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两大科技工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128791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两大科技工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施两大科技工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施两大科技工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施两大科技工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施两大科技工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两大科技工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两大科技工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实施两大科技工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郡县治、天下安”。治理县政历来就是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活则全省活。目前,湖南所辖的 123 个县、市(区),主体经济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有 89 个,占总数的 72%。县域经济拥有全省 91.3%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省 82.3%的人口,县域 GDP 已达 2789.77 亿元,占全省 GDP 的比重为 60.14%,GDP 过 10 亿元的县已增加到 75 个,占总数的 84%,其中,有 2 个县市 GDP 过了百亿。在第

2、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中部地区有 3 个,我省有 1 个。实践证明,县市科技工作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县市科技工作的支撑作用。因此,我们围绕创新县市科技工作服务于县域经济的方式、提高县市科技工作服务于县域经济的能力等两个方面,积极组织实施了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和区域特色科技产业工程,以两个工程促县市科技工作,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实施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创新县市科技工作的服务方式工程的实施背景是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市场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现有的县市2科技工作的服务存在着“三脱节”:与需求脱节、与市场脱节、与利益脱节。 “三脱

3、节”导致科技服务效果衰减,不能很好的满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创新。工程的内涵和本质是:以适时的科技信息为切入点;以创新的科技服务网络为载体;以科技“人才、信息、服务、管理”互动效应为内容;以简便、快捷、经济、实用、实效为要求;以“科技是否主导三农、创新是否促进发展、信息是否助民致富”为检验标准。从内涵上看,不等同于“科技 110”、 “科技语音信息系统”、 “科技咨询中心”、“科技信息网”。工程的总体框架包括“三农”信息需求端、县级科技信息处理平台、科技信息资源库、科技协作网络四个部分。工程实施的主要策略是:建设上的低成本启动。采取“四个依托”,即依托县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现有的有限

4、通讯、无线通讯等网络系统;依托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情报信息部门的科技信息港和科技信息网络;依托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科技信息港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网络维护及应用程序开发专业化系统。操作上的经济性运行。县域经济和市县部门以统筹规划、部门协同、资源共享为原则,以科技信息户联网为平台,一“网”打尽县域信息服务主体内容;建立3全省共享、协作的科技信息平台,市县科技局一般只设置终端和地方信息服务节点;人员构成先在事业编制、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中调剂解决、培训提高,再逐步过渡到人员聘用、服务增值、自我发展;业务上通过设计适用性配置、编制可操作

5、性、稳定性程序进行流程控制,各方均可在第一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便于高效率运作。管理上的系统性统筹。党委和政府负责总规划、总协调、总保障;、科技部门承担中心枢纽、协同执行、协调反馈的关键工作;相关部门和基层科技服务组织共同实施方案;科技信息所、信息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工作方式上试点启动、交流促进、总结推广、完善提高。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之所以是县市科技工作服务方式的一个创新,是因为:“户”联网工程的实施,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注入了新内容,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新手段。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科技服务体系主要是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等从事创新、产业

6、化的力量,而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科技服务手段少、力度小。 “户”联网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恰恰对这个薄弱环节进行了“补位”,它立足基层,以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适时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电话网和互联网提供快捷有效的科技服务。“户”联网工程的实施,为我们解决县市科技工作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创新县市科技工作的管理模式,提供了新途径。 “三脱节”是由于我们的管理思维过于“单向”,迫切需要引入“需求管理”,形成“互动效应”。 “户”联网工程的实施主体是基层科技局,由基层科技局直接建立“户”联网信息中心,建立信息采集队伍,直接面向农户、个体工商户、企业,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些工作既贴近基层,又富有

7、创新性和挑战性,需要基层科技部门多开动脑筋。同时,传统的基层科技工作模式是农、科、林、水、畜牧、工业等部门各自为战,各有一批信息资源,各有一支人4才队伍,真个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造成资源分散、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以建立共享型科技信息平台为切入点,一“网”打尽县域信息服务主体内容,充分整合县域信息和人才资源,实现资源优化和利用的最大化。目前,电信部门已经正式批复我们使用“96318”,作为全省统一的科技信息服务热线号码。为了更好的实施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我们按照“试点启动、交流促进、总结推广、完善提高”的工作思路,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 7 个基础条件较好的

8、县市,先行开展试点。按照我们的实施要求,县市科技部门承担中心枢纽、协同执行、协调反馈的关键工作,所以县市科技部门的同志普遍感到振奋和鼓舞,认为这是省科技厅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创新之举、务实之举。我们相信,通过试点县市 1-2 年的建设,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会成为县市科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96318”会成为县市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政府热线”。二、实施区域特色科技产业工程,提高县市科技工作服务于县域经济的能力我们提出实施区域特色科技产业工程,是充分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虽然县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有限的,但特色性很强,且在区位上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9、宜于形成别具一格、集中一点、成本领先的特色产业。第二,长期以来,县市科技工作在部分党政领导干部中的地位不高,分量不重。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科技局无大事可做,做不了大事,因此将其作为安置干部的“休养所”、 “养老院”;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科技局只会花钱,不会“生”钱,因此不愿意增加科技投入。必须5要让这些领导干部真正看到“物化”的生产力的作用。为深入实施区域特色科技产业工程,我们提出了宏观指导、基地示范、计划支持“三管齐下”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宏观指导方面,注重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重点特色产业,尽力避免产业雷同,避免恶性竞争。我们根据全省 14 个市、州的资源分布和区域位置特点,努力形成四大特色产业区,即

