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元引参与整体思想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09123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换元引参与整体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换元引参与整体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换元引参与整体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换元引参与整体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换元引参与整体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换元引参与整体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元引参与整体思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换元引参与整体思想换元引参与整体思想 林贤数林贤数【立意和思路立意和思路】 整体思想与整体思想中的换元引参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普遍方法之一,其牵涉的 知识面广,几乎涵盖了各个知识章节,应用广泛。换元思想内涵丰富,是培养学生 观察能力、直觉能力和整体意识的方法之一,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结构中从大处着眼 的宏观调控能力,产生居高临下之功效,我们不仅在细微之处见“精神” ,更要从 宏观之中探“世界” 。换元引参是整体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整体思想中扮演着不可 或缺的角色。 由于换元引参在第一轮复习中已渗透到各知识章节中,学生已初步体验到其实 用性和思想方法,因此,在这里安排 8 道例题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突

2、出换元引 参的解题思想过程,第二课时突出观察问题的整体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 宏观调控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第一轮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整合提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编排的例题主要是提供一种复习思路,仅供参考,特 别是第二轮复习要讲究问题的综合性和一题多解,应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安 排例题进行教学。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难免使考虑的问题出现漏洞或不 成熟的情况,敬请批评指正。【高考回顾高考回顾】换元引参和整体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中转化能力的一种体现,它渗透到数学中 的方方面面,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基本体现出这种能力的考查。如 98 年高考题的最 后一题(即本案例 8) ,考查了数列中

3、整体代换能力或数学归纳法的思想等,但整体 能力的观察显然要高于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因为数学归纳法易想但过程显得冗长, 远不如整体代入运算来得简捷;99 年的填空题(即本案中的例 5(1) )考查了学生 的整体观察能力,从而达到优化运算过程,检测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又如 2000 年的解答题(即本案的例 4) ,其中考查学生如何引参、消参,显然这里引参的成功 与否关系到运算的质量,是对学生运筹帷幄策略的一次大检验。这些数据充分说明 这部分内容在中学教学中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这部分学生能力的培养更 是我们潜心研究的科目。这里需要指出的是,2004 年我们浙江卷第 17 题也体现了 整体思想

4、,只是能力要求不高,考查的力度不大,但这并不能说明这部分内容不重 要,只能说明命题人的构思不同罢了。【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 换元引参是指引入一个或几个新变量代替原式中的某些量,使得原式中仅含有 这些新变量,然后对新变量求出结果,再代回求出原变量的结果。换元法常与所考 虑问题的整体因素有关,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代换,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实 现从未知向已知转化,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转化的方式主要是分式向整式、无理向有理、超越向初等以及函数、三角、几 何等的互化。 引入参变量,作为揭示运动变化中变量之间内在联系的媒介。使我们有可能对 运动的过程作出定量的刻划,消化问题的难点,促使问题转化,

5、达到简捷解决问题2的目的。 解数学问题时,人们常习惯于把它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然后再各个击破, 分而治之。有时,研究问题若能有意识地放大考察问题的视角,将需要解决的问题 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等,并注意已知条件及待求结 论在这个“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通过整体结构的调节和转化使问题获解, 这种对数学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的思想方法即为整体思想。 在解题时,要细察命题的外形,把握问题的特征展开联想,创设整体常常会使 解题思路出现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情景。【例题精选例题精选】例例 1:求下列函数的最值1))2(12222xxxxxy2))0(2abxaxy3))0(2

6、2axaxy【思路点拔思路点拔】1)通过观察,注意到式子含有的关系,可令,则2211 xxxx与txx1,于是问题转化为二次型:212 22txx1) 1(2222ttty, 函数 是增函数,2xQxxt1231xxt2)分析的本质是平方关系,故可令,xbx与)0( ttbx则,btx2baatbatty2222若;若,则时,。bytamin,0, 0时则0aatbay2 min 3)此题中的根号与 2)题有本质的区别,不宜用 替换,注意到t22xa ,故可令,axa)22)(cos(sinaax或)4sin(2cossinaaay当,;时4ay2maxa,ymin2时【点评点评】在换元法中,

7、注意换元的原则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把不熟悉的化归为熟悉的,同时要注意新变量范围的确定。问题 1)的同类问题还有的关系;问题 2)的一般形状为:2211 xxxx与,3)的一般形状为;)0(ecadcxebaxy)0( ,222abdxdcbaxy 求最值问题还可以考虑用导数求解,但这里换元可简化计算过程。45,23 minyt时当3例例 2: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10( 1loglogaaaxxa且【思路点拔思路点拔】易观察到与的倒数关系,令,得xalogaxlogtxalog12 tt,即022ttt201tt或2log0log1xxaa或,不等式的解集为:,时1a),()

8、 1 ,1(2aaU不等式的解集为:。,10时 a)1, 1 (), 0(2 aaU【点评点评】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此 题的功效是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问题的解决做出反应,同时还要注意分类讨 论应在何时进行比较恰当进行定位。例例 3:已知,确定的取值范围。36422yxyx 【思路点拔思路点拔】如何运用题设条件,将转化成只含一个变量,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由yx 联想到椭圆的参数方程:,或将看作一个36422yxcos6xsin3yyx 整体 ,利用数形结合、方程的思想解决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t方法一:令,则cos6xsin3y53sin3cos6yx53

