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杂交实验 残翅 匙形翅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12335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蝇杂交实验 残翅 匙形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果蝇杂交实验 残翅 匙形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果蝇杂交实验 残翅 匙形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果蝇杂交实验 残翅 匙形翅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果蝇杂交实验 残翅 匙形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蝇杂交实验 残翅 匙形翅(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果蝇杂交实验摘要:自 1856 年 Mendel 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1910 年,摩尔根在研究果蝇红白眼色遗传的时候,发现白眼雄蝇的白眼基因只传给女儿却不传给儿子,他将这种现象与果蝇的性染色体联系了起来。1916 年Bridges 通过对不同现象的研究,证实了 Morgan 有关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的假说。本次实验就是再次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研究眼色遗传,验证 Morgan 的假说。另外,研究观察均位于 II 染色体上的匙形翅与残翅基因的关系。 1. 引言 真核生物中存在着一个或已对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1910 年。 Morgan 在研究果蝇红白眼色遗传的时候,观察到白

2、眼雄蝇的基因传给女儿却不传给儿子, 女儿则又将白眼基因传给儿子,这表现出一种交叉遗传。1916 年 Bridges 通过对不分离现 象的研究,真实了 Morgan 的假说。 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很多种,果蝇(和人类相似)中 XY 型染色体决定是最普遍的一种。 在 XX 个体中,X 染色体上的基因成对存在,共同决定一性状的表达,而在 XY 个体中,X 染 色体单个存在,故无论显隐性,X 染色体上基因均会表达。 具体地说,果蝇的性别是由 X 染色体上的雌性决定基因与各条常染色体上的雄性决定 基因之间的比例决定,Y 染色体与果蝇的性别决定无关。观察一种形状是否是伴性遗传, 实质上是确定控制这个形状的基因

3、是否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基因定位方法。 果蝇翅形,其中残翅、匙形翅基因均位于 II 染色体上,于是提出问题:如果 II 染色 体上两个翅形基因都存在,那么这个果蝇的翅形表现型为什么?基于此问题我们做了以下 实验。 2. 实验材料 2.1. 试验材料 体视显微镜(或普通光学显微镜) 培养瓶若干、麻醉瓶、白色塑料板(或硬纸板) 、小毛笔、油性记号笔 果蝇原种以及配好的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伴性遗传 2.2.1.1.果蝇原种性状为:白眼长翅雌雄、红眼残翅雌雄 2.2.1.2.实验步骤第一周 1. 收集所需原种果蝇的处女蝇。 2. 按照实验设计,接种 2-3 对白眼长翅雌性和红眼残

4、翅雄性果蝇原种。贴上标签,写明 杂交组合,实验时间,实验者等信息,将培养瓶置于 25保存培养。第二周 将培养瓶中的亲本果蝇清除。第三周 1. 麻醉(不可致死)F1代,对子一代果蝇的雌雄眼色形状进行计数统计。 2. 在 F1中挑选 2-3 对雌雄果蝇(雌性皆为红眼、雄性皆为白眼) ,放入新的培养瓶中继续 培养。第四周将培养瓶中的 F1代果蝇清除。第五周 将所得 F2代全部麻醉,倾倒于硬纸板上计数其性状。 2.2.2. 翅形观察 2.2.2.1.果蝇原种性状为:雌性匙形翅、雄性残翅 2.2.2.2.实验步骤同伴性遗传的,注意的是,选出的 F1中的残翅做第二次杂交。 3. 实验结果 3.1. 伴性遗

5、传 3.1.1. 数据计数P: XwXw (雌性白眼) XWY(雄性红眼)性状子一代(正/反交)子二代雄、红21雄、白1920雌、红1722雌、白24P: XWXW(雌性红眼) XwY(雄性白眼)性状子一代(正/反交)子二代雄、红2221雄、白20雌、红2522雌、白24注:F1:正交结果雄性皆为白眼,雌性皆为红眼,反交结果 F1皆为红眼,雌雄分别有 25、22 只;F2:雄性 21 只红眼、20 只白眼,雌性 22 只红眼、24 只白眼,四种性状的比例约为 1:1:1:1。3.1.2. 结果讨论3.1.2.1.果蝇亲本基因型为 XwXw 、XWY 和 XWXW、XwY。正交:P: XwXw

