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维澄院士和他的学问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212219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维澄院士和他的学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范维澄院士和他的学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范维澄院士和他的学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范维澄院士和他的学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范维澄院士和他的学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维澄院士和他的学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维澄范维澄院士院士和他的学问和他的学问 范维澄院士是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公共安全 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 年当选中 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部院士。 范院士在燃烧理论、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技术、公共安全的监测监控、预 测预警、人员疏散、应急管理的理论与技术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创建了火 灾安全科学与工程分支学科, 提出了在我国创建新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 体构思和设计方案。由于他以科学为手段,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不懈地与火神作 斗争,因而被誉为“中国火灾科学第一人” “火灾之父” 。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学者,

2、竟然卷入了学术不端事件,令人 不禁感到惋惜。本文回顾了范维澄院士的学术经历,希望能公正的评价他的贡献 与过失,探讨作为一名学者所应具有的品格和思想。 一一 范院士对火灾科学的研究范院士对火灾科学的研究 范维澄院士生于贵州福泉, 原籍湖北鄂州, 196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力学系,留校任教。1979 年,范维澄前往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留学,研 究“燃烧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 。三年以后,他学成归来,却发现国内计 算机能力太弱,不具备模拟燃烧过程的条件。在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他考虑到 国外所学的知识不能丢,要与燃烧科学联系紧密;应当是国家迫切需要的学科, 且应当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

3、最终决定研究工程热物理与安全工程的交叉学科。 1987 年发生在大兴安岭的特大森林火灾带来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而抢险 救灾工作中又出现了种种困难,都深深触动了当时的范维澄,更促使他走上火灾 研究的道路。 回顾我国火灾科学学科的建立,范维澄院士指出,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频度 最高、 集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为一体的一种灾害, 而火灾过程是一种三维非定常、 包含多相流体流动、 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及其相互作用的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过 程,具有突发、复杂的特点,因而国际上直至 1985 年才宣布了火灾科学的诞生。 “火灾科学”是火灾防治有效性、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科学,是在基础自然 科学、工程科学及灾害

4、科学的结合部生长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因而,进行系统 的火灾科学研究、培养火灾科学人才是非常迫切的,范院士正是在这两方面开展 了大量的工作。 1989 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 从那以后, 中国的火灾基础研究迈出了新的一步, 这个领域开始有了国家级的重点研究机构。 在范院士的领导下,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对火灾进行了全面 的分析,既研究了微观的燃烧机制,又研究了室内和自然界中火灾蔓延规律,既 研究了阻燃技术,也研究了宏观的预警机制、风险评估方法学。这也符合现代科 学研究的规律:从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出发,分析解决最基本的问题,通过模拟 和实验探讨现实

5、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正是基于这些贡献,范维澄于 2001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二 范院士对火灾范院士对火灾科学相关人才的培养科学相关人才的培养 除了开展科学研究以外,范院士也非常关注火灾科学人才的培养。他认为,火灾科学的问题解决好了,就是在给社会创造巨大的利益,因而对博士生培养提 出了以下要求: 博士生要选有实用价值的题目, 在实践工作中锻炼博士生的能力, 以博士生作为争取和执行项目的主力,增强博士生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积极鼓 励博士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强调研究深入的同时注意综合能力的培 养等等。 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范院士还提出了一些非常新颖的观点。例如他主张: “

6、公共安全科技工作者,不应该满足于只懂理工科或只懂人文社会科学,而应该 有意识地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理、工、文、管交叉复合型人才。 ”此外,他还建 议淡化“博士生导师”的概念,切实提高“博士点”的整体实力。范院士认为, 博士点的建立是在审查该单位的综合实力后筛选确定的,是群体实力的体现,而 非个人。淡化“博士生导师”的概念,让更多的教授有机会带博士生,有利于提 高教授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争取科研项目。通过学生和导师之间 的双向选择,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博士点” 的整体实力,这对学科的发展也 是大有裨益的。 三三 范院士对公共安全的研究范院士对公共安全的研究 2003 年的“非典”疫情之

7、后,公共安全问题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 清华大学于 2004 年初成立了公共安全研究中心 (后改为公共安全研究院) , 邀请 范维澄院士出任中心主任。范院士说: “从火灾研究到公共安全研究,对我而言 是把研究的领域拓展了。 ”虽然踏入了新的研究领域,但范院士仍然提出了有许 多建设性的想法。 也许是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的经历启发了他, 范院士认为 “既 要做智库, 也要做实践者” , 由他领导的公共安全研究团队也总是率先进行实践, 而不仅仅满足于出想法、出主意。 一开始,范院士的团队的研究重点是突发事件本身,但他们逐渐认识到突发 事件的灾害性作用的程度与承灾载体和应急管理是分不开的。 因而

8、范院士的团队 提出了公共安全的“应急三角形”模型,即由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三 条边构成的公共安全完整体系。由此出发,范院士的团队着重于把握三条边的关 系,抓住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完整地构建起了应急平台体系。 除了在科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上开展研究以外,范院士的研究团队还发现, 如果国家只是在组织体系上建立了应急管理机构, 在预案体系上构建了国家应急 预案体系, 而缺乏技术手段和装备来辅助管理部门实施应急预案,那么公共安全 的预警和应对就无从谈起。因而从 2004 年开始,范院士的团队开始着手于建立 突发事件应急平台的技术原型系统。由于范院士在这套系统上寄予重望,希望它 能够在解决各种自然

