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211464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若干思考网络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若干思考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网络语境,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思想的博弈、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内部环境的变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变得极为重要。混合式学习法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这种学习方法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大大促进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索的是混合式学习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

2、各个环节中的具体运用。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截至 2011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 4.85 亿,互联网的普及率攀升至 36.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 3.18 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 65.5%,1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比例在高校大学生中更高。当“90 后”(“90 后”指代整个 20 世纪 90 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开始成为大学生的主体,网络与他们如影随形,虚拟网络中夹杂的种种扑面而来,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极大冲击和严峻考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重要组成

3、部分,是大学生步入大学之后所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都是教师沿用高中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中心,生硬地按照国家统编教材向学生做“填灌式”的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思想文化的博弈、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思想的碰撞、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内部环境的变化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何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混合式学习法(blended-learning)开创了一种新的典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理念,blended-learning 是根据学习对象、学习环境、学习内

4、容等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媒体、教学技术的学习理念, “在教学活动上,它重视的是教与学并重的活动,而非知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式的学习或者网络学习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松散式学习。一、混合式学习法概述混合式学习法(blended-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学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blended-learning 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

5、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它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blended-learning 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3。二、混合式学习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中,绝大部分的学习内容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学内容深层次的整合不可能经常化。因此,混合式学习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都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qq、飞信、论坛等形式,既注重教师引导的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学

6、的效果和学习的效率。1.课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新生的入门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而深厚,48 学时的教学时间显得特别紧凑,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详细给学生一一讲到位,尤其是如果要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深入的阐释,就需要学生在课前对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学生课前先阅读教材,大致了解本章节包括的内容,对其中感兴趣的问题,借助网络资源作初步的知识拓展,同时也可以于其中发现一些疑问,通过网络平台、qq 群向教师提问。举例来说,在进行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的教学之前,先布置学生课前阅读教材第四章,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中西方道德起源学说的代表人物和观点、道德的

7、功能和作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最直接的感性印象应该是道德的抽象和“软弱” 。由此,引导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搜索佛山“小悦悦”事件,并且可以查阅网友对此事件的评论,让学生感受到道德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通过对“小悦悦”事件的分析得出个人对于道德的一些理解。同时,学生还会注意到当前微博、论坛中颇受关注的各种社会道德滑坡现象,该怎样看待?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对道德的认识逐渐由感性印象进入到理性思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qq 群、论坛向教师提问与同学探讨。2.课堂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经有了基本了解,课堂上教师没有必要再面面俱

8、到地讲述每一个知识点,但仍需向学生指出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关于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如何认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有哪些内容?如何继承?教学难点是关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是否更为迫切?市场经济的利他性与为人民服务的区别是什么?“混合式学习中的教材不再是单一的课本或者是一个静态的网络课程,采用的是立体化的教材。 ”4“在传统纸质教材基础上,以课程教学为中心,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传播技术,将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以多种媒介、多种形态、多个层次进行整合的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出版物的集合。

9、”5集中利用课堂 50 分钟的时间,围绕教学重点,在讲授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时候,教师可以把预先通过网络搜集到的关于古代道德传统来源的小故事跟学生分享。比如“尾生抱柱”所体现出来的诚信,现代社会是否需要;二十四孝里的“埋儿奉母” ,郭巨埋儿究竟是否真正在对母亲尽孝道;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是否可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一定要从道德的本质出发,结合时代背景,不能割裂道德与身边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行形而上的分析和空谈。这样,学生既能分辨种种道德传统的是与非,又能对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理解。对于教学难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是否更为迫切?“毫不利己

10、,专门利人”这一成语是不是国人关于一个道德原则的文学性表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是不是应该建立与之适应的道德体系?在学生已经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网络上搜索到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体会,给学生作更深入的讲授。不仅要能让学生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能探究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才是最重要的。3.课后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学重点、难点,课后学生可以浏览教师推介的相关网站,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并从中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发现其现有观点的错误或片面之处并给予反驳或补充论证。学生的个人观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教师进行讨论,交流不受时间限制,参与讨论的学生可以对讨论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通过不同观点、

11、立场的碰撞与交流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点,学生可以对一个复杂问题达到一个相对全面且深刻的理解。课后,除了问题讨论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根据教学进展抽取试题资源库中的一些试题资源组成试卷,作为学生巩固和复习课程内容的作业或自测。自测和考试等评价方式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为教学策略的随时改进、实施个别化教学提供了依据。三、混合式学习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运用的作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教师而言,混合式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既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充实,又可以让教学手段灵活生动,

12、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点错误并给予指导和纠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对学生而言,混合式学习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学习,与教师面对面互动,也可以从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和非在线的影像资料中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3.对培养目标和要求而言,高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的学术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人才。混合式学习模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网络资源的各种途径,自觉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因此,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混合式学习法,是技术与理论结合的一个新的成果,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中国互联网信

13、息中心.第 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2黎加厚.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ob/ol.http:/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4陈声健.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结构要素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 (3).5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6孙迪.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7章国英,胡继岳.网络教学环境中情感交流的缺失及解决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