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12914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樟树中学江西省樟树中学 2019 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 月考月考 政政 治治 试试 卷卷考试范围:必修 3、必修 4(1-4 课) 考试时间:2017.11.25一单项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分)1诗经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重男轻女”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直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这说明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

2、完全同步文化可以脱离经济、政治而独立存在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A. B. C. D. 2图腾(totem)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化是社会实践产物,受制于社会发展水平 精神依赖于物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社会历史性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A. B. C. D. 3近几来,微信朋友圈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改变着人们与世界的连接状态。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蒸蒸日上,根据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

3、。从文化的角度看,材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 4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诉我们:A.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B.传统文化都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神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D.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5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

4、心素养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内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的意义有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文化培养和塑造人才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发展,完善教育法规 完善育人机制,引导中学生重视参加实践A. B. C. D. 6目前,面对传统文化,有这样两种人。自卑者,看不起“老祖宗”,嫌其“老土”,信奉“外来和尚会念经”;自负者,沉醉于五千年的“作酿”,捍卫老祖宗,不合时宜也是真理,亦步亦趋,不容侵犯。这种自卑和自负的做法是民族虚无主义的体现 会阻碍中外文化交流与借鉴不利于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说明我们只能接受一种文化A. B. C. D. 7

5、大型歌舞诗丝路情歌 ,将中国元素、西部民俗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机融合,艺术地再现了 800 年前大唐盛世、与西亚贸易交往繁荣、中西方文明交融的盛景,以华美的表演效果给人触及心灵的艺术享受。这表明文化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文化交融能够消除民族差异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A B C D8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魅力。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汉字之美在于“三美”的统一与和谐。由此可见,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是中华文化优越性的集中展示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6、和审美意蕴。A B C D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龟虽寿。下列诗句、典故与曹操诗句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致的有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A. B. C. D. 10.“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 。下列观点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有积重德则无不克。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君子怀德,小人怀惠。德者,本也;财者,末也。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A B C D11被称为“不灭的蜡烛、不倒的脊梁”的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在广西

7、都安高中任教三十多年,埋头苦干,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 300 名贫困生,并筹集 3000 多万元善款,帮1.8 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这对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启示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积极传播文明风尚 提高辨别文化眼力,坚决取缔落后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夯实民族振兴基石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勇于担当甘于奉献。A B C D12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为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自由、平等、公正、

8、法治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应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多样,满足人民群众一切文化需求。A B C D13几年前,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只

9、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作出判断 感知无法对“现实”作出是否“真实”的回答A B C D14下面漫画表明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 吃饱后生出无数烦恼A存在决定思维 B世界统一于物质C思维具有反作用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15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 B C D16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

10、、肾、心、脾等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联结,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中医思想的合理性在于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总结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丰富了唯物主义 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A B C D17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两种观点都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A B C D18“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

11、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该观点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正确认识了心与理的关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把“理”作为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19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柏拉图理念论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上述观点两者都承认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前者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后者在根本方向上是错误的 前者认为物质是本原的,后者认为意识是本原的 前者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后者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A B C D2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

12、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 B C D2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后,第一次出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A B C D22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 5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 90 种昆虫

13、、35 种植物、23 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A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23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 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 诱惑你,然后飞逸/ 什么是人间的欢乐/ 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 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24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二非选择题(四大题,共二非选择题(四大题,共 5252 分)分)25材料: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