9、灾害或社会事件中都发挥作用, 因而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和模拟,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中的模型,把每一种自然灾害的 起因、 传播规律和可能造成的影响都弄得一清二楚。这套系统的先进之处还在于 它整合了灾害的链式反应进程以及相关法规、 应对措施, 提出了 “事件链” 和 “预 案链” 相互耦合的灾害应对方法。 他们还开发了手持终端、 系留飞艇等硬件设备, 结合软件系统,使得政府能够依靠件应急平台体系,对事件当前的人员的救治和 疏散、公共设施的维护和抢修、物资和设备的调用等情况一目了然。 在这套系统的研发过程中,范院士和其团队都下了很大的功夫。科技日报的 记者曾经为了采访范院士而多次给他

10、打电话, 可范院士不是出差就是在外地做实 验,日程排得满满的。不得已,记者只能采访到范院士身旁的同事和学生。他周 围的同事和学生给予范院士很高的评价,他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如是说: “范老师是一位很严格的师长。在做课题研究时,经常出这样的情况:一天的工作结 束了,学生刚把报告交给老师,离开实验室回到住处。范教授的电话正好打来, 告诉他报告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修改。而这,同样也是他没有上下班的概念、 只顾工作的一个最好佐证。 ”他的助手与同事,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袁宏永教 授也说,范院士因为痴迷于工作, 顾不上家里的杂务,因此时常范师母碰见他 的这些子弟们就会抱怨老伴儿一两句。 为了这套系统,范维澄

11、院士的团队研发了 8 个系列应急装备和近 200 个核心 软件系统,编制技术标准规范 8 项,发表论文 110 篇,代表我国全面参与了国际 标准化组织 ISO/TC223 公共安全国际标准制订工作。这套系统在南方雨雪冰冻 灾害、汶川地震、利比亚撤侨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应对中得到了应用,效果突 出,社会效益显著。所以, “突发事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 荣获 201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四四 学术学术不端不端事件事件 2006 年, 谢之康撰文揭露了范维澄院士的一些学术不端的表现, 随后中国工 程院进行了调查, 认定了其中一部分学术不端行为,并对范维澄院士进行了全院

12、通报批评。 谢之康文章中揭露出来的范院士学术不端行为包括: 1. 涉嫌侵权。 将原为第一作者的谢之康改为第二作者, 自己列为第一作者; 在谢之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论文报告人署名为非文章作者的其他人。 2. 涉嫌造假。 (1)参考文献造假,将非属于火灾科学研究的成果假写、歪 曲为火灾科学研究成果; (2)文献引用内容造假,对被引用文献的内容 进行无中生有的造假; (3)研究成果归属和论文项目资助标注造假,以 提前研究成果时间; (4)科研项目造假,将同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分为两个不同的研究项目。 3. 涉嫌剽窃,且在了解到抄袭、一稿多投现象存在的情况下,没有采取任 何措施纠正或撤回论文、取消

13、署名,并且在撰写综述论文时仍然正面引 用了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 4. 涉嫌学风不正和学术黑哨行为。 中国工程院在通报中认为,范维澄院士本人对“论文事件”有一个逐步认识 的过程,并向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和能源与矿业工程部写了“我对陈晓军等论文 事件的反思与检讨” ,对自己错误的认识有所提高。因而院主席团诚恳地希望范 维澄院士本人对事件性质和自己的责任进一步提高认识。 热衷于学术打假的方舟子评论道,在剽窃论文发表前,范维澄院士已在 973 课题中期总结报告中将剽窃论文的内容作为成果上报,在论文发表后,他又在综 述中引用剽窃论文,因此可以认定范维澄院士不可能是被其博士生冒用了名义, 而是事先参与、

14、事后认可了剽窃行为。对这样的行为,仅仅给予通报批评,显然 是太轻了,因而希望中国工程院对此做进一步的调查,如果属实,应剥夺其院士 头衔。 五五 评价评价 火灾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火灾、草原森林火灾等灾害,既涉及基本的物 理过程,又涉及政策与预案等社会学内容,学科内容广泛而深入,且涉及人员安 全和财产安全,因而对于火灾科学的研究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范维澄院士领导之下的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一学科中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从理论上给我们预防火灾、扑灭火灾提供了支持,在实 践中创造了无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因而授予范维澄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头衔是 实至名归的。 范维

15、澄院士带领团队在公共安全领域展开探索,提出了结合突发事件、承灾 载体、应急管理的“应急三角形” ,从理论上指明了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方向, 并以此出发进行实验,丰富模型,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研发创新,搭建起了突发事 件应急平台体系,在政府部门中得到应用,并在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发挥了关 键的作用。因而,该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也是水到渠成的。 范维澄院士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培育了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两个团队, 在火灾科学和公共安全 领域培养的大量人才,并且提出了许多培养优秀博士生的建议。范院士在人才培 养方面的思想值得我们研究。 然而,范

16、维澄在当选院士之后,疏于自律,漠视学术道德,在学术上进行了 若干学术侵权、学术造假、学术剽窃的行为,并且没有进行及时的反省和纠正, 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对其身旁的研究人员、博士生等起到了负面的引导作用。中 国科学院对范维澄院士进行了通报批评,范维澄院士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进 行了反思与检讨。 总而言之,范维澄院士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做出了卓越贡献,创造了 巨大的社会价值。尽管他一时间忽视了作为学者所应有的道德观念,但最终还是 改正了错误,并在新的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就。范院士常对他的学生说: “认准方 向,品尝快乐。 ”我们应该学习他把个人的知识和事业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选 择国家所需的专业开展研究的精神,应该学习他在科研中全面考虑问题,深入研 究各个方面的科研方法,应该学习他关心学生成长的思想,也应该从他的经历中 吸取教训,端正自己的科研态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成为具有高尚学术道德的 科学研究人员,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盛平。范维澄院士:燃烧的追求Z。清华大学网上刊物。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