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四类慢性病复发防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129149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四类慢性病复发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季四类慢性病复发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春季四类慢性病复发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季四类慢性病复发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四类慢性病复发防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季四类慢性病复发防治冷暖交替有损心脑血管春季温差大、温度变化频繁,人的情绪易波动,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容易出现血管 收缩、血压升高、体内脱水而血液黏稠的症状,是高血压、冠心病、心梗和中风的高发期。正确认识高血压的危险性高血压是指病因尚未明确,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 立疾病。发病主要原因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有关。由于春季的气候变化大,人的身体需要有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初春时受低温影响, 皮肤汗腺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气温升高时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供给大脑 的氧相应减少,大脑工作受到影响,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又会收缩,来回反复致 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大、血压

2、升高。根据全世界统一的血压标准,正常的血压应该小于 140/90 毫米汞柱,130/100 属于一 级高血压(轻度的),低压高于 90 毫米汞柱就属于高血压。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为头晕、头 痛、心悸、失眠、紧张烦躁、疲乏等。以后可逐渐累及心、脑、肾器官,严重时可并发高 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变,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心肌梗塞病人中 50%是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人 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其危险性在于猝 死或致残。高血压患者春季应勤测血压,避免情绪波动。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样硬化,心肌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引起的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冠心 病发病的机会比正常人高两倍。冠心病患

3、者锻炼要适度以前被认为是中老年人才患的冠心病,如今已有年轻化的趋势,35 岁以下的青年人群 患冠心病的比例在不断上升,最小的患者只有 20 岁。据介绍,冠心病发病率上升与人们日 常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因素有很大关系,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在人们食谱中比重的增加和 不科学的膳食也是引发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春季气温不断变化,寒冷时容易感冒、气 温回暖人们外出活动频繁,这些都是不利于冠心病患者康复并容易引起发病。由于冠心病发病前没有丝毫预兆,常成为猝死的主要原因,冠心病引起的猝死占到了 80%左右。冠心病发生猝死最常见的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因为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堵塞或严 重狭窄引起的严重心肌缺血,一旦供应心

4、脏的动脉堵塞或者狭窄,心肌缺乏有效的血液灌 注,心脏功能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个时候可以发生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最后导致猝死。春天气温回升,皮肤和肌肉微细血管处于弛缓舒张的状态,血流缓慢,体表血液供应 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因此早晨睡醒后 3 个小时是冠心病的发作高峰,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史的人易出现心脏缺血损伤和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要注意春季不要急于锻 炼,不要进行加重心脏负荷的活动。急性心肌梗塞也是春季心脑血管高发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引起急性心肌 缺血、损伤及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经过治疗可以治愈,但已坏死的心肌 则形成瘢痕,得过心肌梗塞就说明已患了冠心病,要注意

5、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避免过 度劳累、激动、饱食、受寒等。“春困”不可掉以轻心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脑动脉硬病史的人春季经常打哈欠要小心,频频打哈欠, 有可能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先兆。中老年人,特别是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慢性病患者,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降低,管腔变窄,流向大脑的血液量减少,造成大脑缺氧。 当大脑缺血缺氧时,人就会哈欠连连。打哈欠可以改善脑细胞的供血供氧能力,但这种改 善是暂时的,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的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 频频出现打哈欠现象。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史者,出现无原因的频繁哈欠, 不可认为是“春困”而掉以轻心,应及时去

6、医院检查,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等慢性疾病。清淡饮食,戒烟限酒,多饮水以稀释血液。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情绪稳定, 并注意防寒保暖,春季气候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避免户外活动。(武秀琴)尘螨过敏危及呼吸道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空气中的花粉和灰尘、螨虫等漂浮物增多,这些是诱发呼吸道 疾病的主要外因。春季是一些呼吸道疾病如哮喘、 、鼻炎、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发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张洪玉教授说,今年春季哮喘门诊量有所 增加,相比之下鼻炎与气管炎门诊量的增长不明显。春季天气变化无常,很多人因此感冒,流鼻涕并咳嗽,有的患者总是咳嗽,吃了不少 消炎和止咳药都没用,长时

