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纲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直线运动(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14685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大纲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直线运动(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大纲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直线运动(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大纲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直线运动(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大纲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直线运动(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大纲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直线运动(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大纲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直线运动(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大纲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直线运动(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2 2 单元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2010 年济南模拟)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 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 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 A 点约为( )1 1000A65 cm B.10 m C20 m D.45 m 2.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刹车直到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 t,刹车位移为 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 ) A.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不能求出加速度 B.求出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不能求出初速度 C.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及平

2、均速度 D.只能求出汽车刹车的平均速度 3.(2010 年福建师大附中模拟)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 刹车后的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 9 m 和 7m则刹车后 6 s 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4.A 与 B 两个质点向同一方向运动,A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做匀速直线运 动.开始计时时,A、B 位于同一位置,则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时( ) A.两质点速度相等 B.A 与 B 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C.A 的瞬时速度是 B 的 2 倍 D.A 与 B 的位移相等 5.(2010 年苏州模

3、拟)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 M 点,与竖直墙相切于 A 点,竖直墙上另一点 B 与 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 60,C 是 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 两球分别由 A、B 两点 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 AM、BM 运动到 M 点;c 球由 C 点自由下落到 M 点;则() A .a 球最先到达 M 点 B .b 球最先到达 M 点 C .c 球最先到达 M 点 D .b 球和 c 球都可能最先到达 M 点26.(新题快递)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 加速度 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以铷原子钟或其他

4、手段测时间,能将 g 值测得很 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 O 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小球又 落至原处 O 点的时间为 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的 P 点,小球离开 P 点 后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T1,测得 T1、T2和 H,可求得 g 等于( )A. B.22 218H TT22 214H TTC. D.2 218H TT(2 214H TT(7.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由皮带顶端 A 从静止开始滑到皮带底端 B 用 的时间是 t,则( ) A.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 A 滑到 B 的时间一定大于 t B.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

5、块由 A 滑到 B 的时间一定等于 t C.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 A 滑到 B 的时间一定等于 t D.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 A 滑到 B 的时间一定小于 t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反比 9.某物体以 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 m/s2.5 s 内物体的( ) A.路程为 65 m B.位移大小为 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10 m/s

6、D.平均速度大小为 13 m/s,方向向上 10.美国“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18”型战斗机在跑道上 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 4.5 m/s2,起飞速度为 50 m/s,若该飞机滑行 100 m 时起飞,则弹 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A.30 m/s B.40 m/s C.20 m/s D.10 m/s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11.大雪过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雪覆盖路面后被车轮挤压,部分融化 为水在严寒的天气下,又马上结成冰,汽车在光滑的平面上行驶,刹车后难以停 下据测定,汽车橡胶轮胎与普通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7,与冰面间的动

7、摩擦因数 为 01,对于没有安装防抱死(ABS)系统的普通汽车,在规定的速度急刹车后,车轮立 即停止转动,汽车在普通的水平路面上滑行 14 m 才能停下,那么汽车以同样的速度在 结了冰的水平路面上行驶,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为多少?(g=10 ms2)312.(2010 年青岛模拟)“10 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 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 方 10 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近返线 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 试员停表,所用

8、时间即为“10 米折返跑”的成绩.如图所示,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 4 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4 m/s,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的大小 为 8 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受试者在加速和减速阶 段的运动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问该受试者“10 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参考解答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答案答案:C42 解析解析:汽车匀减速到零,其逆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v=,可以求初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0 22vxtat答案答案:C3 解析解析:由 x=aT2得:9-7=a12,a=2 m/s2,由 v0T-aT2=

9、x1 得:v01-212=9,v0=10 m/s,汽1 21 2车刹车时间 tm= =5 stAtC,故 C 正确.4R g83RR2R g答案答案:C6 解析解析:设从 O 点到最高点为 H2,则 H2=12g(T22)2,由 P 点到最高点的距离为 H2-H,则 H2-H=12g(T12)2,由以上两式解得:g=,故选 A.22 218H TT答案答案:A7.解析解析: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的受力情况与皮带静止时相同,则加速度相同,在位移相同时,时间必相同,所以 A 错误,B 正确.当皮带向下运动时,在开始时物块受到传送带给它的向下的摩擦力,故所用时间比传送带静止时短,C 错误,D 正确.

10、答案答案:BD8 解析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 选项加速度不一定为 g,故 A 错;B 选项中的物体的初速度不一定为 0,运动方向也不一定竖直向下,不符合自由落体的定义,故 B 错;加速度 g 与质量无关,则运动规律也与质量5无关,故 C 对;自由落体的位移 x=gt2,x 与 t2成正比,故 D 错.1 2 答案答案:C9.解析解析:由 0=v0-gt 得 t= =3 s,可知物体 3 s 时刻即可上升到最高点,位移为 h1=302/20 Ov gm=45 m,再自由落体 2 s 时间,下降高度为 h2=0.51022 m=20 m,故路

11、程为 65 m,A 对;此时离抛出点高 25 m,故位移大小为 25 m 方向竖直向上,B 对;此时速度为 v=102 m/s=20 m/s,方向向下,速度改变量为 50 m/s,C 错;平均速度为 v= m/s=5 m/s,D 错.25 5 答案答案:AB10 解析解析:由 v2t-v20=2ax 即可得 v0=40 m/s,选 B.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1.解析解析:汽车在水平路面前进,-mg=ma,即 a=-g因此 a1=-1g=-7 m/s2a2=-2g=-1 m/s2由运动学公式 0-v20=2ax,得 x=2 0 2v a所以2112xa xa所以 x2= x1=9.8 m.12a a答案答案:9.8 m12.解析解析: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t1= =1 s,s1=vmt1=2 m1mv a1 26减速阶段:t3= =0.5 s,s3=vmt3=1 m2mv a1 2匀速阶段:t2= =1.75 s13()mlss v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t4=1 s,s4=vmt4=2 m1mv a1 2匀速阶段:t5= =2 s4mls v受试者 10 米折返跑的成绩为:t=t1+t2+t5=6.25 s. 答案答案:6.25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