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开放教育本科国际贸易作业4(复习)参考答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136619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12开放教育本科国际贸易作业4(复习)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12开放教育本科国际贸易作业4(复习)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12开放教育本科国际贸易作业4(复习)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12开放教育本科国际贸易作业4(复习)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12开放教育本科国际贸易作业4(复习)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12开放教育本科国际贸易作业4(复习)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12开放教育本科国际贸易作业4(复习)参考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909 秋国际贸易原理作业四(复习题参考答案)秋国际贸易原理作业四(复习题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2.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为剔除价格变动对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的影响,确切地反映一国对 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往往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 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 方法计算出来的单纯反映对贸易的量,就叫对外贸易量。 3.转口贸易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是直接买卖商品,而是

2、通过第三国进行买 卖。 4.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 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5.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由各个贸易国家的市场构成。从市场 结构上看,世界市场是由订约人、商品经销渠道和调节机制构成的。从市场内容上看, 可分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和航运市场等。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 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7.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叫收外贸易系数

3、,它是一国对外贸易额(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在 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8.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它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 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9.贸易创造贸易创造指关税同盟形成后,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使生产更加专门化;这样,关税同盟 某个成员国的一些国内产品将被其它劳动生产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产品所进口替代。 10. 贸易转移贸易转移指在关税同盟成立以前,关税同盟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 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后,关税同盟国该项产品转为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 家进口。但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并不一定是世界上该产

4、品生产效率最高的 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前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11. 不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以高于或低于商品的国际价值的价格进行 商品交换,实现价值转移以从中进行国际剥削的现象。交换双方用以交换和交换所得 的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的物化劳动量是不相等的。不等价交换的基础是发达国家 与不发达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资本主义国际生产关系。 12. 有效关税有效关税是指对某个工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价税,它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 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 13. 普遍优惠制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它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 1968 年通过的一

5、个决议。该 决议规定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 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这种关税称为普惠税。 14.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 它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 15. 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各国制定对 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第一、保护本国的市场;第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2第三、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第四、积累资本或资金;第五。维护本国对外的政 治关系。 16. 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自由贸

6、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 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17. 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 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 18. 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商品在国外市 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19.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它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 20.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信

7、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 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 时,这个机构即按照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 21.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 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它是一国的出口厂商利用本国银行的 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特别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的一种重要 手段。 22. 海关税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它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 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海关凭以征收关税,是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

8、 23.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也有称为对外贸易区、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等。无论自由港或自由 贸易区都是划在关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 区内的商品自由储存、展览、折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 以达到本港或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 24. 原产地规则原产地规则是衡量受惠国出口产品是否取得原产地的资格、能否享受优惠的标准。其 目的是确保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利用普惠制扩大出口防止非受惠国的产品利用普 惠制扰乱贸易秩序。 25. 差价税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当某种本国生产的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同类的进口商品的价格时, 为了

9、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 间的差额征关税,就叫差价税。 26. 成本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度,利用外汇买卖的 差异,间接的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 27. 商品的国际价值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所衡 量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值量。 28.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29. 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 代原先的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30. 专断

10、的海关估价专断的海关估价是指有些国家不采取通常的海关估价的办法,而专断地提高某些进口 商品的海关估价,以增加进口商品的关税负担,阻碍商品的进口。二、二、问答题要点:问答题要点: 1.1.试述战后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主要表现。试述战后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主要表现。 (1)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2)产业内部分工逐步增强:表现 在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工;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发达国家的高新尖的复杂加工、 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零部件生产或工艺与发展中国家简单加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3零部件生产或

11、工艺之间的分工。 (4)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5)垂直型分工向水 平型分工发展;(6)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7)国际分工的基础发生变化,如社会主 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8)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多层次,如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地 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跨国公司在全球形成专业化生产分工链。 2.2.为什么对外贸易可以提高利润率为什么对外贸易可以提高利润率 (1)通过对外贸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 辅助材料、机器、设备等,降低了资本家用于不变资本的费用,同时,通过对外贸易还可 以便可变资本转化的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这种必要生活资料的内容随资本主义的发展

12、阶段而不同。 (2)通过对外贸易取得规模经济利益。通过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可使生产规模扩 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3)通过对外贸易,取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一部分来自高于他国的劳动生产 率,一部分来自对市场的垄断。 (4)通过资本输出,就地设厂,提高利润率。 3.试述大卫试述大卫李嘉图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 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 这一

13、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 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 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 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 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4.4.试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试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与产业间贸易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各国部门内产品类生产专业化为 基础的交换,这种交换是产业结构相同、消费结构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的交易。该 理论

14、综合产品差异论、偏好相似论和规模经济三个理论来解释产业类贸易产生的原因。首 先从产品差异论来说,产品差异是指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牌号、设计、包装等不同, 甚至每种产品在其中每一方面都有细微的差别而形成无数样产品组成的系列产品,这些产 品产自不同的国家,而每样产品在各国都有需求,所以各国对同种产品产生相互需求,从 而产生贸易。 偏好相似论是林德理论的应用,由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相同,他们之间的分工是部门 内、产品内的分工。由于发达国家他们的收入水平相近,消费结构相同,对对方的产品形 成广泛的相互需求,因重合需求大,所以发达国家的之间贸易量大。 规模经济是指厂商进行大规模生产而使成本下降所产生的

15、经济效益。因为大规模生产能更 好地利用交通运输、通讯设施、金融机构、自然资源、水电等良好的企业环境,同时也能 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素的效能,更好地组织企业内部分工,提高厂房、机器设备的利用率, 所以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获得贸易优势,这样不同国家利用建立在大批量生产基础上所产 生的出口优势,彼此之间在产业内进行进出口贸易。 5.试述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主要内容试述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主要内容。 所谓不等价交换,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以高于或低于商品的国际价值的价格 进行商品交换,实现价值转移以从中进行国际剥削的现象。交换双方用以交换和交换所得 的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的物化劳动量是不相等的。不等价

16、交换的基础是发达国家与不4发达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资本主义国际生产关系。 (2)形成不等价交换的原因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在政治上,通过殖民统治、军事暴力、 “军授” 。 “经授” 、强迫被占领国家和接受 “援助”的国家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以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购买资本主 义国家的产品。 在经济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垄断进行不等价交换剥削的方法主要有三个: a垄断不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商品的价格,不断扩大工业品和农矿产品价格剪刀差。资本 主义国家垄断组织以垄断高价向不发达国家销售工业制成品。b垄断不发达国家进口物资 的批零价格和出口物资的收购价格,实行中间剥削。C垄断经济不发达国家进口货物的运 价。 6.6.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对外贸易政策属于上层建筑,它既反映了经济基础和当权阶级的利益与要求,同时又 反过来维护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过程中,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 (2)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本国与别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