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金山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080976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金山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汕头金山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汕头金山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汕头金山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汕头金山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汕头金山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金山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汕头金山中学汕头金山中学 201020102011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汕头金山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本卷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本大题小题,每小题分,共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B潺湲 猿猴 缘分 源远流长 百喙莫辩C唆使 辛酸 疏浚 逡巡不前 怙恶不悛D嗔怪 谨慎 瞋视 文思缜密 镇定自若2下列加点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

2、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B在楼市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今天,鼓励盘活存量,或许能够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扼住信马由缰般飞涨的楼价。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一发功疾病就能消除,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D开会时,常常遇到老板不满意某位同事的报告或观点,或会议进行一半时,同事因意见不同而造成尴尬的气氛。身为与会者的你,该怎么打预防针,好打破僵局,继续进行会议呢?3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她在上届奥运会上获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金牌,在本届奥运会上再次蝉联这个项目的冠军。B看着新买的 29 英寸的大彩电,老朱不由感慨万分,十几年前,买一台小小的 1

3、2 英寸彩电也要 1800 元,而且还凭票供应,排队购买。C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D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4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 海面上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 , , , , ,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矶。有时又像远处的人声嘈杂 继而又像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以至完全寂静 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像森林呼啸A B C D二、本

4、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申公者,鲁人也。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吕太后时,申公游学长安,与刘郢同师。已而郢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戊不好学,疾申公。及王郢卒,戊立为楚王,胥靡申公。申公耻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绝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百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疑者则阙不传。兰陵王臧既受诗 ,以事孝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今上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上,累迁,一岁中为郎中令。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绾为御史大夫。绾臧请天子欲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

5、传从至见天子。天子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馀,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致,则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尽下赵绾、王臧吏,后皆自杀。申公亦疾免以归,数年卒。弟子为博士者十馀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至胶西内史,夏宽至城阳内史,砀鲁赐至东海太守,兰陵缪生至长沙内史,徐偃为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为胶东内史。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其好学。学官弟子行虽不备,而至于大夫、郎中、掌故以百数。言诗虽殊,多本于申公。(节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注】胥(x)靡:禁锢。王:指鲁恭王刘余

6、。轺(yo)传:一马或二马拉的驿站之车,供使者乘用。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令申公傅其太子戊 教导B.戊不好学,疾申公 嫉妒C.学官弟子行虽不备 完美D.言诗虽殊,多本于申公 不同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3 分)A.申公者,鲁人也。 弟子为博士者十馀人B.独王命召之乃往 臧乃上书宿卫上C.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 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D.申公耻之 天子问治乱之事7下列句子中,能直接表现申公“儒学之士”气质的一组是( ) (3 分)申公耻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绝宾客。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疑者则阙不传

7、。然已招致,则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申公亦疾免以归,数年卒。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其好学。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当年汉高祖经过鲁国时,申公带着弟子跟着他的老师到鲁国的南宫拜见过汉高祖。B.申公到长安交游求学,与刘郢同师受业。后来刘郢做了楚王,就请申公教育他的儿子刘戊。C.刘戊被立为楚王后,就把申公禁锢起来。申公感到耻辱,辞职回了鲁国,隐退在家中教书,不出家门。D.申公的弟子中人才辈出,做博士官的有十多个人,官至大夫、郎中和掌故的人也有百余人。9断句和翻译。 (9 分)用“/”给下列文段断

8、句。 (3 分)绾 臧 请 天 子 欲 立 明 堂 以 朝 诸 侯 不 能 就 其 事 乃 言 师 申 公于 是 天 子 使 使 束 帛 加 璧 安 车 驷 马 迎 申 公 弟 子 二 人 乘 轺 传 从 至 见 天 子翻译下面的句子。 (6 分)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疑者则阙不传。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 分)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1)这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2)诗的前两联写景

9、选取了哪两个角度?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其好处。 (4 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题计分) (6 分)(1)_,隔叶黄鹂空好音。_ _,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2)我欲因之梦吴越, 。湖月照我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4)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 (李清照声声慢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15 题。中国人的思考方式许倬云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学分类名称是“智人” 。然而思考能力需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

10、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于直观和体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抽绎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可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出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 “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中国人观察事物,往

11、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局部的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一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从全身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再中途修改。这些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变化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荫窗前,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的考察又是互相联系、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

12、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中国人还有对于“动态”的注意。 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 “文化”一词语根是“人文化成” ,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以上这些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几项,只是从不同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几个思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13、, “日中则仄,月盈则亏” “盛极则衰,否极泰来” 。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却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观,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潮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这种智慧不完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选自观世变)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选择题答题区域作答。 (12 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2 分)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 ) ( ) (5分)A.文化环境和背景会对一

14、个民族的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B.印度佛教经过华化后,成了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代表了中国人注重直观思维的特点。C.太极图与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显示出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点。D.中国人的直观悟性以非分析的思考统辖中国人的全面、有机、动态的思考方式和习惯。E.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觉获得,没有有深度的哲学探讨。13.下列各项判断,不能代表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特点的一项是 ( ) (3 分)A.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B.中国古代诗人特别重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C.天不变,道亦不变。D.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14.请结合本文相关阐述,解释“有机的宇宙观”的含义。(4 分)15.请归纳概

15、括本文所述的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哪几个特点。(4 分)四、本大题为选做题,每组试题 3 小题,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打上“” ,否则不给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记忆力申平这帮老人家都已年过六旬了,这日却突发奇想,要搞小学毕业 50周年同学会。50 年,整整半个世纪。岁月的风霜早已染白了他们的头发,揉皱了他们的面庞,如今他们再见面,彼此还能认得出来吗?他们是否把珍贵的少年时期的友谊埋藏心底?于是就打电话、发通知,足足折腾了半个月,还真的把人给弄齐了。全班除 4 人提前去了另一个世界聚会以外,其余 41 人都答应一定来。聚会选在一家酒店的一楼,门口挂了标语和彩球,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