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120789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页 共 页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2 2 分分10=20 分)分) 1.世界上最早运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经济意义的人是 【 B 】 A舒尔茨 B斯特鲁米林 C丹尼森 D布劳格 2.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最早的论文是美发表的 【 D 】 A贝克尔人力资本 B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C斯特鲁米林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D沃尔什人力资本观 3.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非生产领域的经济学的观点属于 【 A 】 A从属学科论 B独立学科说 C边缘学科说 D交叉学科 说 4.以下不属于教育经济学是研究对象是 【 B 】 A教育领域的经济问题 B教学规律 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D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 5.首次进

2、行较为系统和较为专门分析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是 【 D 】 A舒尔茨 B斯特鲁米林 C丹尼森 D亚当.斯密 6.“用之于人的教育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在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 就是对人投资而形成的资本” 。这是哪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 【 C 】 A李斯特 B萨伊 C马歇尔 D马克思 7.“复杂劳动等于多倍或自乘的简单劳动:,持此观点的理论是 【 C 】 A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B沃尔什的人力资本理论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D韦锥的教育经济学思想 8.舒尔茨用”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估算美国 1929-1957 年经济增长中, 教育做出的贡献约占 【 D 】A20% B25% C28% D33%

3、9.丹尼森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 分析,估算出 19291957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约占 【 A 】 A23% B35% C28% D33% 10.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是 【 A 】 A.1962 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韦锥出版教育经济学第 页 共 页B.1935 年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C.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经济意义 D.舒尔茨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11.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教育经济学“主流派”的理论基石是 【 D 】 A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B社会资本理论 C社会化理论 D人力资本理论

4、 12.强调劳动力个性特征培养的一种人力资本理论是 【 C 】 A筛选假设理论 B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C社会化理论 D经济增长理论 13.将教育与收入的关系描述为“教育劳动生产率工资”是以 下哪个理论? 【 B 】 A信号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经济增长理论 D经济发展理论 14.我国最早出现“教育经济学”这个概念是 1934 年在中国教育之经济 观一书中,由以下哪位提出? 【 B 】 A杨贤江 B古楳 C蔡元培 D梁启超15.1984 年 9 月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在黄山正式成立,1985 年学会与华中师 大联合创办的 杂志正式出版发行。 【 C 】 A 教育经济学 B 教育研究 C 教育与经济

5、 D 教育与经济学 16.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 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称为 【 A 】 AGDP BGNP CCPI DHDI 17.教育投资只有通过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再生产出来的科学技术进入 生产领域,才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 C 】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 18.反映政府教育投资水平的指标是教育支出占 【 D 】 A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B国民收入的比例 C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D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第 页 共 页19.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家庭及个人分别承担教育费用,称为 【 C 】 A教育

6、成本补偿 B教育投资分配 C教育成本分担 D教育成本核算 20.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是 【 A 】 A国家财政性拨款 B学生学杂费 C校产收人用于教育支出 D厂矿企业单位教育投资 21.小学在校生人数占适龄儿童人数的百分比是 【 B 】 A入学率 B毛入学率 C净入学率 D识字率22.以下选项不属于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的是 【 D 】 A正规教育 B在职培训 C劳动者的迁移 D应聘者对自身形象投资 23.正式使用了“人力资本”概念并着重研究了教育与个人收益的关系的 经济学家是 【 A 】 A.雅各布.明瑟 B.西奥多.舒尔茨 C.丹尼森 D.贝克尔 24.劳动力供给是指 【 C 】 A.劳动者在一

7、定时期内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劳动力数量。 B.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提供给市场的劳动力数量。 C.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劳动力数量。 D.劳动者愿意并能提供的劳动时间。 25.教育需求是指 【 B 】 A.社会、企业和个人对教育机会的需要 B.社会、企业和个人对教育机会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C.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机会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D.个人对教育机会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6.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 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称为 【 A 】 A.结构性就业问题 B.一般性就业问题 C.特殊就业问题 D.过度教育 27.教育投资是一种 【 C

8、】 A.纯消费性投资 B.纯生产性投资 第 页 共 页C.消费性与生产性兼有的投资 D.可以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投资 28.教育投资具有连续性、递增性、固定性和 等四个特点。 【 B 】 A.非盈利性 B.非营利性 C.非赢利性 D.消费性 29.教育投资的三大主体是 【 D 】 A.政府、家庭和学校 B.学生、家长和政府 C.企业、社会和国家 D.政府、企业和个人家庭 30.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C 】 A.利益获得原则 B.能力支付原则 C.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 D.自愿原则 3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是 【 A 】 A.免费教育 B.成

9、本分担 C.成本补偿 D.公共财政理论 32.学生本人、家庭、亲友为学生受教育直接支付的学费、杂费、书籍文 具费、文体费、交通费、住宿费、生活差距费等构成 【 A 】 A.个人直接成本 B.个人间接成本 C.机会成本 D.社会直接成本 33.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学生因上学而未就业可能放弃的就业收入称为【 B 】A.变动成本 B.机会成本 C.直接成本 D.货币成本 34.因增加 1 个学生而追加的成本叫做 【 D 】A.机会成本 B.社会成本 C.资本成本 D.边际成本 35.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学生数量的范围内,费用发生总额不随学生数量的 增减而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称为 【 C 】 A.机会成

10、本 B.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边际成本 36.财政年度内由教育的经常支出而发生的成本称为 【 A 】 A.经常成本 B.资本成本 C.物质成本 D.货币成本 37.根据学校现有的会计核算资料,按教育成本的内容进行分析计算,得 出教育成本的方法叫做 【 B 】 A.实算法 B.匡算法 C.现金核算法 D.会计核算法 38.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间接性、迟效性、长效第 页 共 页性和 【 C 】 A.易变性 B.高效性 C.多效性 D.隐蔽性 39.教育在社会活动各个领域所产生的效益称为 【 D 】 A.私人效益 B.非经济效益 C.直接经济效益 D.外溢效益 40.教育纯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