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政策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062531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政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政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政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政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政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政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政策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政策研究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政策研究前言:创新是经济发展阶段演进与要素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国家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对于保持国民经济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点,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我省也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进入投资拉动与创新驱动并重的关键阶

2、段,技术在生产要素组合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本文立足于蚌埠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现状分析,提出进一步利用各项政策、促进发展的建议。一、我市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情况一、我市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情况1.我市技我市技术创术创新工程整体布局和新工程整体布局和产业规产业规划情况。划情况。近年来,我市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设立自主创新试验区,培养和发展光伏、生物、新材料、电子信息、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等六大创新产业。光伏光伏产业产业: :第 5代非晶硅薄膜电池攻克镀膜均

3、匀性控制技术,样品研制成功;微晶硅薄膜电池相继攻克射频化学气相沉积、图形曝光刻蚀等核心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2 兆瓦示范电站完成科研攻关,进入安装阶段。生物生物产业产业: :玉米芯生产木糖醇联产柠檬酸攻克菌种培育、生物发酵工艺、连续中和等核心技术,产业化中试取得成功;生物法高盐污水处理,攻克菌种培育难题,驯化出高盐污水处理菌种,在企业开始应用。新材料新材料产业产业: :抗反射镀膜玻璃攻克连续大面积镀膜工艺,已批量生产;太阳能光电玻璃攻克炉窑优化技术和熔液均匀混和技术,产品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空心玻璃微珠攻克气体释放控制、壁厚控制等技术,通过专家鉴定。装装备备制造及汽制造及汽车车零部件:零部

4、件:攻破 160 吨履带起重机攻克吊臂桁架整体结构设计及液压驱动等难题,首台设备研制成功;落地铣镗加工中心攻克高精度滚动轴承支撑技术和恒流闭式静压导轨技术,产品通过专家鉴定。精精细细化工:化工:对(邻)硝基氯苯攻克异构体生产比例调节技术,解决生产时对、邻位比例失衡问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即将进行产业化;DMDO 医药中间体攻克甲基乙酰原醇二聚体合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即将投产。电电子信息子信息产业产业: :3G 综合测试终端攻克多制式、多码道信号的编码、调制、滤波等技术,产品通过专家鉴定;精密分流器攻克高能电子束焊接技术,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优势产优势产品及重点品及重点项项目情况

5、。目情况。目前,我市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产业进步促进产品创新,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一批优势产品和重点项目。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维生素 C 磷酸酯、盐酸安妥沙星片、ALY55Q 履带起重机、AV4036 频谱分析仪等 65 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2009 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 224.44 亿元,实现增加值 61.53 亿元,分别较试验区建设前(2007 年)增长 49%和 59%;光伏等六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 294.2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57.6%。今年 1-8 月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 184.2亿元,同比增长 45.2%;实现

6、增加值 52.7 亿元,同比增长 26.7%。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重点支持了 50MW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100 万平方米 TCO 等 29 个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 46.3 亿元,已完成投资19.6 亿元。首批 50MW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移动微波射频器件等 23 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或基本建成,650 吨/天太阳能超白玻璃等 18 个项目加快建设,这些项目成为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创新体系加速完善的重要支撑。3.财财政金融支持情况。政金融支持情况。今年 1-8 月,我市共拨付工业发展资金 11.6 亿元,拨付财政贴息资金 515 万元,免收工业投

7、资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 3600 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向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光伏、生物发放贷款 15 亿元,有力地推进了自主创新建设,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二、促进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优惠政策及在我市执行情二、促进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税收优惠政策及在我市执行情况分析况分析1.税收税收优优惠政策惠政策现现状。状。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促进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税率式减免。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税基式减免。其中,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的基础上,加计扣除 50%,另对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

8、无形资产的 150%摊销;对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 500 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并对超过 500 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以及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3)税额式减免。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2 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 2 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软件开发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对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

