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说课稿11.6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073114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11.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11.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11.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11.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11.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1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长的认识》说课稿11.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认识周长说课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五册 8688 页例 1例 3 及相应的练习。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在二年级认识了长方形、正方 形,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基础上教学认识周长。这里 的周长概念不仅局限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所有的平 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 样编写的原因是由于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规则图形,把不规则图形 的周长列入学生的认识范围,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全面的建立起周长 的概念,为后面学习长方形

2、、正方形以及其他图形周长的计算作好 准备。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本节教材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和生活化的特点, 结合这些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根据新课标我确定了 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物和图形认识周长的意义,能测量出具体实物的周长。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自主、合作的学习 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探究周长含义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 合作意识,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护树木的环保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三)教

3、学重难点 在认识了本节课教材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考虑学生认 知情况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理解周长的意义,能选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测 量实物的周长。 教学难点:能理解和归纳周长的意义。2(四)教、学具准备(四)教、学具准备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表格,将学生四 人分为一小组,每小组自己准备一块长方形或正方形镜子、一片树 叶、一个纸杯、一截毛线、一把直尺和软尺。 二、教法学法分析二、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结合新课标精神,本节课我主要运用探究 式教学,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 主探究周长含义的求知欲,

4、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 获得对周长含义的正确结论;其次是启发式教学,设计富有启发性 和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获得新知;另外辅以 直观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以及教师示范和学生操作,调动学生的 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直观体验周长概念的形成过 程。(二)学法在学法上,主要通过观察操作,体现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 式,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多种策略解决问 题,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预计用时(预计用时 3 分

5、钟)分钟)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预计用时(预计用时 8 分钟)分钟) (三)实践操作,形成概念。(三)实践操作,形成概念。 (预计用时(预计用时 12 分钟)分钟) (四)解决问题,加深理解。(四)解决问题,加深理解。 (预计用时(预计用时 9 分钟)分钟) (五)课堂总结,反馈信息。(五)课堂总结,反馈信息。 (预计用时(预计用时 3 分钟)分钟) (六)巩固强化,课后延伸。(六)巩固强化,课后延伸。 (预计用时(预计用时 5 分钟)分钟)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我采用了课件演示龟兔赛跑的故事,并提出问题:“乌龟和兔子 是怎样赛跑的

6、?”学生能说出龟兔是绕草地跑一圈,我顺势在课件 上用红线演示龟兔赛跑是从一个起点出发又回到这个起点,刚好是 绕草地一周,这一周的长就是这块草地的周长。那什么是周长呢就 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来探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周长的认识 (设计思路: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设计思路: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 提出问题,自然引出了本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为提出问题,自然引出了本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为 后面学习做好铺垫。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例 1 情景一:桌布的周长(平面、规则图形的周长)

7、 (1) 、我为了让教学更贴近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3了这样的情景:三(1)班正在开展“小小设计师”的活动,就是学 生自己动手美化自己的房间。这不,小丽同学看到自家桌布的样式 太老土,可花钱买新的太贵,于是她想到了给桌布镶花边的好办法, 既省钱又美观。小丽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缝纫阿姨,可阿姨给小 丽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桌布的花边应镶在什么地方?买多长的花 边刚好合适呢?引导学生理解镶花边的地方就是围桌布边沿一周, 买多长的花边就是围桌布一周的长度。 (2)由于三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限,我就抽学生上台指 边回答,其他学生观察。他是否是指的桌布的边沿?是否刚好是围 边沿一周?板书:桌

8、布周长的含义 2、情景二:树桩面的周长(立体图形中抽象出一个面,并且是不规 则图形的周长。 ) (1)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生通过他们 的对话,学生能回答出他们在量树桩或者树桩面的周长,并且学生 还可能说出小树被砍掉了真可惜,我们要爱护树木。我先肯定学生 的想法,然后提醒学生观察的应是“树桩面“,而不是树桩,树桩 是 1 个立体图形,而树桩面是一个平面图形,只有平面图形才能围 出它的周长。 (2)只是我说还不行,然后我设计了抽学生上台边指边说:图上 小女孩量的树桩面的周长是量的哪部分的长度? (设计思路:为学生挖掘身边的学习资源,在他们熟悉的情景中(设计思路:为学生挖掘身边的