6、(雌性白眼) XWY(雄性红眼)F1: (雄性白眼) XWXw(雌性红眼) F1中雌雄个体杂交F2: XWXW(雌性红眼) XwXw(雌性白眼)XWY(雄性红眼) XwY(雄性白眼) 1:1:1:1 反交: P: XWXW(雌性红眼) XwY(雄性白眼)F1: XWXw(雌性红眼) XWY(雄性红眼)1 : 13.1.2.2.本实验在 F1选择雌雄个体杂交,所得 F2四种性状比例为 1:1:1:1,与自由组合测交结果类似,这对于伴性遗传的验证帮助不大。 3.1.2.3.在确保所选果蝇亲本正确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放几对果蝇(不要超过 10 对) ,以 保证有足够多的后代用来计数。3.2. 翅形研究

7、 3.2.1. 数据计数 P:雌性残翅果蝇(vg +/vg +)和雄性匙形翅果蝇(+ n/+ n)性状子一代匙形翅3残翅14单边匙形翅15F1中选匙形翅杂交,得到 F2。性状子二代匙形翅15残翅9单边匙形翅15注:(1)翅膀呈勺形,且凹面向上为匙形翅;翅膀皱缩,远小于正常翅为残翅。3.2.2. 结果讨论 3.2.2.1.亲本果蝇为:雌性残翅果蝇(vg +/vg +)和雄性匙形翅果蝇(+ n/+ n) ,F1中选 匙形翅杂交,得到 F2。 3.2.2.2.预期结果实验预期是 F1将得到得到野生型长翅果蝇,F2的三种性状之比为 1:2:1(如下图),但实验结果与预期完全不同。P: vg +/vg

8、+(雌性残翅) + n/+ n(雄性匙形翅)F1: vg +/+ n(野生型长翅)F1自交F2: vg +/vg +(残翅) 2 vg +/+ n(长翅) + n/+ n(匙形翅)3.2.2.3.果蝇的翅形是由多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如:位于 I 染色体 (X 染色体)上截翅基因(ct) ,小翅基因(m) ,融合翅(fu) ;II 染色体上的小 横翅基因(vc) ,扭曲翅(cu) ;III 染色体上的肥翅基因(dp) ,弯翅基因(c) , 斑翅基因(sp)等。我们很难确定实验中观察到的果蝇的翅形是有某一单一基因 决定的。这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验中,必须提前了解,全面的了解,不仅限

9、于 对所学问题的研究。 3.2.2.4. 有人研究过果蝇中小翅基因与残翅基因之间的关系,结论是小翅基因对残翅基因 对残翅基因有隐性上位的作用1;另外,长翅纯和果蝇在 25 度正常培养下发育成 长翅果蝇,但是将其放在 37 摄氏度的环境下处理 6 到 24 小时,则可得到残翅形 状的果蝇。 3.2.2.5.残翅的果蝇,由于核糖体合成有问题,这是导致残翅果蝇幼虫发育缓慢,甚至使幼虫死亡的内在原因 3.2.2.6.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果蝇的匙形翅性状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某多肽链 M 异常造 成的。异常肽链与正常肽链(由 169 个氨基酸组成)相比少了 4 个氨基酸,二者前 161 个氨基酸的序列相同。

10、162 到 165 缺失。 3.2.2.7.对果蝇残翅-匙形翅的遗传作出新的假设以及讨论 1)长翅、残翅、匙形翅为复等位基因。长翅对匙形翅、残翅为显性,匙形翅对 残翅为显性。结合本次实验数据(此处把单边匙形翅的果蝇都看作匙形翅) , 推断亲本可能是杂合匙形翅(n vg)与纯隐性残翅(vg vg)杂交,则后代表 现为残翅 : 匙形翅=14:181:1;选 F1中的匙形翅翅(vg n)自交,后代表 型为残翅 : 匙形翅=9:301:3。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则说明此次实验中,在取 F1中残翅果蝇杂交是出现 了问题,误将匙形翅当作残翅用来杂交! 2)长翅、残翅、匙形翅可能是拟等位基因,是在一基因座(L

11、ocus)内的不同位 点的碱基突变。假设这组拟等位基因与果蝇星状眼拟等位基因的形状决定类 似,存在顺反位置效应, 即两个拟等位基因只有在顺式排列时才表现为野生 型, 当处于反式排列时则表现为突变型。 此时,亲本为(vg +/vg +)(+ n/+ n) ,子一代为(vg +/+ n) ,表 现为突变型。子一代自交,得(vg +/vg +) 、2(vg +/+ n) 、 (+ n/+ n) ,即 残翅:突变型:匙形翅=1:2:1。 本次杂交实验中,没有得到符合以上假设的比例。一方面因为后代太少, 另一方面存在一个翅是匙形翅,一个翅是残翅的新性状果蝇。1:黑腹果蝇翅型基因相互作用的研究 ,冯航,王虹,卢朝娟,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