9、53yx方法二:令,则,代入得,tyxytx36422yx0362522ttyy因方程有实数根,故,53530)36(20422ttt5353yx【评点评点】上述提供的换元的两种思路中,前者转化为三角关系,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易确定范围,其优点是运算量少;第二种方法有明显的几何背景,即求椭圆上的平行直线系的截距(y 轴或 x 轴)的取值范围,其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形结合、方程思想,从而挖掘了问题的数学思想内涵。例例 4:设点 A 和 B 为抛物线上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0(42xpxy,求点 M 是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表示什么曲线。 (2000 年高ABOMOBOA,考题)【思路点拔思路

10、点拔】 首先明确轨迹问题的实质是找动点中 x 与 y 的方程关系。有的问题 x 与 y 的关系易确定,但这个问题却不易直接找到 x 与 y 的关系,怎么办?注意到动点 M 与抛物线 A、B 的位置有关(可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因此引进 A、B 两点的坐标就十分必要,BA M4考虑到所引的参数以少为宜,可设,),4(2AAypyA,利用先确定与的关),4(2BBypyBOBOAAyBy系,即:,由,再注意到条件AoAypk4BoBypk42161pyy,kkBAOBOA得,得:,ABOM BAAByypk4 pyykBA OM4直线 OM 方程: xpyyyBA 4直线 AB 的方程: )4(4

11、2pyxyypyyABAA)2(44)(22pxyypyypxyyyyyyBAABAABA由消去得:BAyy)0(0422xpxyx的轨迹是圆M点)(4)2(222原点除外pypx 【点评点评】此题的解法较多,但都离不开 A、B 的坐标参与,故引参时必须考虑设 A、B 的坐标(设而不求) 。在具体消参时,两个变量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变BAyy ,量(整体)考虑,这给消参带来便利。在解题过程中,若注意到直线 ABBAyy方程:经过一定点 N(2p,0) ,则点 M 的轨迹是以 ON 为直径)2(4pxyypyBA的圆(原点除外) ,解题过程显得更简捷。上述是换元引参的几个例子,其过程往往表现在有型(

12、具体换元)的转换。但有些问题的整体思想不是用具体的换元表示,其解题过程却表现出整体思想,下面要讲述的几个例子就表现在无型(无具体的换元)上的整体构思。整体观察,化繁为简整体观察,化繁为简例例 5:(1)已知,求:4 43 32 2104)52(xaxaxaxaax的值(99 年高考题)2 312 420)()(aaaaa(2)已知函数则,1)(22xxxf)41()31()21()4()3()2() 1 (fffffff【思路点拔思路点拔】(1)先将结论因式分解,然后将和43210aaaaa5都看作整体进行运算,分别令或,易得到结果为43210aaaaa1x1x1。(2)如果注意到,就易发现此

13、题的结果为。1)1()(xfxf27【点评】 (1)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即不能将割裂来43210,aaaaa求,否则加大了运算难度;(2)题与(1)有类似情况,其关键是将作)1()(xfxf为一个整体运算,从问题的结构中也易发现这层关系,利用整体运算带来轻松的快感。整体构造(式或形)整体构造(式或形) ,化难为易,化难为易例例 6: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 n 项的和,且,nS na)0(,2baabbSaSnn且求(类似 96 年高考题题型) 。nS3【思路点拔思路点拔】此题若考虑用求和公式,不仅计算量较大,而且对公比还要考虑进q1, 1qq行分类讨论,若注意到,依次相差 n 项,以此构

14、造三个整体:nSnS2nS3 ,通过分析可知这三个数构成等比数列。从而得nnnnnSSSSS232,baabSSSSSSnnnnnn23232 2)()()(【点评点评】在解决问题中,有时将局部的问题通过适当的增减,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有联系的整体,让问题中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显露出问题的本质,从而使问题的解决找到捷径。不妨再看一例。例例 7:已知三棱锥 P ABC 的三条侧棱 PA、PB、PC 两两相互垂直,其外接球的半径为 R。(1)求证:为定值;222PCPBPA(2)求三棱锥 P ABC 体积的最大值。【思路点拔思路点拔】(1)首先此问题的定值只能与 R 发生关系,但碰到的

15、棘手问题是球心 O 的位置难以确定,条件乍看也难以联系、利用。如果联想到此三棱锥是长方体的一部分(三条侧棱两两相互垂直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且长方体的外接球与此三棱锥有相同的外接球(即唯一性) ,于是尝试将此三棱锥的三条侧棱 PA、PB、PC 作为长方体的棱补成长方体,这样就避开了球心位置的确定,而直接确定球的直径为长方体的对角线,从而得到: (定值) 22224RPCPBPA6(2)由(1)得3322) 32()(34RPCPBPAPCPBPAR3 2734 61RPCPBPAV三棱锥体积当。3 max2734, 32RVRPCPBPA时整体代入,简单明了整体代入,简单明了例例 8 证明:(98 年高考题)78 45 123132313nnn【思路点拔思路点拔】 在求解此题时,易想到用数学归纳法,但过程比较冗长、繁琐,若构造整体:即令,则只要证,注意到,则只需证即可:右边左边nT1nT14231T11nn TT13)43() 13(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