9、学习资源,在他们熟悉的情景中 提出问题,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新知的动机。并通过学提出问题,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新知的动机。并通过学 生指一指,强调生指一指,强调“一周一周”加深学生对周长特别是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加深学生对周长特别是不规则图形周长的 理解,帮助学生获得对周长直观感性认识。理解,帮助学生获得对周长直观感性认识。 ) (三)实践操作,形成概念(三)实践操作,形成概念 1、经过例 1 的学习学生对周长形成了初步的表象,为了深化学 生对周长的理解,并概括出周长的含义,教材中设计了例 2 摸一摸。(1) 、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学生开始会认为太简单了。 我紧接着抽学生上台

10、摸,其他学生观察台上同学的动作正确吗?为 什么?(抽到的学生可能有的不是沿课本封面的边沿,有的可能重 复了,有的可能不到一周)这里尽可能的让学生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再和学生一起总结摸的正确方法。 (2) 、学生掌握如何正确摸书封面的周长后,我让学生以同桌为 一组选择桌面上自己喜欢的一种物品,边摸边说它的周长。为了规 范学生的语言,这里我选择文具盒先给学生做了示范,边摸边说 “围文具盒这个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文具盒这个面的周长” 。然后让学 生模仿、交流。42、学生自行归纳周长的概念。 学生会用语言描述周围物体的周长,就是对周长已经有了初步 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接下

11、 要求学生“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先在小组内说 一说,再抽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围物体一圈(或一周)的长 度叫周长” ,很难归纳出是“围图形一周” 。于是我在这里利用了板 书,我们将桌面、树桩面等物体都抽象成图形。然后学生再总结出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得周长”就容易多了。 (设计思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通过操作、比较、(设计思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通过操作、比较、 分析、交流等活动,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分析、交流等活动,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 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快乐,把学生的认知推向深入,主动获得成功

12、的体验,感受学习的快乐,把学生的认知推向深入,主动 建构数学知识。有效的发挥了学生主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建构数学知识。有效的发挥了学生主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 (四)解决问题,加深理解。(四)解决问题,加深理解。 学生总结出周长的含义后,为了深化学生对周长含义理解,同时让 学生初步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接着进行例 3 的学习。 1、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填写表格再 汇报。学生在汇报怎样测量时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我都 给予鼓励。 2、接着动手测量。我要求每个小组先分好工,合作只选一种图 形测量出它的周长。 (设计思路:为了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提

13、高(设计思路:为了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提高 小组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也小组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也 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 (五)课堂总结,反馈信息。(五)课堂总结,反馈信息。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后,我设计了如下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 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 (设计思路:通过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将知识(设计思路:通过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将知识 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六)巩固强化,

14、课后延伸。(六)巩固强化,课后延伸。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的第 1、2 题。完成后,抽学生 到实物台展示。 (1) 、第 1 题主要强调画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同一个点上。 (2) 、第 2 题让学生理解只要相同长度的小棒围一周的图形, 周长都相等。同时还可以从这道题中初步感知周长相等,但图形面 的大小不同的现象。 2、布置课后作业:用今天学习的周长知识,回家测量出自己家 桌面和菜板面的周长并记录下来。5(设计思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强化,并有助于突破本(设计思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强化,并有助于突破本 课的重、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的重、难点,同时培养学生

15、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板书设计四、板书设计周长的认识周长的认识 围 桌 布 一周的长度,就是桌布的周长。 围 树桩面 一周的长度,就是树桩面的周长。围 图形 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设计思路:为了展现知识要点,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重、(设计思路:为了展现知识要点,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重、 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印象。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印象。 )五、五、 评价分析评价分析本节课以故事引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引入“周长”这个学习课题。教学中还十分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通过学生“摸”周长,使学生手、脑、口并用参与学习,这样对周长的理解更深刻。同时还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提供给学生尝试探索的空间。最后让学生说和量生活中图形的周长,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在知识教学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