7、间的咳嗽 90%是由鼻后滴流综合征、支气管哮喘、胃食道反流 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医学上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或“咳嗽型哮喘” ,常于夜 间或凌晨较长时间干咳、痰少,遇到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咳嗽加重,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 往往容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咽喉炎。哮喘不可能根治,只能通过用药控制病情,经过规范化的长期治疗,80%以上的哮喘 患者病情均能达到良好控制,病人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和工作。春季是哮喘病发作的高峰 期,过敏体质的人要注意,有哮喘病史的人更要提前用药,防止病情复发。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有关联,有 60%左右的哮喘病人同时合并有过敏性鼻炎,通常是过 敏性鼻炎发病在先,随后出现哮喘

8、,春季的季节性变化常常是发病的主要外因。另外在病 理改变上也与哮喘很相似,炎症反应基础也接近。在治疗上这两个病可同时治疗,治疗过 敏性鼻炎可以减轻哮喘的症状,另外也便于哮喘症状的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常表 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 压、肺原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春季也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患者患病初期症状轻微,但如果吸烟、接触 有害气体、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或变冷感冒后,则会引起急性发作或加重。也有由于上呼 吸道感染迁延不愈发展

9、为慢支。到夏天气候转暖时多可自然缓解。饮食不当导致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统称,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就是上腹部疼痛,胃 溃疡经常在饭后疼痛,而十二指肠溃疡则为饥饿痛甚至夜间痛。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 科首席专家吴铁镛主任说,这可能与精神紧张、饮食失调、长期吃刺激性食物或某些药物 (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利血平、强的松等)造成胃黏膜损伤及胃液分泌功能失调有关。春 季温差大,温度变化加上饮食不注意极易引起消化性溃疡病情复发,严重的还会导致幽门 梗阻、穿孔、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而且病情复发治疗更加棘手。消化性溃疡呈明显 季节性变化特征,春季气温变化时病情多有反复,中日友好医院 34

10、 月间消化性溃疡门诊 和住院增长明显,此外,溃疡性结肠炎 34 月间也有季节性增长。目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使用很大程度上缓解 了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痛苦,但由于病因还没有完全确定,消化性溃疡的根治还需要时间。 此病可能与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关,目前人们饮食偏向于高脂高蛋白,食物在消化系统 中排空的时间延长,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平时没有临床症状,一发现时就已经出现大出 血症状,非常危险。因此,消化性溃疡患者除应坚持服药外,还应注意饮食和防止受寒。 消化道疾病患者因为消化功能减弱,故一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帮助组织修复,同时也要 考虑到尽量减轻胃肠一次进食的负担,减轻

11、胃肠道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减少和食物摩擦的 机会。食品中应该有足够的种类,尽量选用营养好、细软易消化的食物,改善营养状况, 促进溃疡面愈合。胃溃疡患者由于进食后疼痛,大多减少了进食次数和量,而十二指肠溃 疡患者则大多看上去白白胖胖,但可能是低蛋白而致的水肿,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应注意 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烹饪食品时禁止油煎,油炸,避免将事物制作成坚硬、口感粗糙的 状态,口味尽量温和,清淡。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过程。病得多位于乙状结肠和 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理漫长,常反复发作.,多有血性腹泻或脓血 便,可有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偶有恶心、呕吐

12、、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急骤,发病原因包括气温、情绪波动和饮食不 洁。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消化性溃疡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春季除了要当心气候 因素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吴主任说,抽烟、喝酒以及刺激性的饮食是导致 疾病发作并反复不愈的不良因素,实验证明,抽烟者十二指肠碱度明显下降,胃酸不能被 中和,进而造成消化性溃疡。抽烟还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喝酒和刺激性的 食物也一样。(武秀琴)气候变化好发抑郁春季是精神疾病,尤其是躁狂症和抑郁症的高发期。超过一半的精神病患者,初次发 病都在春天,而有精神病史的患者的复发率也比较高。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病房王瑛主任指 出,春季气候不稳定,加上春季气压较低,人体为了适应这个气候变化,其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就会积极的进行调节,一般来说正常人都能适应这样的气候,但也容易引起感 冒、春困等精神倦怠现象。由于精神疾病和一些神经递质或激素的分泌失常有关系,气温 多变容易使有精神病史的人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产生情绪波动,诱发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等多种重性精神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