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理论的必要性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07670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梦”理论的必要性研究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梦”理论的必要性研究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梦”理论的必要性研究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梦”理论的必要性研究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梦”理论的必要性研究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梦”理论的必要性研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梦”理论的必要性研究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梦中国梦”理论的必要性研究理论的必要性研究 1“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当中,包含着物质生产理论和精神生产理论两部分,精神生产理论不仅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全面生产理论的三大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的组成部分。这个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里占重要地位。首先,在唯物史观的哲学体系当中,马克思曾提出了人类全面生产的理论,即把整个的社会都理解成人们的生产过程和结果。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写道:“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

2、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在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从这段话的论述当中,马克思这里指的人类生产全面,不像动物式的仅限于自己的肉身,人类社会的生产除却肉身的生产以外还包含着精神的生产,而这种精神生产是动物所没有。这说明了精神生产蕴含在社会生产当中,凸显了唯物史观一直所遵循的物质性。 “中国梦”的提出正是它遵循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其内容中就鲜明的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物质性。同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他们还曾指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

3、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意识出发阐明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从这段话的论述当中,很鲜明的表达了唯物史观中物质生产决定了精神生产的性质、内容以及方向。中国梦的提出为什么没有在以前的历史时期提出来,关键是因为以前的中国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还没有凸显出来,各种负面的精神空虚以及信仰缺失等问题没有现在那么尖锐,因而,从这种情况来看,“中国梦”的提出正式符合了唯物史观的物质生产决定了精神生产的内容、性质以及方向。除此以外,在马克思以及恩格斯选集的读本当中,唯物史观中的另一个方

4、面是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反作用的原理的论述。精神生产对于物质生产不仅起着直接作用,而且也存在着间接的作用。在这个间接作用过程当中,指的是不需要通过精神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直接作用于物质生产,而是通过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以及物质生产出来的产品来提高人们思维方式,进而对世界产生影响。在这个间接作用的过程中,社会科学所提供的方法、立场以及观点,能够使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使得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对社会认识的深度和鉴别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而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就更倾向于运用理性,掌握科学有效实践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中国梦的提出正式基于这种

5、唯物史观基础,而不是随随便应景的说辞,其背后蕴含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生产唯物史观的理论根基。2“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虽然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排名世界第二,然而,在这些辉煌的成就下,我国的国际和国内依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发展的困境。首先,就国际的环境来说,我国自鸦片战争爆发到现在,虽然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拥有了国家主权。但鉴于国际势力的阻挠,我国还未从真正意义上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并且在中国对外的舞台上欧美国家臆造中国威胁论。指出“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危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并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构成威胁”。

6、而随着这些言论的传播,造成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会越来越深,给中国的外交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同时,这几年中国同周边国家也是争端不断,在南海问题上,越南和菲律宾保持强势的态度,钓鱼岛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一切对中国的发展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这时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理论,能够向世界人民发出一个信号,中国的发展一直都是寻求和平的发展道路,与世界人民和谐相处。中国的梦不仅仅是自己国家富强的梦,还是一个和平的梦。其次,从国内的环境来说,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今天的中国矛盾更加复杂,形式也更加的

7、多样,且越来越具体化,如当今社会比较困扰的医患矛盾,农民工和包工头之间的矛盾以及城管和小贩之间的矛盾等。同时,近些年社会暴力事件也越来越多,如2014 年的 31 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2014 年 3 月 6 日广州火车站砍人事件以及 2013 年“”首都机场爆炸案等这些恶性的事件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除了这些人心理上的缺陷以外,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和民主的诉求也是越来越强烈。而一旦这种诉求没有很好的得到实现,有些激进分子则采取不理智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中国梦的提出,恰恰给人们的灵魂提供了栖息地,在精神上给与慰藉和鼓励。第二,环境问题。在 2014年的 2 月份,我