10、长株潭高新技术产业区、环洞庭湖大宗农产品产业区、大湘西特色资源产业区、泛湘南现代农业产业区。表 1 四大特色产业区基本情况 特色产业区覆盖区域发展重点 长株潭高新技术产业区长沙、株洲、湘潭的 8 县4 市 11 区电子信息、新材料、工程机械、生物医 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环洞庭湖大宗农产品产 业区岳阳、常德、益阳的 13 县 4 市 7 区我省独具特色的大宗农产品的产业化大湘西特色资源产业区自治州、邵阳、张家界、 怀化的 20 县 3 市 14 区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保护泛湘南现代农业产业区衡阳、郴州、永州、娄底 的 24 县 5 市 10 区现代农业和有市场竞争力的先进技术 的推广应用。基地

11、示范方面,我们积极支持各地建立科技示范园,引导企业入园,延长、拉宽产业链,努力形成“聚集效应”。目前,全省 123 个县市区共有 385 个科技示范园,其中,有 1 个国家级和 6 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有优质水稻示范基地、出口猪推广示范基地、肉类加工生产基地等 10 多个国家级、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0 多个中试与示范基地。许多县市一个产业、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已经成为县域的代名词,如新晃县的黄牛、靖州县的杨梅、祁东的黄花菜、溆浦县的金银花、凤凰县的猕猴桃等。同时,我们在全省选择了不同区域的不同类型的地区开展了特色产业工程试点工作,为全面深入开展特色产业工程积累经验。6计划支持方面,我们明确了

12、连续三年,每年从三项费中拿出 1000 万元,专项支持县市科技工作,其中很大的比例用于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三、经验与体会通过两大工程的实施,我们在抓县市科技工作,促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以下的经验与体会。1抓抓县县市科技工作必市科技工作必须须与落与落实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一把手抓第一生产产力力紧紧密密结结合。合。切实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思想,县市科技工作抓得是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真正实现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有第一位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二促一”的措施,即干部考核与领导挂帅两个手段,促进抓县市科技工作与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结合。干

13、部考核就是建立并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考核。目前,我省已经有长沙、湘潭、郴州三个地区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对各个县市区的党政主要领导实行科技进步目标考核。长沙的做法是把“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科技企业数量”等指标纳入市政府对区县整体考核中,考核结果占总分的 6%,高于城建、计划生育等的分值;湘潭的做法是将“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高新技术产业增速”两个指标在县市区百分制考核中占 8 分;郴州则设立一、二、三等奖,从 11 个县市区中评选出 7 个,分别给予 1万元、6000 元和 4000 元奖励。从实际操作看,考核着实推动了

14、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积极主动抓科技工作,科技在这些地区的主要党政领导那里,不再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而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更重要”。有两个显著的特征说明了目标考核的作用:科技投入到位,科技工作地位高。长沙、湘潭、郴州的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 1%、1.27%、1.46%。7领导挂帅就是省科技厅面向县、市(区)开展的各类试点工作,都要求必须成立领导小组,由党委或者政府的一把手挂帅,亲自抓试点工作。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和区域特色产业试点工程,我们都明文规定了这个措施,申请试点的县、市的党委和政府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都以县、市政府的名义向我们申请试点工作,都专门成立了以县、市(长

15、)为组长的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或者区域特色产业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承诺负责总规划、总协调、总保障。这样既为试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又使得当地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在组织实施中深刻认识科技的作用。2抓抓县县市科技工作必市科技工作必须须与当地与当地县县域域经济经济的的发发展重点、主要展重点、主要领导领导的的兴奋兴奋点点紧紧密密结结合。合。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在哪里,科技的支撑点就在哪里,主要领导的兴奋点在哪里,科技的切入点就在哪里,只有这样,科技才能“物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获得更高的重视,更多的支持。这是科技的经济功能决定的,也是我们在实施两大工程中体会到的。“三农”问题是县域经济

16、的核心问题,中央一直高度关注并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更是基层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围绕“三农”科技做什么,通过调研,我们适时实施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鲜明的提出实施该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注入新内容,就是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手段,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围绕促进县域工业的发展,我们适时实施了区域特色科技产业工程,指导、鼓励有基础的县市着力打造“一县一品”,通过一个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倍增效应”。由于目标明确,措施可行,两项工程的试点工作引起很多县、市(区)党委、政府的兴趣,有些县、市(区)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还亲自带队来我厅汇报,希望被列为试点。犹为重要的是,通过试点工作,让县、市(区)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切实8感受到了科技的真正作用,在试点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科技的作用日益增大,领导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出现了“三个经常”的可喜现象:经常听取科技部门汇报、经常交给科技部门任务、经常解决科技部门难题。3抓抓县县市科技工作必市科技工作必须须与建与建设设一支作一支作风过风过硬的高素硬的高素质质的基的基层层科技干部科技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