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

上传人:ZJ****3 文档编号:4214988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打造最大的国内教育平台E 智网 http:/ 24 小时服务电话:0531-86558000 86555588更多试题请访问 http:/ 下载鸿门宴鸿门宴课时练习课时练习【识记与理解识记与理解】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鲰(zu)生 美姬(j) 飨(xing)士卒 要(yo)项伯 B、玉玦(qu) 瞋(chng)目 目眦(c)尽裂 孰与君少长(chng) C、戮(l)力 刀俎(z) 与臣有郤(x) 按剑而跽(j) D、樊哙(kui) 姓靳(jn) 置车骑(j) 奉卮(zh)酒为寿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 沛公起如

2、厕(去,往) 窃为大王不取 也(私下里) B、乃令张良留谢(感谢) 其意常在沛公(神情,神态) 大王来何操(品德, 品行) C、若属皆且为所虏(辈,群)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亡去不义(逃跑)D、度我至军中(估计) 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 孰与君少长(和相 比,哪一个)3、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勿内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令将军与臣有郤 D、杀人如不能举 打造最大的国内教育平台E 智网 http:/

3、 24 小时服务电话:0531-86558000 865555885、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吾属今为之虏矣C、竖子不足与谋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沛公军霸上(2)范增数目项王(3)籍吏民,封府库(4)刑人如恐不胜(5)素善留 侯张良(6)项伯杀人,臣活之(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8)沛公欲王关中 (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0) 吾得兄事之A、(1) (2)(3) (4) (8)/ (6) (7) (9)/ (5) /(10)B、(1) (2)(3) (4) / (6)

4、(7) (9)/ (5) /(8) (10)C、(1) (2)(3) (4) / (6) (7) (8) (9)/ (5) (10)D、(1) (2)(3) (4) /(5) / (6) (7) (9) (8) /(10)7、下列句子中与“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 一项是( )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C、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樊哙覆其盾于地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B、客何为者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或师焉,或不焉D、

5、寿毕,请以剑舞 籍何以至此【阅读与鉴赏阅读与鉴赏】课内阅读课内阅读(一)打造最大的国内教育平台E 智网 http:/ 24 小时服务电话:0531-86558000 8655558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 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 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 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 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 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

6、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 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 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9、下列两组句子中的“请”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请以剑舞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A、与相同,与相同 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不同1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谢罪项羽,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 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

7、 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 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C、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了, 但项羽却为人心肠太软,下不了手,所以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 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反映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愎自用。11、以上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稍作分析。(二)(二)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 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8、。”哙即 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 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打造最大的国内教育平台E 智网 http:/ 24 小时服务电话:0531-86558000 86555588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 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 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9、今沛 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 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B、瞋目视项王(睁开眼睛)C、项王按剑而跽曰(长跪)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1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项王按剑而跽曰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若属皆且为所虏A、与相同,与相同 B、与不同,

10、与相同C、与相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不同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A、头发上指 B、此亡秦之续耳C、拔剑撞而破之 D、沛公今事有急15、请翻译划线句子。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16、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是史记的艺术特点之一,请结合以上所选文段 简要概述人物之间的矛盾争端,并说说反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不少于 30 字)打造最大的国内教育平台E 智网 http:/ 24 小时服务电话:0531-86558000 86555588拓展阅读拓展阅读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

11、走。平明, 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 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 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 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 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 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 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 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

12、,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 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 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 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 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 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 杀之,以赐公。”乃令

13、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 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 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 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 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 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 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 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 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

14、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 赐姓刘。注:舣:y 使船靠岸史记项羽本纪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父绐曰 哄骗,欺骗打造最大的国内教育平台E 智网 http:/ 24 小时服务电话:0531-86558000 86555588B、愿为诸君快战 痛痛快快地打一仗C、期山东为三处 期望,要求D、汉军皆披靡 惊溃散乱18、下列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B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19、以下句子全都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

15、兵败的原因的一组是( )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 罪也 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马童面之,指 王翳曰 乃自刎而死A B C D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垓下被围,身陷绝境,一个原因就是轻信他人,他从来不相信有人会欺 骗他,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由此可见,遭遇让人同情,但也可以看出他是一 个自矜功伐之人。B作者安排了三个细节描写:溃围、斩将、刈旗。尽显项羽的声威、力量,让 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可一世的英雄瞬间的光辉与悲壮。C文章扣住数字的变化写项羽的日暮穷途,敌我悬殊,项羽必定死于此。但项 羽有船也不过江,表明他此时还存侥幸的心理,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必 定可以扭转局面。 D在文中项羽反复说“天之亡我”表明他认输而不服气,明知必死,意犹不平。 也反映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的性格特征。【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打造最大的国内教育平台E 智网 http:/ 24 小时服务电话:0531-86558000 865555882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叙述了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