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计算机算机应应用用软软件件类专业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在“计算机应用软件”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要求学员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先进思维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本院目前开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向均可作为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 “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技术” ;2) “自组织网络与通信技术” ;3) “虚拟现实技术” ;4) “信息安全技术”等 三、学习年限学制 2 年,在学时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其中从事应用软件实践的时间不少于 6 个月其中部分非脱产的学生,其授课时间可灵活安排 四、课程设置类别编号课程名称开课 学期学 时学 分任课教师(职称)考核 方式00000200001第一外国语(英语) First Foreign Language(English)1,21205外国语学院考试公 共 课 00000200002马克思主义理论 Theory of Marxism1,2724教育学院考试0812022101算法设计与分析1603娄定俊教授考试35000220001高级软件工程2603李文军教授考试0812022223高级数据库技术1603汤 庸教授考试必 修 课0812022104现代网络技术1603农 革副教授考试0812032103并行与分布计算1603林小拉教授考试0812032208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1603印 鉴教授考试35000220002计算机图像技术1603王若梅教授考试指 定 选 修 课 081202223网络与信息安全1603龙冬阳教授考试35000220003高级人工智能技术233张 军教授考试选 修 课 非 指 定35000220004嵌入式与移动计算223王建民副教授考试0812022214多媒体技术223李才伟副教授考试选修 课35000220005安全攻防技术223王常吉副教授考试五、培养方式本领域(专业)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专设的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 实行学分制;计算机应用软件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应用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 技术方案设计、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 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论文或技术报告,以及相关的工作成果学位论文 须通过评审针对应用软件行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学院对 全日制研究生实行两级指导制度一年级学生建立联系专业方向(专门化方向),参加一 个主题的新技术研讨班每个研讨班采取小班方式,每两周活动一次,持续一学年研讨 班负责人承担研究生指导责任进入应用软件专业实践的研究生,所参加实习项目的负责 人为企业导师,负责项目管理和工作指导学院指定一名论文导师,负责学位论文指导和 答辩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须得到两位导师认可六、必读和选读书目1.A.V.Aho, J.E.Hopcroft and J.D.Ullman,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Addison-Wesley Press,1983.2.T.H.Cormen, C.E.Leiserson and R.L.Rivest,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MIT Press, 1990.3.A.V Aho, J.E.Hopcroft and J.D.Ullman,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mputer algorithms, Addison-Wesley Press, 1976.4.卢开澄,组合数学—算法与分析(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5.M.R.加里,D.S.约翰逊,计算机和难解性-NP 完全性理论导引,科学出版社,1990(张立昴等译)。
6.R.Sedgewick, Algorithms, Addison-Wesley Press, 1983.7.J.M.Brady,The theory of computer science, Chatman and Hall,1977.8.J.E.Savage, Complexity of computing, 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1976.9.S.Sceri, Logic programming and database, Springer-Verlag,1990.10.C.J.Date,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6th ed), Addison-Wesley Press,1995.11.N.Nillson, Princip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12.刘叙华,姜云飞,人工智能,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13.U.Black,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entice Hall,1998.14.E.C.Douglas, Computer networhs and internet, Prentice Hall,1998(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
15.V.Stallings, Data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Prentice Hall,1998.16.A.S.Tanenbaun, Computer networks, Prentice Hall,1997.17.周明天,TCP/IP 网络原理与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8.E.W.Dijkstra and C.S.Scholten,Predicate calculus and program semantics,1990.19.J.A.Goguen and G.Malcolm,Algebraic semantics of imperative programs,1996.20.袁崇义,Prtri 网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院系: 负责人(单位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