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12875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纲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五年级年级上册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适应年级:五年级总课时:16 课时一、学习目标 通过资源包的活动体验学习,将能: 1、形成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交往合作能力。2、学会手工制作生活用品,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操作能 力。 3、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方法。 4、热爱生活,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 活的小主人。 二、内容说明与教学安排 课程介绍:综合实践活动属于活动课程,没有严格的知识体系,所以 活动按版块设置。本册资源包一共有四个板块,分别是:健康之路、 技能训练场、生活广场

2、、探究天地。 共涉及 15 个活动主题,每个活动主题的呈现形式为:导语、头脑风 暴、探究分享、活动拓展、背景锦囊、成长足迹。 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 强问题意识。 探究分享主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引导学 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发展合作能力,学习调查、 访谈、观察、文献研究等科学方法的基本规范和操作要领,养成探究 习惯,形成科学态度,初步创新精神。 活动拓展针对活动主题的分 享,提出后续的活动建议,供孩子们自主探究。背景锦囊主要提供与 活动主题有关的知识,供孩子们课外阅读。 成长足迹则是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束后的自我评价,评价的原则是重 在

3、过程,兼顾结果。 第一板块:健康之路 内容设置:三个活动主题营养与健康、交往的学问、礼仪之邦话 礼仪。 内容标准:关心自己和亲人的身体健康,学会合理饮食,养 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习基本的人际交往方式,学会与同学、家长、 老师交往的技巧;了解礼仪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学习并运用基本的生 活礼仪。 教学安排: 课时 1营养与健康 课时 2交往的学问 课时 3礼仪之邦话礼仪 第二版块:技能训练场 内容设置:四个活动主题学包饺子、剪纸、中国结、工具的使用。内容标准:了解制作水饺的过程,并亲自学包水饺,养成热爱劳动 的好习惯;学习剪纸的基本方法,锻炼动手能力,在班内展示自己的 作品,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

4、创意;学习简单的吉祥结的编制, 在班内的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安排 课时 4学包饺子 课时 5 剪纸 课时 6中国结第一节交流中国结的起源、用途、分类、寓意等课时 7中国结第二节学习编制简单的吉祥结,在班内组织编 结比赛 课时 8 工具的使用 第三版块:生活广场 内容设置:三个活动主题防突发性伤害、生活有卡真方便、小小 服装设计师 内容标准:学会判断身边的好人与坏人,掌握必要的安 全防范方法;掌握“卡”的有关知识,通过亲自体验卡的使用,了解常 用卡的用途和好处,并发挥创意动手设计未来的理想的卡;学习设计 服装的步骤,知道什么是美,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并与同学合作设 计服装;在班里举办一次时装秀

5、,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学会使用 几种简单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安全意识。 教学安排: 课时 9 防突发性伤害 课时 10 生活有卡真方便交流课前使用卡的心得体会,了解卡的 发展历史、分类、用途, 课时 11 小小服装设计师第一节了解服装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 学习设计服装的知识 课时 12 小小服装设计师第二节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服装,在 班里举办一次时装秀 第四版块:探究天地 内容设置:五个活动主题欢欢喜喜过大年、优美的环境就是财富、 交通流量的研究、我爱社区、关注时事。 内容标准:了解春节的来历和风俗,掌握放炮竹的注意事项,自己或 与人合作创作一幅春联;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

6、到优 美的环境就是宝贵的财富;了解什么是交通流量以及研究交通流量 的方法,学会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亲自进行实地研究,加强社会 小主人的责任感;调查了解自己居住小区的设施、服务、绿化、文明 行为等情况,并身体力行为小区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形成关注时事 的意识,学习制作简报,关注世界发展变化。 教学安排: 课时 13欢欢喜喜过大年 课时 14优美的环境就是财富 课时 15交通流量的研究第一节知道什么是交通流量、了解道路 安全法中的相关知识 课时 16交通流量的研究第二节通过一周内某路口的交通流量表, 分析交通堵塞的原因 课时 17我爱社区 课时 18关注时事学期展示交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

7、学期 末组织一次班内交流展示、总结评价。 课时 19 展示交流、总结评价 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 1资源包:对资源包进行校本的二度开发,创造性的使用资源包。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速。 2社会调查:根据资源包的要求,外出调查探究。 3其它资源:网 络、期刊、自制等。 二、实施理念 1、活动的实施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 对学生的指导。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帮助小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 究的方向。 (2)审视小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 指导。 (3)督促和激励小学生的实践与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 活动的持续进行。

8、 (4)拓宽小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5)指导合作方式与技术,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6)引导小学生选择适当的结果呈现方式。 (7)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 2、在指导之外,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努力成为一个倾听 者和交往者,重视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并给 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使他们的天性得以充分的施展。 3、在活动展开过程中,允许小学生兴趣的转移,允许学生偏离设定 的研究方向,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和发掘新的探求题材。 但同时不迁就或放任小学生的兴趣,在尊重他们兴趣的基础上引领 他们深入探究和体验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及活动。 4、鼓励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作品和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见 解和传达自己的方式。 5、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注意原始材料的保存,留下小学生成长发 展的痕迹,便于他们进行实践反思,完善以后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 1研究性学习。问题驱动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学生生 成、探究、交流的问题。 2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小课题的探究、 调查、活动等。课堂外成立活动小组,培植合作的意识,习得合作的 方法和技能。 四、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主要是通过观察/问答/交流/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反馈:主要是通过实践作业/课后调查报告/问卷调查/访谈等 途径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