8、国有近 70%的地方都出现了雾霾,并且迄今为止没有找到完全根除的方法。同时气候变化也越来越反常,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带的中国,暖冬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同时,近几年一些地方干旱以及城市积水等问题也是屡屡发生,这些环境问题不仅给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阻碍,而且为寻找好的环境,高端人才以及富人逐渐向国外迁移。第三,在文化价值观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失。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越发淡漠,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工作者更是没有从事技术行业人员重视。人们的品味和文化选择上趋于庸俗化和盲目化,在中国的电视剧行业中甚至出现了抗日神剧、抗日雷剧以及大尺度的激情剧等,使得原本需要严肃对待历史事件,需要中国人永远记住民族的耻

9、辱以及抗日精神在这些恶搞的过程中,成为了一种笑谈和娱乐的对象。面对这样的现实, “中国梦”的提出正好契合了人们精神上的空虚感,给人们的精神层面注入新的活力。3“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当代中国社会个人的需要首先,由于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是很完善,在竞争中,其手段也是各种各样。概括起来包括了良性和非良性两种。对于靠良性的竞争手段取得成功的人会得到人们的青睐和敬佩,而对于像在网络中以拼爹、拼背景以及靠贿赂而取得人生成功的人,则会给社会风气带来不利影响,重者会激发对社会的不满和怨气,从而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局面。其次,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在这段历程的发展中,我国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在

10、这三十年中利益集团也逐步形成起来。学者王长江就曾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政治体制改革难以向前推进,其原因不在于认识的不到位,而在于既得利益在作怪”。这些既得利益的集团形成不利于社会的上下流动,造成阶层之间的固化。同时,在 2011 年北京人大代表王平曾提出“不建议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言论,给农村的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在这几年的人才市场中,求职单位通常看中大学生的第一学历。这些给那些有奋斗上进的青年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造成了他们的精神上的消极情绪,同时也容易造成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再者,现代通信技术以及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接触的信息量远远高于改革开放前。在 21

11、世纪的今天,社会个体的发展思想的自由度可以说达到了世界人民羡慕的境地,现代人的思想更是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人们心目中更多的是对个人自我理想的追求,而对于服务社会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则比较淡漠。这些个体不仅包括了普通的民众,甚至有些共产党员以及精英知识分子都对马克思主义抱着怀疑和否定的心理,如最近在网络上吵得比较热的毕福剑辱骂毛主席视屏,虽然不能否定其拥有言论自由,然而作为一名党员都不能很好的坚守自己党的信仰,那么又有何威信来要求普通民众坚持马克思主义。除此以外,由于主流的价值观没有被人们身体力行外,在社会个体层面表现得比较突出的则是人们的精神空虚。在 2014 年时相继几位大牌明星吸毒事件再一次

12、上演,从最初的歌手李代沫到如今的张默、房祖名、尹相杰以及王学兵等众多的明星,人数在不断的增多。同时在前不久温州大妈们集体吸毒以及金华大妈合伙开赌场的事件,而问其做这些事情的动机时,她们的回答是对每天不是吃饭睡觉就是做美容、喝茶的日常生活的厌倦。尽管两者存在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渴望生活中充满激情。而更深一步挖掘,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精神上都存在空虚现象,没有更高的人生目标,缺乏对人生的信仰。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梦”的提出,应和了人们对于这样的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理想和信念的追求,能够为人的浮躁的心灵找到一块可以放置的乐土,而不是让这样躁动不安的心处于盲目,不知向哪里去的悲惨的境地。总之,在唯物史观的视角下来看“中国梦”,它的提出正式基于了唯物史观的物质性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物质生产以及精神生产关系辩证论述当中。它的提出是基于了我国当代的国情事情以及人们的思想状态,可以说“中国梦”的提出能够对于目前充满各种矛盾的中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给人们的灵魂提供栖息地。因此,在接下来的年岁中,我们要加强对“中国梦”的践行力,这样才能使中国梦巨大的理论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为我们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之源和精神支柱。作者:王虹 单位:安徽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