”,只要侧锋用得恰到好处,何损线条立体之特征?正是有了侧锋的存在,才使中锋更具特色。正如陈振濂所说:“任何一种原则或原理存在的价值,都是在与其相对面的对比中显示出来的。 ”71 因此,立体感的呈现,并非单靠某一种笔法,而是需要对比,有序的对比。(二)力量感力量感,指线条所具有的力度在观赏者心里的投射。所谓“入木三分”、 “力能扛鼎”等等,都是这种力量感在人心中产生的具体感受。书法中力的研究是伴随着书法理论的起步同时出现的。早

12、在东汉,蔡邕就指出:“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_8 此“肌肤”者,线条之谓也。下笔一旦有力,线条就产生了美感,这可以说是对书法之“力”最崇高的歌颂了。而卫铄则向我们阐释了这“丽”的内容:“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_9】 。所谓“筋”,就是点画坚韧道劲,具有弹力;所谓“骨”,就是点画如铁画银钩,坚实有力。既然“下笔有力”,线条就能产生力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下笔有力呢?她进一步指出:“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10J 要做到“下笔有力”必须“尽一身之力”。那么,是不是身体越有力量之人,写出的线条就越具有力感呢?答案是否定的。书法乃文人

13、之雅兴,而文人又往往被认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以此种文人之手竞能写出“力能扛鼎”之线条,可谓奇矣,怪矣,更可谓妙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康有为的解答让我们拨云见日,他说:“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间,笔力自能沉劲”l1。 “奔赴”二字最为重要, “奔赴”者,传导之谓也。只有把人自身所发之力传导至腕指的部位,通身之力才有用武之地。可见线条之力并非可简单地理解为物理之力,而是一种技巧之力。但“没有物理之力,没有人的力的存在,美感之力的审视效果便如无源之水。 ”_12 那物理之力是如何转化为技巧之力的呢?古人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五指齐力”和“万毫齐力”。 “五指齐力”是针对五指执笔法提出的概念。由于

14、五指控制的区域不同,故所起的作用亦有区别,古人分别以 L、压、钩、格、抵五字概括之。虽然五指各司其职,但它们并非单独的个体,而是有机的组合,其规则即在于“齐”。因此,五指齐力并不是五指之力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协调后的巧妙组合。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为线条之力的呈现做好阶段性的准备。而笔毫作为力传导过程中的最后一个传导点,直接决定着线条力感美的价值。因此笔毫之力要想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必须使每根笔毛尽可能各有所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万毫齐力”,其最重要的也在一个“齐”字。当笔毫运行时,主毫控制着线条的运行方向,其运动的轨迹成为支撑线条的筋脉与骨架;副毫依附于主毫运行,通过提按、顿挫、绞

15、转等笔法控制着线条的外部轮廓,因此线条才不至于单调,有了肉的丰腴、血的贯通。但“纯骨无媚,纯肉无力”131,因此主毫、副毫须齐心协力,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书必有神、气、骨、肉、血”【I4J 的效果,从而具备生命般的特质。由此,我们知道了线条之力呈现的原理,那么它又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笔者以为,首先表现为“势”。势,即势头,力量的趋向。 “、(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_15】 ,一个“崩”字,便把坠石之“势”描绘无余。“,百钧弩发。 ”_16】一张拉满之弓,其势更是“一触即发”。这都是点画中的“势”在人心中产生的审美感受。那么,线条如何才能显示出“势”之力呢?线条乃笔法的再

16、现,因此这与笔法的运用有关。一支箭之所以具有“一触即发”之势,就在于力的引而不发,内蓄其中。反映在用笔上就是蔡邕所说的:“藏头护尾,力在字中。 ”1】 藏”与“护”就是“蓄”。蓄,储存之谓也,只有存储到一定的量,才有“势”的显现。那么它们又是何种笔法呢?蔡邕指出:“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1 其实这就是中锋、逆锋、回锋笔法。中锋自不必说,所谓“中锋取劲”(劲,力之谓也),历史早有定论。关于逆锋,周星莲在临池心解中说:“字有数解,大旨在逆。逆则紧、逆则劲。 ”这足以说明“逆”的妙处了,其实“逆”的实质还是“蓄”,还是为“势”做准备。而回锋正是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说法的根源。它的目的和“逆”一样,是为了“蓄”与“势”。正是这些具体笔法的运用,才使“力”内含于线条,并蓄积为势,最终表现出“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I】的力量之美。线条之力,除“势”之外,还表现为“留”。 “留”通常表现为涩。蔡邕九势说:“涩势,在于紧驮战行之法。 ”驮者,马也。紧驶,是说紧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