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教师版)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128906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小题,共 0 分)分) 1 (2011年11月枣庄三校期中17题) 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 都能雇佣 劳动力, 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 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 象 A. 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 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 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 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2(2011深圳模拟)20 世纪 20 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 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

2、”这主要体现了( )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 B “战时共产主义”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 3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 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刺激社会消费 B缓和社会矛盾 C改善劳资关系 D美化政府形象 4 (20102010 年年 5 5 月珠海市高三二模文综月珠海市高三二模文综 2222 题)题)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二战以来西方国家 经济和社会情况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努力

3、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 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的“梯子”和“安全网”分别应理解为 A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B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制度 C经济建设和国防体系 D国民教育和社会治安 5 (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20题)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6 (20072007 年江苏会考年江苏会考 2222 题)题)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危机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有利于国民

4、经济的恢复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7 (2011 年 9 月湖北重点中学起点考试 22 题)有人评述苏联改革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 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 来讲都是由于A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8 (20102010 年年 5 5 月泉州一中高三最后模拟月泉州一中高三最后模拟 1919 题)题) “当三十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引发人们的绝望之情时,她 (Ann NixOn Cooper,106 岁的选民)看到一个国家用罗斯福新

5、政、新就业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 求战胜恐慌。”这是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获胜演讲,其中“新就业机会”主要是通过何种方 式提供的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C扩大农业生产 D举办公共工程 9 (20102010 年年 5 5 月淄博市高三三模月淄博市高三三模 1616 题)题)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同学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 题应是A不结盟运动今昔 B苏东剧变 C建立公正理想国 D冷战云烟10 (20102010 年年 5 5 月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二模月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二模 1616 题)题)1950 年, 真理报指出“以小组代替作业队意味着损害大型 社会主义农业的根本,包产

6、到组是违反从经济上、组织上巩固集体利益的,会使农业误入歧途” 。材料主 要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农业A坚决反对任何方式的改革 B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C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缺乏实事求是精神 D其政策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11 (2011 年 12 月济南月考 38 题)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 便又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窗,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体现了赫鲁晓夫上述特点 的史实有 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A B.C D 12 (2007 年高考广东单科 21 题)19

7、291933 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 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13据统计,从 1929 年 7 月到 1930 年 7 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 20%,马减少了 13%,猪减少了 33%, 羊减少了 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D为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 14 (20102010 年年 5 5 月福州三中高考模拟月福州三中高考模拟 2424 题)题)200

8、8 年以来,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 2009 年 4 月,20 国集团领导人召开伦敦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在应对这场危机的 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 A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 B罗斯福实施的新政 C杜鲁门推行的冷战政策 D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15 (2011 年 5 月天津市河北区二模 8 题)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 年春,阳光明媚,一 股幸福感深深的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16 (2011

9、 年 9 月银川一中月考 34 题)西方史学家评论苏联经济体制:“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 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社会主义乐园。 ”下列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 实有 ( ) 日用生活品短缺 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A B C D 17 (2011 年 11 月泰兴市期中 15 题)1933 年 8 月 14 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 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 理解正确的是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行义务交售制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施经济建设五年

10、计划 18 (2011 年 1 月三明市三校联考 21 题)中国 1978 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 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19 (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市 20102010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1717 题)题)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19511965 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 单位:%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发展 B 国民经济增 长速度缓慢 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D

11、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20据统计,1925 年苏联的种植业与 1913 年对比的百分比是 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 112%。 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这一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方针 D.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政策 21有人说:1918 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用 100 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 100 斤粮食。以下对此事的判断及分 析正确的是( ) A.不可信。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不可信。当时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不可信。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卖 D.不可信。苏俄政

12、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22 (永建老师原创)罗斯福新政被称为“3R” (Recovery 复兴、Relief 救济、Reform 改革)改革,对西方资 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中建立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 。 A.属于纯粹的“Recovery”措施 B.属于纯粹的“Reform”措施 C.兼具“Relief ”和“Reform”的功效 D.开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之先河 231929 年下半年,苏联出现了“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的口号。这一口 号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自愿原则 B生产关系的变革忽视生产力水平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

13、涨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机还不成熟 24 (2012 年 2 月江苏百校联考 17 题)1921 年 10 月,列宁在党的代表会议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 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 ”这里, 列宁主要强调( ) A利用市场机制 B建立工农联盟 C生产资料公有 D按劳分配产品 25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运用财政和信贷手段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 政”以扩大开支,调节市场。其主张的实质是( )A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 B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C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垄断经济 二、非选

14、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共小题,共 0 0 分)分) 26 (2010 年 12 月山东菏泽高三联考 36 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2 分) 材料一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 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二 1619 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1)材料一、二体现了工业革命的什么影响?(4 分)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 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 世界历史杂志苏联的共产主义(2)据材料三归纳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点。 (4 分)年 份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1951195510811313119561960919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