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复习 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061819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考复习  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届高考复习  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届高考复习  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届高考复习  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届高考复习  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高考复习 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考复习 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2011)(2011)右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10 年上海卷地理) 。1.根据右图,气温在 10时。31m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 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 40g,气温应达到 A.15 B25 C.30 D.35 2.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 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 测得一封闭实验箱 内的温度为 30,相对湿度 是 50,如果受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 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A.35 B25 C15 D5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手气温,其一般规

2、律是( ) 气温高,相对湿度小 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清晨相对湿度最大 午后相对湿度最 大A B C D 下图为世界 1 月平均气温 10022 C范围示意图,图 5 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第 4 题。4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 5 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读右图,回答下题。 5.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26.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 29N 附近。读“19712000 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 1), 可知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

3、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右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 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 500 mm。图 3 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 79 题。7.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8.图 3 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 B. C. D.9.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 B.草原带 C.常绿硬叶林带 D荒漠带南美洲东北部地处热带,但从海岸到大陆内部各地气候不尽相同。左图与右图反映了本区不同季节 的气压分布情况(单位:百帕) ,图中 M 城(海拔 44 米)和 Q城(海拔 199

4、米)的年平均气温和 年降水量分别是:26.6、2100 mm,27.2、765 mm。读图回答 1012 题。10.最能反映 M 城与 Q 城气候特征的一组图表是3A. B. C.D. 11.通常得到上图中“气温” “降水量”数值的方法是( ) A.该月每天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每天降水量的累计值 B.该月每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最大一场降水量总值 C.该月每天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最大一场降水量总值 D.该月每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每天降水量的累计值 12.造成 M 城与 Q 城气候异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所在的纬度位置,是决定两地年温差均小的主因 B.赤道低气压的摆移,是决定两地年温差

5、较小的主因 C.两地距海的远近,是造成 M 城远较 Q 城湿润的主因 D.两地海拔的差异,是造成 M 城远较 Q 城湿润的主因右图 1 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回答 1314 题。13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 的是( )A图示半球 51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B图示 1020地区盛行东北风C图中 3040地区盛行西北风 D图示 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14与图 1 中 M 点气候特点相匹配的气候数据资料是图 2 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右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回答 15 一17 题。15图

6、6 中甲气压带的名称以及图示季节分别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 B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 C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 4D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 16由图 6 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的共同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B气候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明显 C和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 D一一一一自然带递变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17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是水热组合好 B区域因其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C乙附近岛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渔业发达 D丙附近岛国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读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读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 1818202

7、0 题。题。 18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19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B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 C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 D风力搬运沉积地貌广泛分布 20在图示气候的分布区,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 ) A西南面B西北面C东北面 D东南面右图反映了某地点的气温年变化与地表水分收支状况(图中:P 代表大气降水量,E 代表地表蒸发 量) ,读图回答第 21 题。 21关于该气候类型特征和分布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

8、A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B夏季高 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在南北纬 30一 40左右的大陆西岸 D在南北纬 40一 60左右的大陆西岸 表表 1 1 是是 36N36N38N38N 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低于 100100 米。分析回答米。分析回答 22222424 题。题。月份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地6.06.47.17.47.97.35.97.27.37.16.35.9地4.24.85.97.79.411.211.711.

9、09.26.75.14.1522. 地 7 月份日平均日照数明显低的原因是( )A. 太阳高度角小 B. 昼短夜长 C. 气温较高 D. 降水丰富23. 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24. 地最可能位于(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青藏高原 右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 25-26 题。 25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1 月温和多雨,7 月炎热干燥 B1 月炎热少雨,7 月温和湿润 C7 月温和多雨,1 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 月多雨 7 月少雨 26乙地最

10、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特色瓜果种植业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简称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低于 10 摄氏度的时间 段为冬季,高于 22 摄氏度的为夏季,10-22 度之间的分别为春秋两季。 读图 9“2008 年 11 月 7 日 (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 ,回答 27-28 题。27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各地纬度差异大 各地经度差异大28若此时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 )降雨形成原因可能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锋面在附近活动,并可能诱发西南地区泥石流灾害

11、台风登陆造成该地区大范围降雨 在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西南地区可能诱发地震右图示意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完成 2931 题。 29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 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低 于35S)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D洋流 30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 2428,地区西海岸最 热月均温约为 1621,导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 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31该气候影响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图图 96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右图为我国北方某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第 32- 33 题

12、。 32.图示区域的降水类型,应为( ) A冬雨型 B夏雨型 C全年多雨型 D全年少雨型 33.图示区域 2002 年与 1999-2002 年平均相比( ) A降水偏多且季节变化大 B降水偏少且季节变化大 C降水偏多且季节变化小 D降水偏少且季节变化小读气候资料图,回答 3435 题。34图中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5下列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受两种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 C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三种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多雨二、综合题二、综合题36

13、读图 7,分析基多气温特点, 并说明形成原因。(10 分)37. 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7(1)该气候类型是 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 _等地区。(一个即可) (2)下面的 4 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 。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 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 _。(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 、_,它们在成因上相 同,都是在 _、_造成的。38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左 图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丁 D丙 (2)右图中 A 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 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 (3)右图中,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