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2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128802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考试卷期中考试卷一、书写(4 分)亲爱的同学,字如名片,请你在答题时候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端正,力 求美观。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二、积累与运用(22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 ji ,另一个强盗放火。似 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 qi 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 ji 掠, 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 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 怎么干,只是更 ch 底,更漂亮,以至于 dng 然无存。 2、下面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2、(2 分) A、世外桃园 骇人听闻 长途拔涉 水落石出 B、颠沛流离 微不足道 落英缤纷 夜不闭户 C、晴天僻雳 大厅广众 触目伤怀 无人问津 D、步履蹒栅 马革裹尸 锐不可当 豁然开郎 3、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人的一组句子是( )(2 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 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 ;不是所有的顺 利都表达成功, 。 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 B C D. 4、古诗文填空(8 分) (1)桃花源记作者 ,又名潜,字元亮, (朝代)著名诗人。(

3、2)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4) ,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 (5)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 相) (6)“嫦娥一号”遨游太空,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 (7)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 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 。” 5、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字数不超过 20 个)。(2 分)昨天,“2005 年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在北京语言大学发布,“神六” 、“博客”、“苏丹红”、“超女”等新生词入选 2005 年十大流行语,细数

4、流 行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6、名著阅读。(2 分) 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其中的一个人物,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与这个 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西游记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如人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故事:引导保尔走上革命道 路。 人物: , 故事: 。 7、仿照下面的句式,改变地点和内容,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2 分) 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 怀;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 感慨;我梦想, 8、病句修改。下面是介绍莫泊桑的一段话,其中划线的两处有语病,请任 选一处修改。(2 分

5、) 莫泊桑(18501893)是著名的法国 19 世纪后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 残酷。祖国的危难开创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同时开始 了文学创作。 应改为: 。 三、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阿长与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 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 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

6、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 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9、选文出自 (作者名)的 集(文章体例)朝花夕拾。(2 分) 10、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2 分)11、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 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会作用? (4 分)1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

7、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4 分)13、“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2 分)1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2 分)(二)拒绝句号 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 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 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它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 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般的 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杯的喜悦吗? 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种句号。 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

8、尽头感”时,这 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 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斗的 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 何一处画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 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 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划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句号, 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 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了哪些

9、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 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 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心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 句号,休止了自己。 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 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 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与保守的对抗。 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 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 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

10、变成逗 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示:最积极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成逗 号的人生。 15、第(2)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 分) 。 16、请简要概括有人喜欢句号的原因是什么? 17、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句号的原因又是什么? 18、第(3)段作者认为句号是 19、根据第(5)段作者的观点以及你自己的理解,你认为要消灭句号,我们要 付出 20、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也一定有过与“句号”作斗争的经历。请举出一例。四、文言文阅读(16 分) (一)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11、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2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是( )(2 分) (1)有仙则名(出名) (2)谈笑有鸿儒(大) (3)无丝竹之乱耳 (扰乱) (4)无案牍这劳形(形状)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2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 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

12、,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 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二)樊重树木 樊重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 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 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选自齐民要术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25、解释句中的加点词:(2 分) (1) 樊重尝欲作器物 (2)咸来求假焉 26、下列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B、何陋之有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D、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7、成语:“十年树木, ”与文章“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这句话意思接近。(2 分) 28、“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2 分) 道理: 启示: 。五、写作(30 分) 29、按照要求作文。(30 分) 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失望;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份感激,少一份抱怨;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一份勇气,少一 份怯懦;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东西,多一份肯定,少一 份挑剔 请以“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为话题,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 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发表见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要求:思想内容健康,有真情实感 书写规范工整,字数不少于 500 字。参考答案 一、书写。(4 分)略 二、积累与运用。(22 分) 1、劫、窃、彻、荡 2、B 、 3、C 、 4、陶渊明、(东)晋 感时花溅泪 老大徒伤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