9、经认定后,自开始获利年度起,第1 年和第 2 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 3 年至第 5 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实际税负超过 3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用于研发的材料、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在计算增值税时允许抵扣。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2.现现行税收政策在我市行税收政策在我市执执行状况。行状况。近年来,我市国税局积极实施丰源工程规划,大力落实税收政策,尤其在省国税局关于支持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意见(皖国税发20101 号)、

10、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关于积极支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的意见(皖国税发201046 号)下发后,市国税局围绕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开展调研,努力找准税收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和着力点,积极争取光伏产业、硅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在让纳税人及时享受到税收优惠、充分发挥税收服务经济的作用方面做了大量的显著的工作。(1)积极认定。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规定,广泛开展政策研究和调研,并与市科委联合发文,推动和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由区域政策向产业政策的转移。到 2009 年底,共为 19 家高新技术企业办理了认定手续。(2)强化服务。按照所得税科学化

11、、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税收管理的特点,一方面,将高素质、实用型的企业所得税管理人员充实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管理岗位。另一方面,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指导高新技术企业用足税收政策。 (3)落实政策。全市国税系统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坚决做到不截留、不打折、不走样,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好地发挥了政策导向作用。2008年以来共办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万元。2008-2010 年蚌埠市国税局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情况表单位:万元年度高新技术企业户数新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20

12、08151628.052009195159.52154.516451.122010年 1-10月205.762212.55我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情况分析: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总体规模交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我省其他先进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下表可以看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总体数量不多、高新技术项目较少、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产值占 GDP 比值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等。我省几个主要市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情况表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品项目科技人员数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产值占 GDP 比值合肥342271299224.41.83芜湖19752

13、371310.41.79蚌埠501227803.40.82马鞍山825317145.00.93铜陵57152010.03.49注:1.我市高新技术企业 2010 年增加到 62 户2.高新技术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产品项目为 2009 年数字,科技人员数、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产值占 GDP 比值为 2007 年数字3.科技经费投入的单位为亿元。二是利用的优惠政策项目(领域)较少。基本局限于高新技术企业享受 15%的税率优惠和科技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两项,其他如超税负返还、技术转让、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等基本上没有利用。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利用的税收优惠项目表税收优惠政策项目享受的企业数量研发

14、费用加计扣除19高新技术企业(15%税率)19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无技术转让优惠无投资创投企业无增值税超税负返还3三是享受的政策优惠金额不大。在 2009 年 50 户高新技术企业中,经税务机关认定的高新企业为 19 户,也就是说实际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是 19 户。2009 年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项,金额 5135.58 万元(实际减免所得税5135.5815%=770 万元),实际享受税率优惠 4820.84 万元。3.现现行税收行税收优优惠政策制定及惠政策制定及执执行方面行方面存在的存在的问题问题分析。分析。一是税收政策制定方面。主要是政策不利于新办技术创新企业:从企业层面讲,现

15、行的税收优惠未能根据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制定,从研发活动层面讲,现行的税收优惠未能根据技术开发的阶段性特征对其进行有效的鼓励。一般认为,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因此,应根据技术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助推其发展的措施。越是在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其研究开发的投入越大,越需要政策扶持。 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管理工作指引)第 5 项规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 60%以上”,此条对新认定中小企业来讲,门槛过高,一种新产品必须经过市场培育期才能成熟,才能成为企业的拳头产品,

16、60%的限定条件,延误了企业的申请认定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除非该企业产品单一。如,我市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安装太阳能发电、发光产品的公司,其研发的太阳能接收器自动跟踪装置和发电装置等 5 种产品,先后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产品已在我市公交候车亭、路灯、公园照明中运用,真正实现了低碳、节能。但该公司受条件限制,今年 5 月份,在认定时未通过。二是税收政策管理方面。主要是认定办法不利于中小企业。管理办法和管理工作指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须同时满足 6 项条件,其中第 4 项规定是:在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须符合三档要求,即“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 5,000 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 6%;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 5,000 万元至 20,000 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 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 20,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 3%”。可以看出,企业规模越大,研发费用占比就越小。而中小企业一般资金实力较弱,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又要不断投入资金搞产品研发,把蛋糕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